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chǎn)品分類
用于治療痛風的藥膏貼及其制備方法
專利名稱:用于治療痛風的藥膏貼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屬于中藥技術領域,具體來說涉及一種用于治療痛風的藥膏貼,同時還涉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痛風是因為嘌呤代謝混亂,血尿酸增高,導致尿酸結晶沉積在關節(jié)及皮下組織而致的一種疾病。臨床上以高尿酸血癥、特征性急性關節(jié)炎頻頻發(fā)生發(fā)火、痛風結石形成為特點,嚴重者可致關節(jié)畸形及功能障礙、急性梗阻性腎病或痛風性腎病。現(xiàn)代醫(yī)學的方法中,西藥主要口服秋水仙堿、別嘌呤、內(nèi)磺舒、愛西特等,抑制血尿酸升高、鎮(zhèn)痛消炎、促進尿酸排泄,很難從根本上治愈;中藥主要采取湯藥劑類的內(nèi)治法,輔以針灸、中藥外敷、穴位注射、放血等外治手段。費用高、療程長、所用藥物副作用大,對肝、 腎有一定的損傷。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價格低廉,效果好,且無副作用的用于治療痛風的藥膏貼。本發(fā)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該用于治療痛風的藥膏貼的制備方法。本發(fā)明用于治療痛風的藥膏貼,各原料組分用量為在下述重量范圍都具有較好療效
獨活20-40份、白芷20-40份、鹿銜草20-40份、川芎20-40份、小血藤20-40份、狗筋蔓 15-25份、苦參15-25份、金蕎麥15-25份、蜘蛛香15-25份、伸筋草15-25份、蔥白粉7_12 份。優(yōu)選獨活30份、白芷30份、鹿銜草30份、川芎30份、小血藤30份、狗筋蔓20份、 苦參20份、金蕎麥20份、蜘蛛香20份、伸筋草20份、蔥白粉10份。本發(fā)明用于治療痛風的藥膏貼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將藥材粉碎為100-130目細度;
(2)將香油20份和松香100份注入鍋中,文火熔化,放入蜂蠟6-9份熔化,再放入潤滑粉30份和氧化鋅5份,攪拌均勻,然后加入藥粉50-80份,邊加邊攪拌,保持文火,最后注入硅氮酮3份攪拌均勻,熬制成膏狀;
(3)攤膏,制成藥膏貼。本發(fā)明的藥膏貼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具有明顯的有益效果,從以上技術方案可知選用獨活、白芷、鹿銜草、川芎、小血藤份、狗筋蔓等天然植物為原料,以植物油和松香為賦形劑,將中藥的有效成份摻入到賦形劑內(nèi)制成。本發(fā)明具有清熱解毒、祛風化濕、舒筋活絡、行氣活血、消腫止痛的功效,治療效果良好、藥源豐富、價格低廉、無副作用。且制備方法簡單、 易于操作。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通過試驗例來進一步闡述本發(fā)明所述藥物的有益效果。試驗例本發(fā)明藥物的臨床觀察 1.病例選擇
治療病例150例,其中年齡50—60周歲87例,40—50周歲58例,40周歲以下5例, 男150例。疾病診斷根據(jù)西醫(yī)痛風疾病診斷標準進行診斷。2.治療方法
將實施便1所得膏藥貼,貼于患處,一天一換。3日為1療程,1日1貼。病情輕者,1 2療程;重癥病人共需3個療程。3.療效判定標準
以癥狀、體證等改善程度為療效判定標準,分為 臨床治愈癥狀全部消失; 顯效癥狀有明顯改善; 有效癥狀有一定改善。無效和用藥前相比較,各方面無變化或加重。4.治療效果
臨床治愈138例,顯效12例,有效0例,無效沒有。臨床治愈率92%,總顯效8%,總有效 100%。所有病例無不良反應。對臨床治愈人員跟蹤隨訪50人,2年內(nèi)有2復發(fā),經(jīng)治療痊愈。通過以下實施例來闡明本藥物的制備方法。 實施例1
一種用于痛風的藥膏貼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稱取獨活30g、白芷30g、鹿銜草30 g、川芎30 g、小血藤30 g、狗筋蔓20 g、苦參 20 g、金蕎麥20 g、蜘蛛香20 g、伸筋草20 g、蔥白粉10 g,將各種藥物粉碎為120目細度;
(2)將香油20g和松香100 g注入鍋中,文火熔化,放入蜂蠟6g熔化,再放入潤滑粉 30g和氧化鋅5g,攪拌均勻,然后加入藥粉70-80g,保持文火,最后注入硅氮酮3ml攪拌均勻,熬制成膏狀,攤膏;
(3)攤膏,制成藥膏貼。
實施例2:
一種用于痛風的藥膏貼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稱取獨活20g、白芷20g、鹿銜草20g、川芎20g、小血藤20g、狗筋蔓15g、苦參15g、 金蕎麥15g、蜘蛛香15g、伸筋草15g、蔥白粉7g,將各種藥物粉碎為100目細度;
(2)將香油20g和松香100 g注入鍋中,文火熔化,放入蜂蠟8g熔化,再放入潤滑粉 30g和氧化鋅5g,攪拌均勻,然后加入藥粉50-60g,保持文火,最后注入硅氮酮3ml攪拌均勻,熬制成膏狀,攤膏;
(3)攤膏,制成藥膏貼。
實施例3
一種用于痛風的藥膏貼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稱取獨活40g、白芷40g、鹿銜草40g、川芎40g、小血藤40g、狗筋蔓25 g、苦參25g、 金蕎麥25g、蜘蛛香25 g、伸筋草25 g、蔥白粉12 g,將各種藥物粉碎為130目細度;
(2)將香油20g和松香100 g注入鍋中,文火熔化,放入蜂蠟9g熔化,再放入潤滑粉 30g和氧化鋅5g,攪拌均勻,然后加入藥粉60-70g,保持文火,最后注入硅氮酮3ml攪拌均勻,熬制成膏狀,攤膏;
