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分類
最新文章
- 一種治療小兒急性化膿性中耳炎的中藥制劑及其制備方法
- 一種治療腹瀉的香薷提取物膠囊制劑及其制備方法
- 用于隱睪術后睪丸的牽引裝置的制作方法
- 氣管套管裝置制造方法
- 一種治療高血壓的中藥制劑及其制備方法
- 一種復方苦參納米注射制劑及其制備方法
- 一種便于存放的麻醉注射器限位支架的制作方法
- 山香圓膠囊及制備方法
- 一種無創口鼻切換通氣面罩的制作方法
- 一種婦科檢查臺的制作方法
- 一種尿管安全固定器的制造方法
- 一種具有噴射按摩水與氣泡按摩水功能的按摩水池的制作方法
- 公連接器的制作方法
- 治療奶牛前胃弛緩和瘤胃積食的藥物及其制備方法
- 一種藥枕的制作方法
- 一種多功能冰巾的制作方法
- 醫學美容手術切削皮膚用的新型砂輪的制作方法
- 一種泌尿科用多功能膀胱造瘺管固定裝置制造方法
- 一種神經外科手術用的刀具的制作方法
- 一種治療卒中后抑郁癥的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
一種基于浮力原理的換瓶輸液器裝置制造方法
一種基于浮力原理的換瓶輸液器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基于浮力原理的換瓶輸液器裝置,包括與第一輸液瓶連接的第一瓶塞穿刺頭,所述第一瓶塞穿刺頭與第一輸液軟管連通,所述第一輸液軟管與第一滴斗的上部第一入口連通,所述輸液器還包括至少兩個與附加輸液瓶連接的附加瓶塞穿刺頭,所述附加瓶塞穿刺頭與附加輸液軟管上部連接,所述附加輸液軟管的下端與所述第一滴斗的上部第二入口連通,附加浮力軟管的上部伸入所述附加輸液軟管的下部,所述附加浮力軟管的外徑比所述附加輸液軟管的內徑大,所述附加浮力軟管的下部伸入所述第一滴斗的內腔,所述附加浮力軟管的下部與附加浮球的內腔連通。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成本低,且可利用不同接口來連接多個輸液瓶的基于浮力原理的換瓶輸液器裝置。
【專利說明】
一種基于浮力原理的換瓶輸液器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輸液器械類,特別涉及一種換瓶輸液器裝置。
【背景技術】
[0002]現今傳統使用的醫療輸液器輸液方法是把需輸入的液體裝在一個輸液瓶或輸液袋中,并將其懸掛在高處,利用重力的作用使液體通過輸液皮管流入靜脈內,流速的大小由安置在皮管上的調速夾進行手工調節。對于現今實用新型的換瓶輸液器裝置,其通過連接多瓶、多管進行換瓶輸液,而其他環節則與傳統輸液方式類似。通過以上多種方法輸液,存在以下問題:1)對于傳統方式,需要輸一瓶以上的被輸液者需換瓶,而當醫療人員處于繁忙狀態之時便無法顧及病人,因此病人安全在一定程度上得不到保障;2)傳統換瓶輸液需要經過手工拆卸等繁瑣環節,時間上造成浪費;3)對于現今換瓶輸液器裝置,其多數為定瓶定量,或為裝置復雜、不易控制,無法得到廣泛應用。
【發明內容】
[0003]為了克服現有輸液器的裝置復雜、安全性能低、成本高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成本低,且可利用不同接口來連接多個輸液瓶的基于浮力原理的換瓶輸液器裝置。
[0004]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0005]—種基于浮力原理的換瓶輸液器裝置,包括與第一輸液瓶連接的第一瓶塞穿刺頭,所述第一瓶塞穿刺頭與第一輸液軟管連通,所述第一輸液軟管與第一滴斗的上部第一入口連通,所述輸液器裝置還包括至少兩個與附加輸液瓶連接的附加瓶塞穿刺頭,所述附加瓶塞穿刺頭與附加輸液軟管上部連接,所述附加輸液軟管的下端與所述第一滴斗的上部第二入口連通,附加浮力軟管的上部伸入所述附加輸液軟管的下部,所述附加浮力軟管的外徑比所述附加輸液軟管的內徑大,所述附加浮力軟管的下部伸入所述第一滴斗的內腔,所述附加浮力軟管的下部與附加浮球的內腔連通,所述附加浮力軟管上部與所述附加輸液軟管下部的摩擦阻力比所述附加浮力軟管和附加浮球的組合重力小,所述摩擦阻力與附加浮球的浮力之和比所述附加浮力軟管和附加浮球的組合重力大;
