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分類
最新文章
- 美容儀的制作方法
- 5-氯嘧啶類化合物及其作為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劑的應用的制作方法
- 一種中藥配方(參爾膠囊)的制作方法
- 一種治療淋巴結腫大的中藥制劑的制作方法
- 多尼培南和氨基酸的組合物的制作方法
- 精神科睡眠理療護理裝置制造方法
- 一種治療羊水過少的藥物的制作方法
- 新型微創腎結石檢驗治療儀的制作方法
- 一類新型萬古霉素和去甲萬古霉素的衍生物,制備方法和用途的制作方法
- 光學斷層圖像攝像設備及其控制方法
- 觸屏控制式醫療護理用膏貼箱的制作方法
- 作為pdf抑制劑的n-甲酰基羥胺類化合物的制作方法
- 外科器械及外科器械的伸長軸的制作方法
- 一種用于椎體成形術的穿刺套件的制作方法
- 兒科護理用消毒瓶的制作方法
- 包含檸檬酸鹽和磷酸鹽的抗凝流體的制作方法
- 醋氨酚、假麻黃堿、撲爾敏和可有可無的美沙芬的旋轉制粒及包衣的制作方法
- 一種治療風濕類風濕的中藥散劑的制作方法
- 折柄式針灸針的制作方法
- 一種新型多功能骨錘的制作方法
一種治療動脈閉塞病變的器具的制作方法
一種治療動脈閉塞病變的器具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治療動脈閉塞病變的器具,包括血管超聲導管、治療微導管和治療導絲;血管超聲導管與治療微導管并聯為一體;治療導絲一部分位于治療微導管內,另一部分從側壁出口穿出治療微導管。本實用新型將血管超聲導管與治療微導管并聯為一體,利用雙腔微導管調整治療導絲進入血管真腔,治療導絲將血栓吸出,一次治愈,消除術后隱患;本實用新型解決了冠狀動脈、外周動脈以及其他器官管道閉塞的介入再通治療手術中治療導絲不易進入真腔的問題。
【專利說明】一種治療動脈閉塞病變的器具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動脈閉塞治療器具【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冠心病是危害人類健康的第一殺手,冠狀動脈慢性完全閉塞病變(CTO)是最嚴重的一種類型。冠狀動脈慢性完全閉塞(chronic total occlus1n,CTO)病變定義為病程3個月,冠狀動脈造影所見局部管腔閉塞、前向血流完全消失,遠端血流心肌梗死溶栓試驗(thrombolysis in myocardial infarct1n,TIMI)0級;或僅見少許前向血流通過、但無遠端血管充盈(--ΜΙ血流I級),后者也稱為“功能性”CTO。CTO病變在臨床中約占所有接受經皮冠狀動脈介入術(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1n, PCI)患者的 12% -20%, CTO病變介入治療的技術難度最大、成功率低。成功PCI的意義在于可緩解患者心絞痛癥狀,改善心功能并減少冠狀動脈搭橋(CABG)的需要,延長患者壽命。采用介入治療CTO病變,最大的難題在于導絲難以成功穿越此類病變并成功進入真腔,因此被認為是目前PCI領域最大的障礙和挑戰。
[0003]目前臨床用于評價冠脈粥樣硬化的常用方法中,傳統的冠脈造影一直被認為是評價冠脈病變的金指標。但是,這種方法在臨床實際應用當中也表現出諸多不足之處。如,它只能顯示管腔的情況,不能顯示病變所在的管壁和粥樣斑塊,不能提供粥樣斑塊形態和性質的詳細情況,有可能使醫生低估冠脈狹窄的程度。這就使得依據冠脈造影評價冠脈粥樣硬化和介入治療療效的準確度降低。尤其是近年來冠脈重塑(remodeling)這一概念的提出,使得人們不得不重新評價冠脈造影在冠心病診療中的可靠性。在冠脈粥樣硬化的早期,隨著粥樣斑塊面積的增大,冠脈呈代償性擴張,管腔面積可無狹窄,這一過程即冠脈重塑。此時冠脈造影往往無異常表現。
[0004]血管內超聲是利用導管將一高頻微型超聲探頭導入血管腔內進行探測,再經電子成像系統來顯示心血管組織結構和幾何形態的微細解剖信息。由于超聲探頭直接置于血管腔內探測,因此,血管內超聲不僅可準確測量管腔及粥樣斑塊或纖維斑塊的大小,更重要的是它可提供粥樣斑塊的大體組織信息,在顯示因介入治療所致的復雜的病變形態時明顯優于造影。
[0005]血管內超聲在CTO介入治療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目前IVUS指導的CTO前向導絲通過技術主要有兩種=IVUS指導的導絲通過無殘端CTO病變的入口技術和IVUS指導的假腔內的導絲穿刺進入真腔。