(3)攤膏,制成藥膏貼。
以上所述,僅是本發(fā)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對本發(fā)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未脫離本發(fā)明技術方案內(nèi)容,依據(jù)本發(fā)明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于本發(fā)明技術方案的范圍內(nèi)。
權利要求
1.一種用于治療痛風的藥膏貼,各原料重量份如下獨活20-40份、白芷20-40份、鹿銜草20-40份、川芎20-40份、小血藤20-40份、狗筋蔓 15-25份、苦參15-25份、金蕎麥15-25份、蜘蛛香15-25份、伸筋草15-25份、蔥白粉7_12 份。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治療痛風的藥膏貼,其中獨活30份、白芷30份、鹿銜草30份、川芎30份、小血藤30份、狗筋蔓20份、苦參20 份、金蕎麥20份、蜘蛛香20份、伸筋草20份、蔥白粉10份。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治療痛風的藥膏貼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將藥材粉碎為100-130目細度;(2)將香油20份和松香100份注入鍋中,文火熔化,放入蜂蠟6-9份熔化,再放入潤滑粉30份和氧化鋅5份,攪拌均勻,然后加入藥粉50-80份,邊加邊攪拌,保持文火,最后注入硅氮酮3份攪拌均勻,熬制成膏狀;(3)攤膏,制成藥膏貼。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用于治療痛風的藥膏貼及其制備方法,各原料重量份如下獨活20-40份、白芷20-40份、鹿銜草20-40份、川芎20-40份、小血藤20-40份、狗筋蔓15-25份、苦參15-25份、金蕎麥15-25份、蜘蛛香15-25份、伸筋草15-25份、蔥白粉7-12份。將藥材粉碎為100-130目細度,將香油20份和松香100份注入鍋中,文火熔化,放入蜂蠟6-9份熔化,再放入潤滑粉30份和氧化鋅5份,攪拌均勻,然后加入藥粉50-80份,邊加邊攪拌,保持文火,最后注入硅氮酮3份攪拌均勻,熬制成膏狀,攤膏,制成藥膏貼。本發(fā)明具有價格低廉,效果好,且無副作用的特點。
文檔編號A61P19/06GK102258671SQ20111020376
公開日2011年11月30日 申請日期2011年7月20日 優(yōu)先權日2011年7月20日
發(fā)明者燕翠萍 申請人:燕翠萍
產(chǎn)品知識
行業(yè)新聞
- 一種留置導管專用輸液器的制造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屬醫(yī)療器械【技術領域】,是一種留置導管專用輸液器。本實用新型由包含單純輸液或附設其他性能的輸液組件和具有防血栓性能的正壓組件構成,通過連接留置針輸液并在輸液終末撤離輸液器時,正壓組件可與
- 專利名稱:治療和促進骨折愈合的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一種中藥組合物,特別是涉及一種治療和促進骨折愈合的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背景技術:骨折及骨折延遲愈合、骨股頭缺血性壞死是臨床常見病、多發(fā)病,西醫(yī)的治療方式對患者造成的
- 專利名稱:一種治療頭痛的中藥組合物在制備中風治療藥物中的應用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已知藥物的新用途,特別是一種已知用于治療頭痛的中成藥物在制備保護腦血管,抑制血小板聚集,以及抑制血栓形成等方面的藥物中的新用途。背景技術:現(xiàn)有技術
- 專利名稱:醫(yī)用洗頭車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為一種醫(yī)療護理裝置,是為病人方便而研制的床邊洗頭工具車。目前,給不能自理的病人洗頭沒有任何裝置和器具都靠護理人員拿著,大水壺,水桶臨時想辦法。例如用棉墊、做成馬蹄形墊于病人頭下,用水桶接著水
- 一種可注射神經(jīng)刺激器的植入工具的制作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可注射神經(jīng)刺激器的植入工具,包括探頭,絕緣體,擴張器,護套和孔,探頭的前端呈針狀,除了探頭的前端和需要連接電刺激的另一端,探頭長度的80%被絕緣體覆蓋;所述擴張器為中空
- 專利名稱:利用熱滯后蛋白改良低溫外科中的組織破壞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以前與低溫外科不相關的領域,以及熱滯后蛋白(Thermalhysteresis proteins)的性質和利用。背景技術:冷凍外科作為一種臨床醫(yī)學方法已獲得廣泛的
- 專利名稱:達瑪烷型皂甙人參低元醇衍生物及制備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到具有達瑪烷為母環(huán)結構的新的人參低元醇衍生物及其制備方法,以及此系列化合物作為藥物的應用。三七皂甙具有多種重要生理活性,如對心臟血管疾病作用代謝,增加免疫作用等,但作用不夠