[0006]至少兩個附加浮球呈上下間隔分布在所述第一滴斗內,上下相鄰兩個附加浮球之間的間距比位于上方的浮球所在附加浮力軟管的上部高度大,位于最下面的附加浮球與第一滴斗的內腔底部之間的距離大于位于最下面的附加浮球所在附加浮力軟管的上部高度大。
[0007]進一步,所述第一輸液軟管上安裝第一流速調節器。
[0008]更進一步,第一瓶塞穿刺頭包括并排設置的通氣管和第一通液管,所述第一通液管與第一輸入軟管的上端連接;所述第二瓶塞穿刺頭包括并排設置的通氣管和第二通液管,所述第二通液管與第二輸入軟管的上端連接;所述通氣管與大氣連通。
[0009]或者是:第一瓶塞穿刺頭包括第一通液管,所述第一通液管與第一輸入軟管的上端連接,所述第一通液管的下部設有通氣孔;所述第二瓶塞穿刺頭包括第二通液管,所述第二通液管與第二輸入軟管的上端連接;所述第二通液管的下部設有通氣孔,所述通氣管與大氣連通。
[0010]附加浮力軟管包括第一浮力軟管和第二浮力軟管,所述第一浮力軟管下端的第一浮球比所述第二浮力軟管下端的第二浮球高,所述第一浮力軟管、第二浮力軟管制作為真空,所述第一浮力軟管、第二浮力軟管的直徑設為Rl ;所述輸液軟管的直徑設為R2 ;所述第一滴斗的直徑設為R3,其中,R2〈R1〈R3。控制R2與Rl差值足夠小,在使用之前使得軟管能夠附在其連接的輸液軟管上而不會向下脫落。
[0011]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構思是:采用了第一滴斗以及浮力軟管的連接作用,使得A, B, C三瓶藥液能夠以此流出,實現換瓶作用。首先由第一瓶塞穿刺頭與外接輸液瓶A相連,當第一滴斗中的液面達到一定高度時便通過第二瓶塞穿刺頭、第三瓶塞穿刺頭連接B,C兩瓶藥液。通氣管分別與外接輸液瓶A,B,C相連,并利用藥液對第一浮力軟管、第二浮力軟管的浮力作用實現依次換瓶,最后為人體輸入藥液。
[0012]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所述第一滴斗有三個連接口,并通過制作可以變換為兩個、四個、多個,通過連接以符合病人所需;藥液對第一浮力軟管、第二浮力軟管的浮力作用有效的控制了藥液的先后流出,使得實現了自動換瓶的作用;進一步,此裝置成本低、結構簡單、成效顯著,能夠有效彌補現有輸液器的不足之處。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3]圖1是一種基于浮力原理的換瓶輸液器裝置的結構圖。
[0014]圖2是第一滴斗的結構圖。
[0015]圖3是第一浮力軟管、第二浮力軟管的結構圖。
[0016]圖4是在第一滴斗中的第一浮力軟管、第二浮力軟管功能實現圖,其中分為(a)(b) (c) (d)。
[0017]圖5是通氣管與瓶塞穿刺頭的其余組合方法,其中分為(a) (b)
[0018]圖6是另一種基于浮力原理的換瓶輸液器裝置的結構圖,其中,12為第一流速調節器。
【具體實施方式】
[0019]下面結合附圖做進一步說明
[0020]參照圖1?圖6, —種基于浮力原理的換瓶輸液器裝置,包括與第一輸液瓶連接的第一瓶塞穿刺頭,所述第一瓶塞穿刺頭與第一輸液軟管連通,所述第一輸液軟管與第一滴斗的上部第一入口連通,所述輸液器裝置還包括至少兩個與附加輸液瓶連接的附加瓶塞穿刺頭,所述附加瓶塞穿刺頭與附加輸液軟管上部連接,所述附加輸液軟管的下端與所述第一滴斗的上部第二入口連通,附加浮力軟管的上部伸入所述附加輸液軟管的下部,所述附加浮力軟管的外徑比所述附加輸液軟管的內徑大,所述附加浮力軟管的下部伸入所述第一滴斗的內腔,所述附加浮力軟管的下部與附加浮球的內腔連通,所述附加浮力軟管上部與所述附加輸液軟管下部的摩擦阻力比所述附加浮力軟管和附加浮球的組合重力小,所述摩擦阻力與附加浮球的浮力之和比所述附加浮力軟管和附加浮球的組合重力大;