[0006]IVUS指導的導絲通過無殘端CTO病變的入口技術:一般情況下,充分清晰的側支循環顯影有助于識別伴有分支的無殘端CTO病變入口,但是有時候單純依靠側支循環顯像,不能識別CTO的入口,導絲不能正確穿刺閉塞段起點。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分支足夠大,IVUS導管可以進入分支,在回撤IVUS導管的過程中,很容易識別CTO起始部的血管輪廓。在IVUS影像指引下,操縱導絲穿刺CTO入口,提高導絲通過的成功率。同時根據IVUS影像學特征還可以判斷CTO起始部斑塊的硬度,為選擇導引導絲提供信息。
[0007]IVUS指導的假腔內的導絲穿刺進入真腔:在CTO介入過程中,導絲常常進入內膜下,形成假腔,導絲不能到達遠端真腔,這是手術失敗的主要的原因。即使應用標準的平行導絲技術,有時候導絲也會造成假腔撕裂擴大,一旦內膜下假腔延展超過CTO病變的遠端,就會影響遠端真腔的造影顯像。出現這種情況如果沒有IVUS通常會不得不終止手術操作。IVUS能夠鑒別真腔和假腔。真腔的IVUS特征包括存在分支血管、有內膜和中層組織包繞在管腔周圍。而假腔不存在上述IVUS征象。IVUS指導并證實引導導絲從假腔重新穿刺到真腔。目前認為當其他方法失敗而又不具備逆向介入條件的,仍有約60%的CTO病變可經過該方法成功地開通。該方法技術被認為是介入治療CTO的最后武器。但是該方法仍有一定的局限性,血管超聲導管和穿刺導絲相分離,超聲導管和導絲同時進入閉塞的血管較困難,導絲操作難度大。因為超聲導管和導絲位置不固定,每次導絲穿刺前需要再次確定穿刺導絲的位置,然后確定靶目標和穿刺導絲的關系,最后掌握穿刺方向。穿刺準確率下降,操作步驟多,X線暴光率增大,嚴重影響手術成功率。而且有可能導致閉塞段延長,手術并發癥增加,無法推廣。
實用新型內容
[0008]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治療動脈閉塞病變的器具,將血管超聲導管與治療微導管并聯為一體,利用雙腔微導管調整治療導絲進入血管真腔,治療導絲將血栓吸出,一次治愈,消除術后隱患;本實用新型解決了冠狀動脈、外周動脈以及其他器官管道閉塞的介入再通治療手術中治療導絲不易進入真腔的問題。
[0009]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治療動脈閉塞病變的器具,包括血管超聲導管、治療微導管和治療導絲;血管超聲導管與治療微導管并聯為一體;
[0010]血管超聲導管前端設有環形超聲探頭及開口,血管超聲導管的末端設有連接插頭,血管超聲導管的內部設有導引導絲;導引導絲的尾端從位于血管超聲導管側壁上的導絲出口伸出血管超聲導管外;
[0011]血管超聲導管內壁上設有連接所述超聲探頭與連接插頭的信號線;
[0012]血管超聲導管外壁上設有定位夾;待血管超聲導管和治療導絲進入體內并且位置確定后使用定位夾將血管超聲導管與人體固定,能防止血管超聲導管的滑脫,不容易在手術過程中造成偏差,保證了治療方向的準確性,提高了手術成功率。
[0013]定位夾可以是任何具有定位功能的夾子。
[0014]治療微導管的前端設有治療導絲出口,治療導絲出口左側設有定位標志;
[0015]定位標志左側位于治療微導管側壁上設有側壁出口,治療導絲一部分位于治療微導管內,另一部分從側壁出口穿出治療微導管;
[0016]治療導絲的前端設有活塞及針口,治療導絲尾端設有活塞帽,活塞與活塞帽之間設有連接絲。
[0017]導引導絲包括頭部、外管、內管、環形氣囊、中樞裝置和手柄;外管一端與頭部連接,內管前端位于外管內并與環形氣囊連通;外管的長度大于環形氣囊的長度,小于內管的長度;內管的另一端與中樞裝置連接,中樞裝置與手柄連接。
[0018]導絲出口與超聲探頭的距離為30?40cm。
[0019]治療導絲出口與定位標志的距離為1mm。
[0020]側壁出口與定位標志的距離為40?50cm,定位標志及治療導絲上設有刻度,用超聲探頭可以看到。
[0021 ] 治療導絲尾端以及活塞帽上設有凹凸點。
[0022]治療微導管和血管超聲導管可以合并為一個腔體,命名為超聲導管,其他結構與上述結構相同,治療導絲和導引導絲共同位于超聲導管內,超聲導管上設有側壁出口,治療導絲一部分位于超聲導管內,另一部分從側壁出口穿出超聲導管。
[0023]血管超聲導管外層為聚乙烯塑料層,內層為PTFE涂層,外層與內層之間為鋼絲編織的網狀結構。治療微導管的主要材質為聚四氟乙烯,治療導絲的主要材質為低密度聚乙烯和聚碳酸酯,導引導絲的頭部材質為不銹鋼。
