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5-05-01
專利名稱:治療風濕性關節炎的淫羊藿中藥制劑及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中藥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用于治療風濕性關節炎的淫羊藿中藥制劑及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風濕性關節炎在臨床上發病率高,屬病中頑疾,傳統醫學認為是由于風、寒、濕熱等外邪入侵,閉阻經絡關節,導致氣血運行不暢,形成痹癥。以全身關節呈游走性紅腫.重著、疼痛為主要臨床表現。可反復發作并累及心臟。臨床以關節和肌肉游走性酸楚、重著、疼痛為特征。屬變態反應性疾病。是風濕熱的主要表現之一,多以急性發熱及關節疼痛起病。風濕性關節炎的典型表現是輕度或中度發熱,游走性多關節炎,受累關節多為膝、踝、肩、肘腕等大關節,常見由一個關節轉移至另一個關節,病變局部呈現紅腫、灼熱、劇痛部分 病人也有幾個關節同時發病,不典型的病人僅有關節疼痛而無其他炎癥表現,急性炎癥一般于2-4周消退不留后遺癥,但常反復發作。若風濕活動影響心臟則可發生心肌炎甚至遺留心臟瓣膜病變。風濕性關節炎是臨床常見病、多發病,目前尚無特效療法。西藥治療藥費高,副作用大,還容易復發。采用中醫中藥的手段來治療風濕性關節炎疾病,是一極待開發的渠道,適用范圍廣,治療方面有其獨到的效果。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就是為了克服已有技術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種具有配伍完善,無毒副作用,療效可靠的治療風濕性關節炎的淫羊藿中藥制劑及制備方法。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治療風濕性關節炎的淫羊藿中藥制劑,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藥原料制成淫羊藿100-300份、桑寄生100-300份、川芎50-250份、白芍50-250份、續斷50-250份、黨參50-250份、杜仲50-250份、懷牛膝50-250份。所述的治療風濕性關節炎的淫羊藿中藥制劑,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藥原料制成淫羊藿200份、桑寄生200份、川彎150份、白芍150份、續斷150份、黨參150份、杜仲150份、懷牛膝150份。所述的治療風濕性關節炎的淫羊藿中藥制劑的制備方法,其制備方法為按比例稱取上述中藥原料淫羊藿200份、桑寄生200份、川芎150份、白芍150份、續斷150份、黨參150份、杜仲150份、懷牛膝150份,清洗晾干,粉碎成顆粒,加水浸泡I. 5小時,然后加水煎煮兩次,第一次加原料藥8倍量的水,武火煎沸后,再文火煎煮1-2小時,取煎液、濾過,第二次加原料藥6倍量的水,煎煮O. 5-1. 5小時,取兩次煎液,濾過,熱封袋中,每袋180ml,高溫滅菌,包裝即得。用法與用量口服本發明中藥制劑,每次180ml,每日2次,飯后半小時,I個月為I個療程。本發明原料藥的藥理作用如下,淫羊藿辛、甘、溫,歸肝、腎經,補腎壯陽、祛風除濕,用于腎虛陽痿、腰膝無力、風寒濕痹、筋骨酸痛;桑寄生苦、甘、平,歸肝、腎經,祛風濕、補肝腎、強筋骨、安胎;川芎辛,溫。歸肝、膽、心包經,活血行氣、祛風止痛;白芍苦、酸,微寒,歸肝、脾經,養血斂陰、柔肝止痛、平抑肝陽;續斷苦、甘、辛、微溫,歸肝、腎經,續斷功效補肝腎、行血脈、續筋骨;黨參甘、平,歸脾、肺經,補中益氣、生津養血;杜仲甘、溫,歸肝、腎經,補肝腎、強筋骨、降壓安胎;懷牛膝味苦、酸,性平,歸肝、腎經,疏利下行、能補能泄,活血祛瘀、補肝腎、強筋骨、引血下行、利尿通淋;諸藥共奏養血益氣、培補肝腎之功,本發明的中藥制劑對久痹正虛型風濕性關節炎患者有顯著治療效果,可迅速緩解骨節疼痛,時輕時重,腰膝軟痛,形瘦無力的癥狀,本制劑無毒副作用,治療效果顯著,從根本上解除了患者的痛苦。
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I :中藥原料淫羊藿200份、桑寄生200份、川芎150份、白芍150份、續斷150份、黨參150份、杜仲150份、懷牛膝150份。 制備方法;按比例稱取上述中藥原料淫羊藿200份、桑寄生200份、川芎150份、白芍150份、續斷150份、黨參150份、杜仲150份、懷牛膝150份,清洗晾干,粉碎成顆粒,力口水浸泡I. 5小時,然后加水煎煮兩次,第一次加原料藥8倍量的水,武火煎沸后,再文火煎煮1-2小時,取煎液、濾過,第二次加原料藥6倍量的水,煎煮O. 5-1. 5小時,取兩次煎液,濾過,熱封袋中,每袋180ml,高溫滅菌,包裝即得。實施例2中藥原料淫羊藿300份、桑寄生300份、川彎250份、白芍250份、續斷250份、黨參250份、杜仲250份、懷牛膝250份。