[0021]至少兩個附加浮球呈上下間隔分布在所述第一滴斗內,上下相鄰兩個附加浮球之間的間距比位于上方的浮球所在附加浮力軟管的上部高度大,位于最下面的附加浮球與第一滴斗的內腔底部之間的距離大于位于最下面的附加浮球所在附加浮力軟管的上部高度大。
[0022]進一步,所述第一輸液軟管上安裝第一流速調節器。
[0023]更進一步,第一瓶塞穿刺頭包括并排設置的通氣管和第一通液管,所述第一通液管與第一輸入軟管的上端連接;所述第二瓶塞穿刺頭包括并排設置的通氣管和第二通液管,所述第二通液管與第二輸入軟管的上端連接;所述通氣管與大氣連通。
[0024]或者是:第一瓶塞穿刺頭包括第一通液管,所述第一通液管與第一輸入軟管的上端連接,所述第一通液管的下部設有通氣孔;所述第二瓶塞穿刺頭包括第二通液管,所述第二通液管與第二輸入軟管的上端連接;所述第二通液管的下部設有通氣孔,所述通氣管與大氣連通。
[0025]附加浮力軟管包括第一浮力軟管和第二浮力軟管,所述第一浮力軟管下端的第一浮球比所述第二浮力軟管下端的第二浮球高,所述第一浮力軟管、第二浮力軟管制作為真空,所述第一浮力軟管、第二浮力軟管的直徑設為Rl ;所述輸液軟管的直徑設為R2 ;所述第一滴斗的直徑設為R3,其中,R2〈R1〈R3。控制R2與Rl差值足夠小,在使用之前使得軟管能夠附在其連接的輸液軟管上而不會向下脫落。
[0026]本實施例以三瓶輸液瓶為例,即A輸液瓶,B輸液瓶,C輸液瓶;基于浮力原理的換瓶輸液器裝置包括通氣管1,第一瓶塞穿刺頭2,第二瓶塞穿刺頭3,第三瓶塞穿刺頭4 ;第一滴斗5,第一輸液軟管6,第二輸液軟管7,第三輸液軟管8,第四輸液軟管9 ;第一浮力軟管10,第二浮力軟管11。
[0027]所述第一瓶塞穿刺頭、第二瓶塞穿刺頭、第三瓶塞穿刺頭、第一滴斗、第一輸液軟管、第二輸液軟管、第三輸液軟管、第四輸液軟管的材料與傳統輸液器的材料相同。
[0028]所述第一浮力軟管、第二浮力軟管的材料與傳統輸液軟管的材料相同,但其為真空且直徑略小于傳統輸液軟管。
[0029]參照圖2,所述第一滴斗的頂部設有三個連接口 a、b、c,底部有d出口,藥液經d流出。其中,a、b、c分別連接第一輸液軟管、第二輸液軟管、第三輸液軟管,d連接第四輸液軟管。其內部還含有第一浮力軟管與第二浮力軟管。
[0030]參照圖3,所述第一浮力軟管與第二浮力軟管各直徑大小適宜。所述浮力軟管,其直徑設為Rl ;所述輸液軟管,設其直徑設為R2 ;所述第一滴斗,其直徑設為R3。其中,R2〈R1〈R3,控制R2與Rl差值足夠小。第一浮力軟管與第二浮力軟管制作為真空。
[0031]參照圖4,所述第一浮力軟管,設其直徑設為R1,長度為Hl ;所述第二浮力軟管,設其直徑設為R1,高度為H2 ;所述輸液軟管,其直徑設為R3 ;所述第一滴斗,其直徑設為R4,高度為H3。(a)圖中為A瓶藥液最開始流出,第二輸液軟管與第三輸液軟管未連接B,C兩瓶藥液時,第一浮力軟管、第二浮力軟管附在第二輸液軟管與第三輸液軟管上;而當第一滴斗中的藥液達到一定高度時,設此高度為H4,如圖4(b),此時已連接B,C兩瓶藥液,但由于第一浮力軟管、第二浮力軟管堵住B,C兩瓶藥液流出的出口,所以B,C兩瓶藥液不能流出。
[0032]其中,H4+HDH3, H4+H2>H3,第二輸液軟管、第三輸液軟管出口被堵住,B,C兩瓶藥液無法流出。
[0033]而當A瓶藥液快用完時,第一浮力軟管脫落,B瓶藥液便開始流出,原理如圖4 (C)。
[0034]其中,H4+H1〈H3,H4+H2>H3,第二輸液軟管流通,但第三輸液軟管出口被堵住,所以B瓶藥液流出,C瓶藥液仍然被堵住。
[0035]同理,當B瓶藥液快用完之時,第二浮力軟管脫落,C瓶藥液便開始流出,原理如圖4(d)。
[0036]其中,H4+H1〈H3,H4+H2〈H3,第三輸液軟管流通,C瓶藥液開始流出。
[0037]所述第一浮力軟管、第二浮力軟管脫落之后便無法直立,所以在后續藥液滴入第一滴斗后,由于藥液面上升不會堵住出口。