[0024]本實用新型儀器中治療微導管能夠增加導引導絲的操控性,提高導引導絲的穿透能力并便于導絲的更換,治療導絲既可以對血栓進行穿刺,又能利用針管原理,治療導絲活塞帽向上抽取帶動活塞運動,會在治療導絲內部形成真空,壓力差就會推動“血栓”進入治療導絲,治療導絲活塞可將“血栓”吸出,一次治愈,消除術后隱患。是CTO介入中一種非常實用,有效的工具。
[0025]導絲通過是介入成功的基石。在CTO介入病變中的主要障礙是血管閉塞后,無法了解冠脈走形,術者不能正確把握導絲的前進方向。并且血管慢性閉塞后,血栓纖維極化后,質地堅硬。治療導絲無法穿透病變準確到達遠端血管真腔。
[0026]本實用新型將治療導絲與血管內超聲雙腔微導管有效的結合起來。治療導絲類似針管,可將“血栓”吸出;血管內超聲雙腔微導管由血管超聲導管(Monorail快速交換系統)和治療微導管(Over-The-Wire整體交換系統)二者聯體構成,器械外徑小,治療導絲容易隨超聲雙腔微導管同步進入病變處,雙腔微導管有效地增加治療導絲的操控性。
[0027]對于CTO病變中發病率較高的類型一位于分叉部位無殘端CTO病變,血管內超聲雙腔微導管能夠提供很好的治療平臺,血管內超聲雙腔微導管中的血管超聲導管沿導絲進入分支,根據導絲的硬度不同,導引導絲穿刺力較單微導管增加了2至8倍。由于治療部位相對固定,治療導絲還可以獲得更好的操控性。血管超聲雙腔微導管中的血管超聲導管能夠顯現CTO起始部入口結構,有助于術者準確把握治療的方向,提高治療導絲進入CTO病變的成功率。
[0028]采用血管內超聲雙腔微導管,血管超聲導管跟進入假腔的導引導絲,占據假腔的入口,阻止治療導絲重復進入假腔。采用血管內超聲雙腔微導管能夠提供比單腔微導管高一倍的支撐力。因此血管內超聲雙腔微導管能夠大大提高治療導絲進入真腔的成功率。另外血管超聲雙腔微導管能夠顯示管壁和病變特征,能夠指導治療導絲找內膜內組織穿刺最終進入真腔,由于兩導管為聯體,治療導絲和超聲探頭的位置相對固定,更容易確定導引導絲和靶目標之間關系,有助于正確把握治療方向,進一步提高手術成功率。
[0029]其工作原理是:
[0030]介入治療時,首先將血管超聲導管送入冠脈入口,對于分叉部位無殘端CTO病變,將導引導絲經導引導管送至分支血管,并將血管超聲雙腔微導管沿導引導絲送至分叉部位,利用其超聲裝置,顯示血管的入口部位,閉塞起始部位的病變特征,根據超聲檢查提供的信息,選擇合適治療導絲,在超聲引導下治療導絲經治療微導管定向穿刺閉塞病變入口,并將“血栓”吸出。導引導絲進入血管內膜下不能進入遠端血管真腔,則沿進入內膜下的導引導絲送入血管超聲雙腔微導管,同時經治療微導管送入治療導絲,血管超聲檢查了解管壁結構、病變特征以及治療導絲同病變的關系,根據超聲提供的信息,選擇合適治療導絲,并對治療導絲正確塑型。在超聲引導下,治療導絲經治療微導管定向穿刺尋找內膜內組織最終進入遠端血管真腔。當需要血管超聲雙腔微導管進入閉塞段時,因閉塞組織堅硬或血管假腔較小等原因而無法進入時,可以采用小口徑球囊低壓力擴張,然后送入該裝置完成介入治療。
[0031]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所產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實用新型將血管超聲導管與治療微導管并聯為一體,利用雙腔微導管調整治療導絲進入血管真腔,治療導絲將血栓吸出,一次治愈,消除術后隱患;本實用新型解決了冠狀動脈、外周動脈以及其他器官管道閉塞的介入再通治療手術中治療導絲不易進入真腔的問題。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32]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0033]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34]圖2是導引導絲的結構示意圖;
[0035]I為超聲探頭,2為治療導絲出口,3為定位標志,4為導絲出口,5為治療微導管,6為連接插頭,7為血管超聲導管,8為側壁出口,9為治療導絲,10為活塞,11為活塞帽,12為連接絲,13為導引導絲,14為頭部,15為外管,16為內管,17為環形氣囊,18為中樞裝置,19為手柄,20為定位夾。
【具體實施方式】
[0036]實施例1
[0037]—種治療動脈閉塞病變的器具,包括血管超聲導管7、治療微導管5和治療導絲9 ;血管超聲導管7與治療微導管5并聯為一體;
