產品分類
最新文章
- 成像裝置和清潔成像裝置的照明窗的方法
- 醫療器械回收消毒車的制作方法
- 一種喝醒解酒茶及其用途的制作方法
- 一種治療高血壓、高血脂和高血糖的藥物及其制備方法
- 一種手搖式護理按摩椅的制作方法
- 用于盛裝碳酸氫鈉注射液的輸液袋及其生產方法
- 一種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的藥劑的制作方法
- 強心抗衰口服液的制作方法
- 放射治療模擬機智能控制器的制作方法
- 配藥用注射器的制作方法
- 一種藥瓶蓋體安裝定位機構的制作方法
- 一種含黃芪的藥物組合物在制備治療過敏性紫癜癥的藥物中的應用的制作方法
- 一種治療豬藍耳病的藥物及其制備方法
- 一種應用于下脛腓關節固定的螺釘及改錐的制作方法
- 一種酶調控的納米超分子囊泡的制備方法及應用的制作方法
- 可調整的頭帶結構的制作方法
- 聲光警示安全拐杖的制作方法
- 可植入醫療設備中的絕緣電連接的制作方法
- 一種治療癲癇的中藥方劑的制作方法
- 復方聯苯雙酯滴丸的處方及其制備工藝的制作方法
一種治療痤瘡的口服液及其制備方法
專利名稱:一種治療痤瘡的口服液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痤瘡的口服液及其制備方法,該藥物以中藥為原料,經過加工處理,制備成一種療效好、可使皮膚增白、細膩、服用方便的中成藥。
痤瘡又稱粉刺,是青年男女常見病,因多長于面部,并有痛癢感,可遺留色素沉著及萎縮性疤痕,影響外貌,為青年人所惡。
一、診斷與病因多發于青年男女,于面部下頜居多,有時也發于胸、背部。淡黃色圓錐形丘疹,擠壓時可有乳白色脂栓排出,痤瘡又稱“面皰”。
《外科正宗》日“粉刺屬肺, 鼻屬脾,總皆血熱郁滯不散,所謂有諸內,形諸外”。
清、《醫宗金鑒》“此證由經血熱而生,每發于面鼻,起碎疙瘩,形如黍屑,色赤腫痛,破出白粉汁”。青春期過后可減輕或消退。為常見的青春發育期皮脂腺疾病,因飲食不節,過食油膩辛辣之物,導致脾胃濕熱內蘊上蒸或肺經蘊熱,外受風邪,或冷水漬洗使血熱蘊結,搏結于面而成。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治療痤瘡的口服液,它基于以苦寒燥濕、清熱解毒,宣肺泄熱,活血化瘀,消腫散結之法組方成藥解決治療痤瘡、增加皮膚細膩的問題。
本發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治療痤瘡的口服液,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十三味原料制成的藥劑荊芥1.5-3; 防風1.0-2.5;桔梗1.0-2.5;枳實1.0-2.5;梔子1.0-2.5;當歸1.0-2.5;川芎0.9-2.0;黃連0.9-2.0;黃芩0.9-2.0;連翹0.9-2.0;甘草0.9-2.0;白芷0.9-2.0;薄荷0.9-3.0;(方中用量為重量比,單位為克)。
上述的十三味原料的組方最佳用量配比是荊芥2.0g;防風1.8g;桔梗1.8g;枳實1.8g;梔子1.8g;當歸1.8g;川芎1.2g;黃連1.2g;黃芩1.2g;連翹1.2g;甘草1.2g;白芷0.9g;薄荷0.6g。
實現上述治療痤瘡的口服液的制備方法是將上述的荊芥等13味原料粗粉碎成生藥混勻一處,加八倍量水煎煮1.5小時得藥渣、群藥粗濾液、揮發油,備用,之后①取藥渣加七倍水再煎煮1.5小時得藥渣粗濾液;②取群藥粗濾液,藥渣粗濾液合為一處冷卻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08-1.10的混合液;③取濃度為95%的乙醇入混合液內使其含醇量達到65%,之后攪拌靜置48小時;④回收乙醇,濃縮至相對密度1.10±得無醇味混合液;⑤在混合液中加入揮發油和蒸餾水近全量;⑥混合液於溫度2-4℃下24小時冷藏;⑦粗濾混合液;⑧在混合液中加入甜味劑和助懸劑;⑨精濾混合液并加入蒸餾水至全量;⑩分裝入瓶并在105℃高溫下消毒;整備/出品。
由于本發明涉及的十三味中藥分別是荊芥——屬唇形科,性微溫、味辛,可發汗解表;防風——屬傘形科,性微溫、味辛甘,可祛風、發表、勝濕;桔梗——屬桔梗科,性平,味苦辛,可祛痰,宣肺,排膿;枳實——屬蕓香科,性微寒,味苦酸,可破氣消積;梔子——屬茜草科,性寒,味苦,可清熱瀉火;當歸——屬傘形科,性溫,味甘苦辛,可補血活血;川芎,也稱芎蓉——屬形科,性溫,味辛,可活血、調經、祛風、止痛;