[0038]參照圖5,除了上述將通氣管與瓶塞穿刺頭相分離的方案,也即是通氣管與瓶塞穿刺頭不屬于同一根管道,圖5提供了另一種組合方法,其將通過通氣管與瓶塞穿刺頭的組合從而進一步降低成本。(a)圖為整體組合結構圖,(b)圖為通氣孔的結構圖,外界空氣通過通氣孔進入到輸液瓶內從而使液體流出。
[0039]進一步,第一滴斗的設計。滴斗由三個接口來連接、控制藥液的進入,再由一個出口連接下一個結構,其中,三個接口分別連接輸液軟管,從而使得A,B, C三瓶藥液能夠通過接口到達第一滴斗。
[0040]再進一步,第一浮力軟管與第二浮力軟管的設計。第一浮力軟管與第二浮力軟管設計為真空,且頂部為軟管,底部為球體。所述浮力軟管,其直徑設為R1,所述輸液軟管,設其直徑設為R2 ;所述滴斗,其直徑設為R3。
[0041]其中,R2〈R1〈R3,控制R2與Rl差值足夠小,在使用時使得軟管能夠附在其連接的輸液軟管上而不會與容器一起向下脫落,而當藥液流至浮力軟管之后,使得由于藥液流至輸液軟管而不能留出時,便產生水柱,由水柱的壓力作用將浮力軟管脫離吸附作用而在輸液軟管里自由移動。當滿足一定條件時,浮力軟管便向下脫落。
[0042]更進一步,第一浮力軟管、第二浮力軟管與第一滴斗的控制作用。所述第一浮力軟管,設其長度為Hl ;所述第二浮力軟管,設其高度為H2,所述第一滴斗,設其高度為H3。最開始,A瓶藥液流出,而B,C兩瓶藥液在開始時被浮力軟管堵住。
[0043]其中,H4+HDH3,H4+H2>H3,由于第一浮力軟管與第二浮力軟管為真空,所以藥液能夠使其浮在液面上,而浮力軟管的一部分仍在第二輸液軟管、第三輸液軟管出口里,所以出口被堵住,從而使B, C兩瓶藥液無法流出。
[0044]而當A瓶藥液快用完時,第一浮力軟管脫落,B瓶藥液便開始流出。
[0045]其中,H4+H1〈H3,H4+H2>H3,同理,由于藥液對第二浮力軟管的浮力作用使得第二浮力軟管有一部分仍在第三輸液軟管的出口處,但第二輸液軟管流通,所以B瓶藥液流出,C瓶藥液仍然被堵住。
[0046]同理,當B瓶藥液快用完之時,第二浮力軟管脫落,C瓶藥液便開始流出。
[0047]其中,H4+H1〈H3,H4+H2〈H3,第三輸液軟管流通,C瓶藥液開始流出。
[0048]所述第一浮力軟管、第二浮力軟管脫落之后便無法直立,所以在后續藥液滴入第一滴斗后,由于藥液面上升不會堵住出口。
[0049]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一瓶塞穿刺頭與第一輸液軟管和A輸液瓶相連,所述第二瓶塞穿刺頭與第二輸液軟管和B輸液瓶相連,所述第三瓶塞穿刺頭與第三輸液軟管和C輸液瓶相連,所述第一滴斗與第一輸液軟管、第二輸液軟管、第三輸液軟管、第四輸液軟管相連,所述第一浮力軟管與第二輸液軟管相連,所述第二浮力軟管與第三輸液軟管相連。
[0050]首先,醫護人員將I與所準備的藥瓶A連接,待5中的藥液面恒定時,通過2、3、4連接藥瓶B,C,A、B、C藥瓶分別連接6、7、8,其中,6、7、8連接包含10、11的5,再經過5的出口連接9,藥液再經9輸出。
[0051]其中,A中藥液流入第一滴斗時并達到一定藥液面高度時,再連接B,C兩瓶藥液,但B,C兩瓶中藥液被第一浮力軟管與第二浮力軟管堵住而不能流出。所以,A中藥液逐漸流出至第一滴斗、第四輸液軟管,再經第四輸液軟管與其他環節到達人體靜脈。所述第一浮力軟管,其長度為Hl ;所述第二浮力軟管,其高度為H2,所述第一滴斗,其高度為H3。
[0052]其中,H4+H1>H3, H4+H2>H3, H2>H1,由于第一浮力軟管與第二浮力軟管為真空,所以藥液能夠使其浮在液面上,而浮力軟管的一部分仍在第二輸液軟管、第三輸液軟管出口里,所以出口被堵住,從而使B,C兩瓶藥液無法流出。
[0053]而當A瓶藥液快用完時,第一浮力軟管脫落,B瓶藥液便開始流出。
[0054]其中,H4+H1〈H3,H4+H2>H3,同理,由于藥液對第二浮力軟管的浮力作用使得第二浮力軟管有一部分仍在第三輸液軟管的出口處,但第二輸液軟管流通,所以B瓶藥液流出,C瓶藥液仍然被堵住。