[0038]血管超聲導管7前端設有環形超聲探頭I及開口,血管超聲導管7的末端設有連接插頭6,血管超聲導管7的內部設有導引導絲13 ;導引導絲13的尾端從位于血管超聲導管7側壁上的導絲出口 4伸出血管超聲導管7外;
[0039]血管超聲導管內壁上設有連接所述超聲探頭與連接插頭的信號線;
[0040]血管超聲導管外壁上設有定位夾20 ;
[0041]治療微導管5的前端設有治療導絲出口 2,治療導絲出口 2左側設有定位標志3 ;
[0042]定位標志3左側位于治療微導管側壁上設有側壁出口 8,治療導絲9 一部分位于治療微導管5內,另一部分從側壁出口 8穿出治療微導管5 ;
[0043]治療導絲9的前端設有活塞10及針口,治療導絲9尾端設有活塞帽11,活塞10與活塞帽11之間設有連接絲12。
[0044]導引導絲包括頭部14、外管15、內管16、環形氣囊17、中樞裝置18和手柄19 ;夕卜管15 —端與頭部14連接,內管16前端位于外管內并與環形氣囊17連通;外管15的長度大于環形氣囊17的長度,小于內管16的長度;內管16的另一端與中樞裝置18連接,中樞裝置18與手柄19連接。
[0045]導絲出口 4與超聲探頭I的距離為30?40cm。
[0046]治療導絲出口 2與定位標志3的距離為1mm。
[0047]側壁出口 8與定位標志3的距離為40?50cm。
[0048]治療導絲尾端以及活塞帽11上設有凹凸點。
[0049]上述儀器在冠狀動脈、外周動脈和其他器官管道閉塞的介入再通治療中的應用。
[0050]本實施例儀器的使用方法為:使用時,在血管合適位置剪口,首先超聲導管先進入血管,然后導引導絲從超聲導管的開口處進入血管內膜下,沿進入內膜下的導引導絲送入血管超聲雙腔微導管,血管超聲檢查了解管壁結構、病變特征等,根據超聲提供的信息,選擇合適治療導絲,并對治療導絲正確塑型,同時經治療微導管送入治療導絲。在超聲引導下,治療導絲經治療微導管定向穿刺尋找內膜內組織最終進入遠端血管真腔。當需要血管超聲雙腔微導管進入閉塞段時,因閉塞組織堅硬或血管假腔較小等原因而無法進入時,則利用環形氣囊低壓力擴張,然后送入該裝置完成介入治療。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動脈閉塞病變的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血管超聲導管(7)、治療微導管(5)和治療導絲(9);血管超聲導管(7)與治療微導管(5)并聯為一體; 血管超聲導管(7 )前端設有環形超聲探頭(I)及開口,血管超聲導管(7 )的末端設有連接插頭(6),血管超聲導管(7)的內部設有導引導絲(13);導引導絲(13)的尾端從位于血管超聲導管(7)側壁上的導絲出口(4)伸出血管超聲導管(7)外; 血管超聲導管內壁上設有連接所述超聲探頭與連接插頭的信號線; 血管超聲導管外壁上設有定位夾(20); 治療微導管(5)的前端設有治療導絲出口(2),治療導絲出口(2)左側設有定位標志(3); 定位標志(3)左側位于治療微導管側壁上設有側壁出口(8),治療導絲(9) 一部分位于治療微導管(5)內,另一部分從側壁出口(8)穿出治療微導管(5); 治療導絲(9)的前端設有活塞(10)及針口,治療導絲(9)尾端設有活塞帽(11),活塞(10)與活塞帽(11)之間設有連接絲(12)。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治療動脈閉塞病變的器具,其特征在于導引導絲包括頭部(14)、外管(15)、內管(16)、環形氣囊(17)、中樞裝置(18)和手柄(19);外管(15) —端與頭部(14)連接,內管(16)前端位于外管內并與環形氣囊(17)連通;外管(15)的長度大于環形氣囊(17)的長度,小于內管(16)的長度;內管(16)的另一端與中樞裝置(18)連接,中樞裝置(18)與手柄(19)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治療動脈閉塞病變的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導絲出口(4)與超聲探頭(I)的距離為30?40cm。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治療動脈閉塞病變的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治療導絲出口(2)與定位標志(3)的距離為1mm。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治療動脈閉塞病變的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側壁出口(8)與定位標志(3)的距離為40?50cm。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治療動脈閉塞病變的器具,其特征在于,治療導絲尾端以及活塞帽(11)上設有凹凸點。