黃連——屬毛茛科,性寒,味苦,可瀉火解毒、清熱燥濕;黃芩——屬唇形科,性寒、味苦,可瀉肺火,清濕熱;連翹——屬木犀科,性微寒,味苦,可清熱解毒,清腫散結;甘草又稱甜草——屬豆科,性平,味甘,可緩中補虛,瀉火解毒、調和諸藥;白芷——屬傘形科,性溫、味辛,可祛風,散寒,燥濕;薄荷——屬唇形科,性涼,味辛,可解表,散風熱;因此,據上述中藥組方制備而成的口服液具有抗炎作用明顯,又可抑制毛細管通透性使炎癥減輕、消炎,使人體免疫功能提高、微循環系統得到改善,并達到使人體皮膚增白、細膩等方面的作用。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說明取下述十三味原料配比成治療痤瘡口服液的組方荊芥1.5-3; 防風1.0-2.5;桔梗1.0-2.5;枳實1.0-2.5;梔子1.0-2.5;當歸1.0-2.5;川芎0.9-2.0;黃連0.9-2.0;黃芩0.9-2.0;連翹0.9-2.0;甘草0.9-2.0;白芷0.9-2.0;薄荷0.9-3.0;(方中用量為重量比,單位為克)。
上述的十三味原料的組方最佳用量配比是
荊芥2.0g;防風1.8g;桔梗1.8g;枳實1.8g;梔子1.8g;當歸1.8g;川芎1.2g;黃連1.2g;黃芩1.2g;連翹1.2g;甘草1.2g;白芷0.9g;薄荷0.6g。
若選用這十三味中的荊芥等九味中藥配比成組方,那么其最佳用量配比則是荊芥2.0g;防風2.0g;梔子2.0g;當歸2.0g;川芎2.0g;黃連1.2g;黃芩2.0g;連翹1.2g;甘草1.2g。
由上述中藥配方制備成的治療痤瘡口服液的方法則是將上述的荊芥等原料粗粉碎成生藥混勻一處,加八倍量水煎煮1.5小時得藥渣、群藥粗濾液、揮發油,備用,之后①取藥渣加七倍水再煎煮1.5小時得藥渣粗濾液;②取群藥粗濾液,藥渣粗濾液合為一處冷卻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08-1.10的混合液;③取濃度為95%的乙醇入混合液內使其含醇量達到65%,之后攪拌靜置48小時;④回收乙醇,濃縮至相對密度1.10±得無醇味混合液;⑤在混合液中加入揮發油和蒸餾水近全量;
⑥混合液於溫度2-4℃下24小時冷藏;⑦粗濾混合液;⑧在混合液中加入甜味劑和助懸劑;⑨精濾混合液并加入蒸餾水至全量;⑩分裝入瓶并在105℃高溫下消毒;整備/出品。
以上述中藥配伍制成的口服液經臨床觀察的結果病例37例,男10例,婦27例年齡組13-40歲<
中醫辨證屬脾胃濕熱、肺經蘊熱、外受風邪。
主證多有胃部不適,煩燥易怒,腰疼,疲乏無力,大便干燥,手足發熱,痤瘡月經前使加重,局部發癢多,甚則疼痛,面部毛孔擴張。
望診脈診面色晦暗無華、面部多在前額及兩頰側或頜下頸兩側生有不同程度、數量不等的丘疹、膿瘡、粉刺或同時伴有痤瘡遺留疤痕,面部皮膚粗糙,毛孔增大(擴張)。
舌苔白、厚膩或微黃,舌苔暗或深。
脈沉滑或沉弦。
觀察方法根據面部痤瘡程度選擇病例15天為一療程輕者每日早晚空腹服,每次服一支。
重者每日早晚空腹服,每次服二支。
療效評定標準1、治療痤瘡及周身癥狀全部消失,面膚增白細膩。
2、顯效痤瘡及周身癥狀大部分(70%以上)消失,面部增白細膩。
3、有效痤瘡及周身證狀部分消失或有復發者。面部增白細膩。
4、無效無改變。
療效分析
小結1、治療與顯效率為91.89%,用藥后三天起效。
2、高發年齡組13-30歲。
3、用藥使面部皮膚增白細膩,毛孔縮小。
4、有部分患者用藥使痤瘡暫時增多,繼續用藥隨之全部消退。
5、感冒不療,起居無常、紫外線傷害均影響臨床效果。
5、服藥期間注意飲食,避免肥甘厚味及辛辣食物,忌酒減煙。
在本發明涉及的口服液其制備過程中加入的甜味劑、助懸劑可以是菊葉糖或糖或蜂蜜,及蛋白膠質液等。
下面的附表即為口服液的制備流程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痤瘡的口服液,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十三味原料制成的藥劑荊芥1.5-3; 防風1.0-2.5; 桔梗1.0-2.5;枳實1.0-2.5;梔子1.0-2.5; 當歸1.0-2.5;川芎0.9-2.0;黃連0.9-2.0; 黃芩0.9-2.0;連翹0.9-2.0;甘草0.9-2.0; 白芷0.9-2.0;薄荷0.9一3.0;(方中用量為重量比,單位為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治療痤瘡的口服液,其特征在于上述的十三味原料的組方最佳用量配比是荊芥2.0g;防風1.8g;桔梗1.8g;枳實1.8g;梔子1.8g;當歸1.8g;川芎1.2g;黃連1.2g;黃芩1.2g;連翹1.2g;甘草1.2g;白芷0.9g;薄荷0.6g。