[0055]同理,當B瓶藥液快用完之時,第二浮力軟管脫落,C瓶藥液便開始流出。
[0056]其中,H4+H1〈H3,H4+H2〈H3,第三輸液軟管流通,C瓶藥液開始流出。
[0057]所述第一浮力軟管、第二浮力軟管脫落之后便無法直立,所以在后續藥液滴入第一滴斗后,由于藥液面上升不會堵住出口。
[0058]為滿足病人所需,可充分利用第一滴斗所設立的接口,在制作之時可通過設立多個接口,從而可通過這些接口以連接多瓶溶液,再實現自動換瓶。
[0059]藥液最后都將經過第四輸液軟管,在流經傳統的輸液環節,如流速調節器、藥液過濾器、靜脈針,最后進入人體靜脈,實現對病人的治療。
【權利要求】
1.一種基于浮力原理的換瓶輸液器裝置,包括與第一輸液瓶連接的第一瓶塞穿刺頭,所述第一瓶塞穿刺頭與第一輸液軟管連通,所述第一輸液軟管與第一滴斗的上部第一入口連通,其特征在于:所述輸液器裝置還包括至少兩個與附加輸液瓶連接的附加瓶塞穿刺頭,所述附加瓶塞穿刺頭與附加輸液軟管上部連接,所述附加輸液軟管的下端與所述第一滴斗的上部第二入口連通,附加浮力軟管的上部伸入所述附加輸液軟管的下部,所述附加浮力軟管的外徑比所述附加輸液軟管的內徑大,所述附加浮力軟管的下部伸入所述第一滴斗的內腔,所述附加浮力軟管的下部與附加浮球的內腔連通,所述附加浮力軟管上部與所述附加輸液軟管下部的摩擦阻力比所述附加浮力軟管和附加浮球的組合重力小,所述摩擦阻力與附加浮球的浮力之和比所述附加浮力軟管和附加浮球的組合重力大; 至少兩個附加浮球呈上下間隔分布在所述第一滴斗內,上下相鄰兩個附加浮球之間的間距比位于上方的浮球所在附加浮力軟管的上部高度大,位于最下面的附加浮球與第一滴斗的內腔底部之間的距離大于位于最下面的附加浮球所在附加浮力軟管的上部高度大。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浮力原理的換瓶輸液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輸液軟管上安裝第一流速調節器。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浮力原理的換瓶輸液器裝置,其特征在于:第一瓶塞穿刺頭包括并排設置的通氣管和第一通液管,所述第一通液管與第一輸入軟管的上端連接;所述第二瓶塞穿刺頭包括并排設置的通氣管和第二通液管,所述第二通液管與第二輸入軟管的上端連接;所述通氣管與大氣連通。
4.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浮力原理的換瓶輸液器裝置,其特征在于:第一瓶塞穿刺頭包括第一通液管,所述第一通液管與第一輸入軟管的上端連接,所述第一通液管的下部設有通氣孔;所述第二瓶塞穿刺頭包括第二通液管,所述第二通液管與第二輸入軟管的上端連接;所述第二通液管的下部設有通氣孔,所述通氣管與大氣連通。
5.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浮力原理的換瓶輸液器裝置,其特征在于:附加浮力軟管包括第一浮力軟管和第二浮力軟管,所述第一浮力軟管下端的第一浮球比所述第二浮力軟管下端的第二浮球高,所述第一浮力軟管、第二浮力軟管制作為真空,所述第一浮力軟管、第二浮力軟管的直徑設為Rl ;所述輸液軟管的直徑設為R2 ;所述第一滴斗的直徑設為R3,其中,R2<R1<R3<,
【文檔編號】A61M5/14GK204121505SQ201420301787
【公開日】2015年1月28日 申請日期:2014年6月6日 優先權日:2014年6月6日
【發明者】洪榛, 馮藝瀟, 谷天行 申請人:谷天行
產品知識
行業新聞
- 專利名稱:舒尼替尼在制備乙酰膽堿酯酶抑制劑中的應用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ー種抗腫瘤藥物,舒尼替尼(Sunitinib,商品名索坦)的新用途。背景技術:こ酰膽堿(Ach)是ー種神經遞質,主要存在于突觸前的膽堿能神經末梢部位。在腦中,こ