- 輕型坐骨神經(jīng)痛用按摩椅的制作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輕型坐骨神經(jīng)痛用按摩椅,包括椅背、椅面和兩個支撐腿,椅面上設置有椅面槽,椅面槽內(nèi)裝配有兩根臀部按摩棍,椅背的一側設置有椅背槽,椅背槽內(nèi)設置有兩根后背按摩棍,后背按摩棍的輥面上設
- 專利名稱:一種治療前列腺炎的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一種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特別是涉及一種治療前列腺炎的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屬醫(yī)藥技術領域。背景技術: 前列腺炎是中年男性最常見的疾病之一,發(fā)病年齡15-55歲,可分
- 專利名稱:薄荷醒腦劑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個人外用保健品,確切地說是一種具有清涼提神作用的薄荷醒腦劑。清涼油、風油精、驅風油等具有清涼消暑、止癢去痱、醒腦提神、祛濕止痛等功效,是四季保健之良藥,深受人們的歡迎。上述各種要求包裝精
- 專利名稱:吸收uv輻射的2-苯基-1,2,3-苯并三唑的制備方法吸收UV輻射的2-苯基-1,2,3-苯并三唑的制備方法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用于制備新穎的苯并三唑的方法以及通過新穎的方法得到的新穎的苯并三唑。這種新穎的經(jīng)濟的方法以高純度和高產(chǎn)率提供
- 專利名稱:一種治療燒燙傷的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中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治療燒燙傷的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背景技術:目前燒燙傷治療可采用西藥和中藥,其中,西藥存在副作用大、治療不徹底、易留疤痕等缺點,而大多中藥則治療
- 專利名稱:一種治療風濕性關節(jié)炎強直性脊柱炎的藥物及其制備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治療風濕性關節(jié)炎強直性脊柱炎的藥物及其制備方法,屬中藥領域。背景技術:風濕、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及強直性脊柱炎等風寒痹癥,皆因風寒濕邪侵襲所致,如不及時醫(yī)治,病邪
- 專利名稱:皂苷化合物及其制備方法與在制備免疫佐劑中的應用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藥物化學,具體涉及從中藥金鐵鎖中提出分離得到的皂苷化合物及其制備方法與在免疫佐劑中的應用。背景技術:隨著分子生物學的發(fā)展,第二代疫苗多以純化重組蛋白、合成
- 專利名稱:新型囊泡式接頭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醫(yī)用醫(yī)療器械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臨床上進行腰椎穿刺時配合使用的新型囊泡式接頭。背景技術:臨床上在對患者進行局部或全身麻醉或進行腦脊液檢查時,都要進行硬膜外穿刺,而臨床具體操作時,往往都
- 專利名稱:一種治療咽痛型賁門炎的中藥制備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中藥制備方法技術領域,更具體的講是一種治療咽痛型賁門炎的中藥制備方法。背景技術:目前治療咽痛型賁門炎,一般采用:1、雷尼替丁:①禁忌證:對本藥及其他H2受體拮抗藥過敏者、孕婦、
- 專利名稱:一種治療高血壓的中藥組合物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一種藥物組合物,更具體的是涉及一種治療高血壓的中藥組合物。背景技術:高血壓(Hypertension)是一種世界性的常見疾病,世界各國的患病率高達 10%-20%,并可導致腦
- 一種膝關節(jié)屈曲康復器的制造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膝關節(jié)屈曲康復器,屬于醫(yī)療康復器械【技術領域】。它包括主架體,在主架體的上端設置有差速器,在所述傳差速器的傳動軸與手轉盤相連,所述傳差速器的輸出軸與繩筒相連;在主架體板面的下表面兩
- 一種人體工程學式手持式血壓表的制作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人體工程學式手持式血壓表,所述血壓表包括血壓表本體,表殼,所述血壓表本體上設置有機芯組件和膜盒組件,所述本體的下部設置有充氣球,其特征在于,所述血壓表還包括閥體氣嘴和閥體膠
- 病人保護專用床椅的制作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病人保護專用床椅,屬于醫(yī)療器械【技術領域】,包括椅座和可折疊床體,椅座包括上部支撐板和設置在其下方支撐腿和萬向輪,椅座的前端和后端分別設置用于支撐可折疊床體上部和下部床板的后部支撐架和
- 一種新型內(nèi)科藥浴治療設備的制作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新型內(nèi)科藥浴治療設備,包括外殼、加熱器、加熱孔、電磁發(fā)生裝置、振動裝置、出水口和進水管,電磁發(fā)生裝置包括電磁發(fā)生器和多個電磁頭,振動裝置包括振動電機和振動塊,振動電機的振動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