3.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一種治療痤瘡的口服液,其特征在于上述的十三味原料取其中九味原料的組方最佳用量配比是荊芥2.0g;防風2.0g;梔子2.0g;當歸2.0g;川芎2.0g;黃連1.2g;黃芩2.0g;連翹1.2g;甘草1.2g。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治療痤瘡的口服液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將上述的荊芥等13味原料粗粉碎成生藥混勻一處,加八倍量水煎煮1.5小時得藥渣、群藥粗濾液、揮發油,備用,之后①取藥渣加七倍水再煎煮1.5小時得藥渣粗濾液;②取群藥粗濾液、藥渣粗濾液合為一處冷卻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08-1.10的混合液;③取濃度為95%的乙醇入混合液內使其含醇量達到65%,之后攪拌靜置48小時;④回收乙醇,濃縮至相對密度1.10±得無醇味混合液;⑤在混合液中加入揮發油和蒸餾水近全量;⑥混合液於溫度2-4℃下24小時冷藏;⑦粗濾混合液;⑧在混合液中加入甜味劑和助懸劑;⑨精濾混合液并加入蒸餾水至全量;⑩分裝入瓶并在105℃高溫下消毒;整備/出品。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治療痤瘡的口服液,它是由下述原料組方制成的藥劑荊芥、防風、桔梗、枳實、梔子、當歸、川芎、黃連、黃芩、連翹、甘草、白芷、薄荷,上述原料經蒸煮過濾、乙醇提留、精濾、高溫消毒制成治療痤瘡的口服液,還具有改善人體微循環系統、增白皮膚細膩等功效。
文檔編號A61P17/10GK1130083SQ95116568
公開日1996年9月4日 申請日期1995年10月13日 優先權日1995年10月13日
發明者武麗莉, 顏啟光 申請人:武麗莉, 顏啟光
產品知識
行業新聞
- 專利名稱:速釋藥物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一種速釋載體及鎮靜催眠藥物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本發明的 速釋藥物組合物由藥物活性成分茚地普隆和藥物上可接受的具有速釋功能的載 體組成。主要用于鎮靜催眠和各種原因導致的睡眠障礙。背景技術
- 專利名稱:一種熏洗和外敷結合的用于治療痔瘡的中藥組合物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一種中藥組合藥物,具體地說涉及一種熏洗和外敷結合的治療痔瘡的外用藥物。背景技術:常言道“十男九痔,十女十痔” ,說法不免有些夸張,但卻道出了痔瘡患者之多,發
- 專利名稱::塞鼻丹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一種塞鼻丹,屬于一種用中藥制成的鼻施中成藥。目前尚未發現用中藥制成的塞在鼻孔里,并通過藥物在鼻腔內的作用,治療頭疼、淺表性胃炎和心律失常等疾病的中成藥。本發明的任務是提供一種用中藥制成的塞鼻
- 專利名稱:牽引裝置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人體用器械,具體為一種牽引裝置。背景技術:目前、在我國人到中年后,很容易得腰椎間盤突出,使人行走、站立都很不方便、痛苦。醫院治療也沒有特殊療效的藥物和有效的器械。雖然也有治療器械,但效果不
- 一種射頻等離子體手術電極的制作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到一種射頻等離子體手術電極,它由外殼、刀桿組件、固定頭和刀頭組成,所述固定頭固定設置于外殼上,其另一端套設在刀桿組件上;刀頭設在刀桿組件前端,刀頭由至少三層絕緣層包裹而成,其絕緣層
- 專利名稱:一種踏板折轉機構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一種踏板折轉機構。背景技術:對于輪椅等一些特殊用途的座椅上往往要求其上的腳踏板在某些情況下能夠這些起來,最好是結構簡單、易操作,以最大限度地方便于使用者。發明內容本發明的是提供一種結構
- 具有自動控制功能的家用吸氧器的制造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具有自動控制功能的家用吸氧器。目前還沒有一種應用于氧氣瓶吸氧的自動控制裝置出現。一種具有自動控制功能的家用吸氧器,其組成包括:氧氣瓶(1),帶有手動總開關(4)的總氣閥(3
- 專利名稱:按摩器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按摩器。背景技術:以前,在具有可移動地設在椅子的靠背部或座部上的施療部的按摩器中,其施療部如以下所述構成。即,如圖24(a)模式地表示的,平行配置有兩根轉動軸,在其中一根轉動軸上設有相對
- 專利名稱:類脂-聚合物軛合物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類脂-聚合物軛合物、它們的制備和用途。背景技術:類脂-聚合物軛合物是公知的,并用于多種不同的用途。其中之一是包含在膠體載體組合物中,例如泡狀雙層體系,如脂質體、niosomes和反轉