- 專利名稱:組織工程支架用多孔材料及其制備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屬于生物醫學材料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適用于組織工程支架的多孔材料及其制備方法。背景技術: 目前已開發應用于組織工程的生物可降解多孔材料,主要有聚乳酸(PLA)、聚羥基乙酸(PGA)和
- 專利名稱:一次性使用輸液進排氣平衡裝置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一次性使用輸液進排氣平衡裝置技術領域[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輸液瓶的進氣裝置,具體講是一種人們在輸液時,插在輸液瓶上的一次性使用輸液進排氣平衡裝置。背景技術:[0002]臨床上
- 專利名稱:Houttuynoid B在治療卵巢癌藥物中的應用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化合物Houttuynoid B的新用途,尤其涉及Houttuynoid B在制備抗卵巢癌藥物中的應用。背景技術:癌癥是對人類生命健康危害最大的疾病之
- 布洛芬凝膠的制作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布洛芬凝膠,該凝膠包括硬殼體,硬殼體內包括第一片體、第二片體和支撐體,支撐體豎直放置,其兩端分別位于第一片體和第二片體的中心位置,三者組成“工”型結構;硬殼體還包括囊體,囊體鑲嵌在支撐體內;
- 陰道后穹隆穿刺器的制造方法【專利摘要】陰道后穹隆穿刺器,屬于醫療用具【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包括鑷柄、上鑷臂和下鑷臂,上鑷臂和下鑷臂左端設有夾臂,夾臂末端設有夾環,下鑷臂右段設有凹槽,凹槽內設有彈性立板,彈性立板上段設有定位齒
- 專利名稱:一種紹興特型黃酒及其制備工藝的制作方法一種紹興特型黃酒及其制備工藝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一種紹興黃酒及其制備工藝,具體涉及一種具有降血脂、護肝、抗炎鎮痛功效的紹興特型黃酒及其制備工藝。背景技術:紹興黃酒具有誘人的馥郁芳香,這種芳香不
- 專利名稱:一種牙痛藥液及其制造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一種牙痛藥液及其制造方法。目前,我國牙痛病的發病率相當高,幾乎人人都有。對成人的牙痛(有時俗稱風火牙)無速效或特效藥,對反復發作的牙痛等大都采用消炎止痛,麻醉止痛,更有甚者將采用摘除止痛
- 專利名稱:一種治療凍瘡的藥劑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皮膚科領域,具體來說涉及一種治療凍瘡的藥劑。背景技術:凍瘡是由于寒冷引起的局限性炎癥損害。凍瘡是冬天的常見病,據有關資料統計,我國每年有兩億人受到凍瘡的困擾,其中主要是兒童、婦女及老
- 專利名稱:血管進入裝置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血管進入技術,更具體而言,本發明涉及一種使用起來比現有技術的裝置更為簡單、安全并且快捷的血管進入裝置。背景技術: 一種用于將導管或血管護套插入血管內的優選非外科方法涉及使用Seldinge
- 專利名稱:形貌可控側基帶有苯環的氨基酸酯取代聚膦腈微球的制備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屬于材料的靜電噴射領域,具體涉及側基帶有苯環的氨基酸酯取代聚膦腈 的微球的制備過程的形貌調控方法。背景技術:側基帶有苯環的氨基酸酯取代聚膦腈因其優異的物理性能、
