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分類
最新文章
- 一種具有協同抗腫瘤作用的金納米藥物載體的制作方法
- 智能宮內節育器選擇系統的制作方法
- 銀杏提取物在制備治療皮膚病的外用制劑中的用途的制作方法
- 石斛堿的新應用的制作方法
- 反義多核苷酸的制作方法
- 賴氨酸發酵中連實消相結合的物料滅菌方法
- 燒傷整形科保溫架的制作方法
- 諸血養生飲的制作方法
- 一種用于治療感冒的中藥及其制備方法
- 抗衰老保健藥品的制作方法
- 一種含炎琥寧化合物藥物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
- 手持脈動式洗鼻器的制造方法
- 澳洲茄胺在制備抗腫瘤藥物中的應用的制作方法
- 一種便攜折疊式電動輪椅的制作方法
- 一種電化學治療傳感元件的制備方法
- 一種食道oct系統的制作方法
- 新型擠痘棒的制作方法
- 含2-氨基乙基磺酰胺衍生物和生物學可接受的鹽和酸及低濃度肝素的抗微生物封閉溶液的制作方法
- 一種醫用透明質酸鈉凝膠及其制備方法
- 外科手術器械的彎轉裝置及外科手術器械的制作方法
中藥桂枝茯苓滴丸及其制備方法
專利名稱:中藥桂枝茯苓滴丸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中藥制劑及其制備技術,具體是指一種以中藥提取物為原料制備的滴丸劑及其制備方法。該滴丸的商品名稱為“桂枝茯苓滴丸”。
背景技術:
桂枝茯苓丸方劑源于《金匱要略·卷下婦人妊娠脈癥并治》篇,由山桂枝、茯苓、桃仁、芍藥所組成。
桂枝為樟科植物肉桂Cinnamomum cassia Presl的干燥嫩枝。春、夏二季采收,除去葉,曬干,或切片曬干。性狀品呈長圓柱形,多分枝,長30~75cm,粗端直徑0.3~1cm。表面棕色至紅棕色,有縱棱線、細皺紋及小疙瘩狀的葉痕、枝痕、芽痕,皮孔點狀或點狀橢圓形。質硬而脆,易折斷。切片厚2~4mm,斷面皮部紅棕色,木部黃白色至淺黃棕色,髓部略呈方形。有特異香氣,味甜、微辛,皮部味較濃。性味與歸經,辛、甘、溫。歸心、肺、膀胱經。功能與主治發汗解肌,溫通經脈,助陽化氣,平沖降氣。用于風寒感冒,脘腹冷痛,血寒經閉,關節痹痛,痰飲,水腫,心悸。
茯苓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 cocos(Schw.)Wolf的干燥菌核。多寄生于松科植物赤松或馬尾松等樹限上。野生或栽培,主產于云南、湖北、四川等地。原植物形態菌核類球形、橢圓形或不規則,直徑10-30厘米或更大,常生于松樹等根上。新鮮時軟,干后變硬。有深褐色、多皺的皮殼,內部粉粒狀,白色或淡粉紅色。子實體傘形。性味歸經茯苓味甘、淡,性平。歸心、肺、脾、腎經。功能主治具有利水滲濕功效用于水腫尿少,痰飲眩悸。如五苓散。健脾寧心功效用于脾虛食少,便溏泄瀉,心神不安,驚悸失眠。
桃仁為薔薇科植物桃或山桃的種子。功效破血行瘀,潤燥滑腸。主治經閉,癥瘕,熱病蓄血,風痹,瘧疾,跌打損傷,瘀血腫痛,血燥便秘。含苦杏仁甙(amygdalin)、苦杏仁酶(emulsin)、脂肪油等。性平,味苦、甘。