【文檔編號】A61M25/09GK204072153SQ201420507704
【公開日】2015年1月7日 申請日期:2014年9月4日 優先權日:2014年9月4日
【發明者】馬永紅, 劉子嵐, 張月明 申請人:馬永紅
產品知識
行業新聞
- 專利名稱:一種提高脂質體中脂溶性藥物裝載量的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一種提高脂質體中脂溶性藥物裝載量的方法,以及由該方法制得的脂質體,及其在制備用于治療腫瘤疾病的藥物中的用途。背景技術:脂質體作為藥物載體具有提高藥物療效、減輕藥物不良反應及
- 專利名稱:一種非金屬腕帶的制造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人體肢體佩戴監管、檢測、標簽等電子儀器儀表的配件非金屬腕帶的制造方法,屬于人體用品。本發明文件述及的腕帶,泛指在人體手腕、腳腕、頸項和腰間等肢體佩戴電子儀器儀表的帶狀配件。背景技
- 專利名稱:一種治療男性不育的中藥補腎種子丸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中藥制劑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治療男性不育的中藥補腎種子丸。 背景技術:男性不育指夫婦同居未采取避孕措施兩年以上而無生育者,女方檢查正常,男方檢查異常。常見病因有先天不足,
- 一種改良型頜面功能矯正器的制造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改良型頜面功能矯正器,包括上頜導板和下頜導板,上頜導板放置在上頜,下頜導板放置在下頜;上下頜咬合后,上頜導板和下頜導板在牙面上的接觸面為呈70度的斜面。所述上頜導板和下頜導板
- 專利名稱:三種α型芋螺多肽及其應用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一種α型芋螺多肽及其應用。 背景技術:芋螺屬腹足綱軟體動物,全世界約有500余種,遍布世界各暖海區,我國有芋螺 100多種,主要分布在我國的西沙群島、海南島及臺灣海域。芋螺多肽
- 藥物效能生發儀的制作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藥物效能生發儀,由藥物排出閥,安全罩,溫度調節器,溫度顯示器,壓力調節器,壓力顯示器,警示燈,電源開關和電源顯示燈等部分組成,該產品具有結構簡單、新穎、成本低、使用安全方便、提高療效、適
- 專利名稱:一種電動按摩裝置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電動按摩裝置,該按摩裝置可由感應器感測按摩器之位移位置,且使控制器可依據感測位置控制馬達正、反轉動作,并使按摩器可于設定行程上下位移動作以按摩設定位置。然而前述結構因作動板為固
- 專利名稱:用于智能護理機的可拆卸檢測裝置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智能護理機領域,尤其涉及了一種用于智能護理機的可拆卸檢測裝置。背景技術:隨著全球老齡化社會的到來,醫院、療養院、康復中心及敬老院中需要專業的護理 人員進行看護的老年人逐年
- 專利名稱:含有可吸收的聚氧雜酰胺的共混物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是1995年11月6日提交的專利申請流水號08554,614的部分續申請,后者是1995年3月6日提交的專利申請流水號08399,308,現為US專利5,464,929的部分
- 專利名稱:治療肺氣腫、哮喘緩解、慢性支氣管炎的保健品片劑及制備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屬于保健品領域,涉及一種治療治療肺氣腫、哮喘緩解、慢性支氣管炎的保健品片劑,特別是一種用于治療肺氣腫、哮喘緩解、慢性支氣管炎的保健品片劑及制備。背景技術