制備方法按比例稱取上述中藥原料淫羊藿300份、桑寄生300份、川芎250份、白芍250份、續斷250份、黨參250份、杜仲250份、懷牛膝250份,清洗晾干,粉碎成顆粒,力口水浸泡I. 5小時,然后加水煎煮兩次,第一次加原料藥8倍量的水,武火煎沸后,再文火煎煮1-2小時,取煎液、濾過,第二次加原料藥6倍量的水,煎煮O. 5-1. 5小時,取兩次煎液,濾過,熱封袋中,每袋180ml,高溫滅菌,包裝即得。實施例3 中藥原料淫羊藿100份、桑寄生100份、川芎50份、白芍50份、續斷50份、黨參50份、杜仲50份、懷牛膝50份。制備方法按比例稱取上述中藥原料淫羊藿100份、桑寄生100份、川芎50份、白芍50份、續斷50份、黨參50份、杜仲50份、懷牛膝50份,清洗晾干,粉碎成顆粒,加水浸泡I. 5小時,然后加水煎煮兩次,第一次加原料藥8倍量的水,武火煎沸后,再文火煎煮1-2小時,取煎液、濾過,第二次加原料藥6倍量的水,煎煮O. 5-1. 5小時,取兩次煎液,濾過,熱封袋中,每袋180ml,高溫滅菌,包裝即得。實施例4 臨床試驗I)一般資料針對43例久痹正虛型風濕性關節炎患者進行臨床觀察治療,年齡50到80歲,病程1-8年不等。
2)診斷標準主癥骨節疼痛,時輕時重,腰膝軟痛,形瘦無力,舌質淡,脈沉細無力。3)治療方法口服本發明實施例I中藥制劑,每次180ml,每日2次,飯后半小時,I個月為I個療程。4)療效評定標準近期治愈受累關節腫痛消失,關節功能恢復正常,臨床癥狀體征消失,恢復正常。顯效受累關節腫痛明顯好轉或消失,臨床癥狀體征基本或大部分消失。有效經治療后受累關節疼痛或腫痛有好轉,臨床癥狀明顯好轉。無效臨床癥狀體征無改善。
5)治療效果43例久痹正虛型風濕性關節炎患者3—6個療程近期治愈,近期治愈26例;顯效5例,有效8例,無效4例,總有效率90. 6 %。實施例5 典型病例胡某,女,63歲,患風濕性關節炎,骨節疼痛,時輕時重,腰膝軟痛,形瘦無力,舌質淡,脈沉細無力,口服本發明實施例I中藥制劑,每次180ml,每日2次,飯后半小時,I個月為I個療程,I個療程見效,6個療程近期治愈。實施例6 典型病例簡某,女,55歲,患風濕性關節炎,骨節疼痛,時輕時重,腰膝軟痛,形瘦無力,舌質淡,脈沉細無力,口服本發明實施例I中藥制劑,每次180ml,每日2次,飯后半小時,I個月為I個療程,I個療程見效,5個療程近期治愈。實施例7 典型病例路某,男,71歲,患風濕性關節炎,骨節疼痛,時輕時重,腰膝軟痛,形瘦無力,舌質淡,脈沉細無力,口服本發明實施例I中藥制劑,每次180ml,每日2次,飯后半小時,I個月為I個療程,I個療程見效,6個療程近期治愈。
權利要求
1.治療風濕性關節炎的淫羊藿中藥制劑,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藥原料制成 淫羊藿100-300份、桑寄生100-300份、川芎50-250份、白芍50-250份、續斷50-250份、黨參50-250份、杜仲50-250份、懷牛膝50-250份。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治療風濕性關節炎的淫羊藿中藥制劑,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藥原料制成 淫羊藿200份、桑寄生200份、川芎150份、白芍150份、續斷150份、黨參150份、杜仲150份、懷牛膝150份。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治療風濕性關節炎的淫羊藿中藥制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制備方法為 按比例稱取上述中藥原料淫羊藿200份、桑寄生200份、川芎150份、白芍150份、續斷150份、黨參150份、杜仲150份、懷牛膝150份,清洗晾干,粉碎成顆粒,加水浸泡I. 5小時,然后加水煎煮兩次,第一次加原料藥8倍量的水,武火煎沸后,再文火煎煮1-2小時,取煎液、濾過,第二次加原料藥6倍量的水,煎煮O. 5-1. 5小時,取兩次煎液,濾過,熱封袋中,每袋180ml,高溫滅菌,包裝即得。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治療風濕性關節炎的淫羊藿中藥制劑,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藥原料制成淫羊藿100-300份、桑寄生100-300份、川芎50-250份、白芍50-250份、續斷50-250份、黨參50-250份、杜仲50-250份、懷牛膝50-250份,諸藥共奏養血益氣、培補肝腎之功,本發明的中藥制劑對久痹正虛型風濕性關節炎患者有顯著治療效果,可迅速緩解骨節疼痛,時輕時重,腰膝軟痛,形瘦無力的癥狀,本制劑無毒副作用,治療效果顯著,從根本上解除了患者的痛苦。
文檔編號A61P19/02GK102716201SQ201210207960
公開日2012年10月10日 申請日期2012年6月21日 優先權日2012年6月21日
發明者陳慧婷 申請人:陳慧婷
產品知識
行業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