- 專利名稱:骨炎康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骨髓炎的藥物---骨炎康,尤其是一種治療骨髓炎的外用藥物,屬于生物制劑技術領域。背景技術:骨髓炎屬常見病,難治之癥,近年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就醫環境的改變,發病率較十多年前明顯下降,但
- 一種嬰兒尿不濕的制作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嬰兒尿不濕,包括圍護墊片,圍護墊片表面向外依次設有能更換的鎖水墊、吸水層和透水層,鎖水墊呈橢圓凹槽形狀,吸水層和透水層均位于鎖水墊的凹槽中,在鎖水墊的邊緣側壁上向內水平延伸一環形凸臺,
- 一種中醫科用多功能輪椅的制作方法【專利摘要】本實驗新型公開了一種中醫科用多功能輪椅,其包括擔架靠背、座椅、座椅板和椅腿組成,座椅由椅腿支撐,靠背與座椅相互鉸接,座椅上設有座椅板,其特征在于:座椅的靠背側面上固定有擰有緊固螺釘的輸液架插管,座
- 氧氣袋的制作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氧氣袋,屬于醫療用品領域,包括:主體,主體設置有盛放氧氣的第一、空腔;輸氧管,輸氧管的一端與第一空腔連通,輸'氧管的遠離主體的一端設置有用于套接外接管道:的彈性接頭,彈性接頭為管狀,
- 專利名稱:一種多功能全自動智能化輸液監護儀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屬于醫用輸液控制裝置技術領域,涉及一種多功能全自動智能化輸液監護 儀。背景技術:目前,臨床上對重癥和心血管疾病患者采用輸液泵進行臨床輸液監控,由于設備 結構復雜,調節速度慢
- 家用智能藥箱的制作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家用智能藥箱,具有箱體和箱蓋,箱體和箱蓋的一側相互鉸鏈,箱體和箱蓋上設有相互配合的鎖扣,箱體上設有提手,箱蓋上設有控制模塊與顯示器、控制按鈕和喇叭,控制模塊與顯示器、控制按鈕和喇叭連接,箱體內設有
- Ct高壓注射壓力檢測報警裝置及ct高壓注射裝置制造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CT高壓注射壓力檢測報警裝置及CT高壓注射裝置,其中,檢測裝置包括壓力傳感器、第一微控制器及第一無線通信模塊,壓力傳感器可穿戴于病人手臂用于檢測注射位置壓
- 專利名稱::一種輔酶q10藥物組合物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一種新的以輔酶Q10為活性成份的注射給藥的藥物組合物。背景技術::輔酶Q10是一種脂溶性醌類化合物,廣泛存在于植物、微生物細胞內以及動物的心臟、肝臟、脾臟和腎臟中,具有多種
- 專利名稱:防治仔豬白痢的合生元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仔豬白痢癥防治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防治仔豬白痢的合生元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背景技術:豬肉是提高國民生活水平的菜籃子工程的主要指標,也是影響物價波動的重要因素。20
- 專利名稱:噻吩并[2,3-d]嘧啶二酮及其在自身免疫性疾病調節中的用途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噻吩并[2,3-d]嘧啶二酮、其制備方法、包含所述化合物的藥物組合物以及它們在治療中的用途。特別地,在自身免疫性疾病調節中的用途。T-細胞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