- 一種回轉式蒸煮浸潤罐的制作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回轉式蒸煮浸潤罐,包括罐體和罐蓋,其特征在于:所述罐體的兩側分別設置有左箱體和右箱體;所述左箱體與罐體之間設置有左半軸,左半軸上設置有到導向孔,并且在左箱體上設置有中間罐,中間罐
- 一種靜脈曲張剝脫導管的制作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靜脈曲張剝脫導管,包括牽引繩、手柄和剝離頭,牽引繩兩端固定有接頭,其特征在于:所述剝離頭包括剝離頭本體和卡頭,剝離頭本體上設有縱向裝配槽,剝離頭本體的中央設有與裝配槽同心的圓孔,圓
- 專利名稱:一種治療癲狂癥的中藥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中藥應用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治療癲狂癥的中藥。背景技術: 中醫的癲狂癥即精神病,指嚴重的心理障礙,患者的認識、情感、意志、動作行為等心理活動均可出現持久的明顯的異常,不能正常的學習
- 專利名稱:一種治療家禽猝死綜合征的復方蜂膠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動物醫藥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治療家禽猝死綜合征的復方蜂膠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背景技術:家禽猝死綜合征又稱急性死亡綜合癥,本病的病因雖未清楚,但大多認為與營養、環境
- 專利名稱:一種千喜片及其制備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一種千喜糖衣片和薄膜衣片及其制備方法,屬于醫藥技術領域。背景技術:腸炎是由于腸粘膜受到刺激而引起的,分為急性和慢性。在我國,急性腸炎多發于夏秋季節,多數是由于細菌感染所致,無性別差異。慢性
- 專利名稱:長皮源液的制作方法長皮源液是一種對燒燙傷有特效作用的藥品,它同時對刀傷、痔瘡、膿腫、癤子等疾病有治療作用。大面積燒湯燙傷的治療一直是國內外醫學界的一大難題。目前所用藥物,大部分迅速干燥結痂,病人疼痛難忍。雖有中藥成份的燒燙傷藥物配
- 專利名稱:多功能婦科治療設備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醫療設備,尤其是一種婦科乳房治療用設備,具體地說是一種同時兼具電刺激和低頻音樂按摩鎮痛功能的多功能婦科治療設備。背景技術:目前,婦科乳腺增生、乳腺炎、乳房疼痛等乳房疾病是危害
- 專利名稱::一種活血降脂的中藥配方和制劑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中藥配方、制劑,具體涉及一種活血降脂的中藥配方及制劑。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也逐年上升,為此人們也逐步注重自身的保健。目前具有活血降脂功能的藥物品種
- 專利名稱:一種胃病根治散及其制備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中藥組合物,特別是一種胃病根治散及其制備方法。背景技術: 據有關資料表明,中國約有5000萬人患有胃病,由于生活節奏的加快,氣候環境的改變和工作壓力等內外因素,導致胃病的發病率明顯增多
- 專利名稱:婦產科用臍帶夾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婦產科醫療器械技術領域,具體的說是一種婦產科用臍帶夾。背景技術:新生兒出生后需要將臍帶結扎,目前多采用線繩結扎,也有采用橡膠圈套扎或者血管鉗鉗夾結扎。采用線繩結扎,是古老而且行之有效
- 專利名稱:一種放射性核素標記的載藥生物高分子納米纖維膜、制備方法及其用途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屬于高分子納米纖維膜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放射性核素標記的生物高分子納米纖維膜、制備方法及其用途。背景技術:惡性腫瘤已成為人類致死的主要原因,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