- 專利名稱:人工抗原的制備——半抗原與蛋白質交聯的新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利用新型的橋結構L-賴氨酸或多肽及新型有機磷縮合試劑將有機磷化合物半抗原與載體分子(蛋白質)交聯的制備人工抗原的方法,屬生物有機大分子的制備技術領域。在化學免疫及有關
- 專利名稱:淋巴結核丸及其制法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屬于一種治療淋巴結核的中成藥,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淋巴結核丸及其制法。西藥治療淋巴結核通常采用雷米封、利復平或P.S等片劑,這類藥物雖有殺滅結核桿菌的作用,但也會產生不同程度的副作用,長期
- 一種智能化紙尿褲的制作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智能化紙尿褲,主體為紙尿褲,還包括可更換的檢測裝置及外部報警器,當紙尿褲在使用時,溫濕度傳感器實時對紙尿布內溫濕度進行監控并發出信號給信號收發裝置,信號收發裝置再將此信號通過無線的方式
- 專利名稱:氨基多糖用于制備治療或修復皮膚創傷的藥物或敷料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一種氨基多糖,特別是氨基多糖中的羧甲基殼聚糖或羧甲基甲殼素在制備治療皮膚燒傷、燙傷、皮膚潰瘍、皮膚機械創傷等皮膚創傷藥物或制備保護和修復皮膚燒傷、燙傷、皮
- 專利名稱:一種可調溫式灸療儀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醫療器械,特別是涉及一種可調溫式灸療儀。 背景技術:針灸醫學源于中國,幾千年來不僅對我國人民的健康事業起了重大作用,在世界上也產生了很大影響。如何將針法和灸法有效地結合起來,
- 專利名稱:一種治療癲癇的中藥方劑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含有來源于植物原料的醫用配制品,特別涉及一種治療癲癇的中藥方劑。背景技術:癲癇是一個發作性的疾病。主要是因為腦內的神經原群過度地異常放電,造成的陣發性的腦功能的障礙。這種腦功能障
- 專利名稱:一種腹腔鏡手術用的套結器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醫療器械,尤其涉及一種腹腔鏡手術用的套結器。背景技術:在人體體內腹腔鏡手術過程中,一旦在人體體內中發現病灶,需要切除,在切除手術過程中,器官需要體內截斷和縫合,此過程中
- 一種帶雙管路精密過濾器的一次性輸液器的制造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帶雙管路精密過濾器的一次性輸液器,該產品屬于醫療器械領域,包括:插瓶塑針套帽(1)、插瓶塑針(2)、第一段輸液管(3)、第一水止閥(4)、滴斗(5)、流量調節器(
- 專利名稱:一種具有保濕作用的枸杞唇膏及其制備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日化保健用品及其制作方法,特別是一種純天然植物枸杞保濕唇膏及其制作方法。背景技術:枸杞為爺科植物寧夏枸杞的成熟果實,藥用始見于《神農本草經》,列為上品。有研究表明枸杞有抗氧
- Ct高壓注射壓力檢測報警裝置及ct高壓注射裝置制造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CT高壓注射壓力檢測報警裝置及CT高壓注射裝置,其中,檢測裝置包括壓力傳感器、第一微控制器及第一無線通信模塊,壓力傳感器可穿戴于病人手臂用于檢測注射位置壓
- 專利名稱:取代的雜環羧酰胺酯,它們的制備及它們作為藥物的用途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取代的雜環羧酰胺酯,它們的制備,它們用于抑制膠原蛋白生物合成的用途及它們用作治療纖維化疾病的藥物。抑制脯氨酸羥基化酶和賴氨酸羥基化酶的化合物通過其對膠
- 專利名稱:一種治療耳聾耳鳴的藥物及其制備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耳聾耳鳴的外用藥,具體涉及以中藥為原料制備的耳聾耳鳴中成藥。背景技術: 耳聾耳鳴是中老年常見的頑癥。中醫認為耳鳴多為暴怒、驚恐、膽肝風火上逆,以至陽經氣閉阻、外感風邪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