芍藥是一種毛茛科植物,又叫做離草,是多年生草本。每年4~5月開花,色澤鮮妍絢麗多彩。古人評花牡丹第一,芍藥第二,謂牡丹為花王,芍藥為花相。因為它開花較遲,故又稱為“殿春”。然而,芍藥被稱為女科之花,并不是因為它的花美,而是因為它的根好。芍藥的根仍稱為“芍藥”,是著名的中藥材。早在一千多年前的醫藥著作《本經》里,已有芍藥的名稱記載。南北朝杰出的醫學家陶弘景開始把它分為白芍、赤芍兩種。它們不同之處在于赤芍為野生品,入藥以原藥生用,其功用長于涼血逐瘀、補血養陰。其中尤以浙江出產的芍藥,品質最佳,稱為“杭白芍”。古方以白芍為主要藥物的數以百計,如“桂枝湯”用芍藥和肌表之榮衛;“黃芩湯”用芍藥和腹中之榮氣;“炙甘草湯”用芍藥補血脈之陰液。
牡丹皮別名丹皮、粉丹皮、木芍藥、洛陽花。為毛莨科植物牡丹Paeoniasuffruticosa Sndr.的粗皮。化學成分含牡丹皮原甙(paeonolide)、牡丹酚(paeonol)、芍藥甙(paeoniflorin)、羥基芍藥甙、苯甲酰芍藥甙及揮發油。性味 性寒,味苦、辛。功能主治清熱涼血,活血行瘀。用于溫毒發斑、吐、衄、便血,骨蒸勞熱,經閉痛經,癰腫瘡毒,跌撲傷痛。
《金匱要略論注》“藥用桂枝茯苓丸者,桂枝、芍藥,一陰一陽,茯苓、丹皮,一氣一血,調其寒溫,扶其正氣。桃仁以之破惡血消癥癖,而不嫌傷胎血者,所謂有病則病當之也。患證之初必因寒,桂能化氣而消除本寒;癥之成必挾濕熱為窠囊,茯苓滲濕氣,丹清血熱,芍藥斂肝血而扶脾,使能統血,則養正即所以去邪耳。”本方中茯苓作為主藥,具有利水滲濕,補脾寧心的的功效。與桂枝相合溫陽利水,消飲除濕的作用尤強。目前尚只有丸劑和膠囊劑。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用中藥桂枝、茯苓、牡丹皮、赤芍或白芍、桃仁的提取物干浸膏為原料的中藥桂枝茯苓滴丸。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種用中藥桂枝、茯苓、牡丹皮、赤芍或白芍、桃仁提取物干浸膏為原料的中藥桂枝茯苓滴丸的制備方法本發明通過以下方案予以實施。
本發明的一種中藥桂枝茯苓滴丸,它是由中藥材以重量計桂枝100份、茯苓100份、牡丹皮100份、赤芍或白芍100份、桃仁100份配伍組成的主藥提取物10%~60%,加上基質40%~90%所制成的。
上述的基質可以為聚乙二醇類、泊洛沙姆、甘油、明膠、吐溫-80。
其中聚乙二醇類可以是聚乙二醇6000、聚乙二醇4000、聚乙二醇2000、聚乙二醇1500和聚乙二醇400之間的任意配比。
上述組方的桂枝茯苓滴丸的制備方法,它主要包括下列工藝步驟(1)取處方量的茯苓80%粉碎成細粉;牡丹皮用水蒸氣蒸餾,收集蒸餾液,分取揮發性成分,備用;(2)藥渣與桂枝、桃仁、赤芍或白芍及剩余的茯苓用8倍量的90%乙醇回流提取兩次,每次1.5小時,合并提取液,回收乙醇至無醇味,減壓濃縮至1.20~1.30(60℃)的清膏;(3)藥渣再加8倍量水煎煮二次,每次1.5小時,濾過,合并濾液,減壓濃縮至相對密度1.20~1.30(60℃)的清膏,與上述清膏合并,與茯苓細粉混勻,干燥,粉碎,過100目篩,加入上述揮發性成分,制得主藥提取物備用;(4)取輔料60℃~105℃加熱成熔融物與前述的主藥提取物混合;(5)將熔融混合藥液移入滴丸機控制溫度在70℃~100℃滴制;(6)藥液滴至溫度為5℃~30℃的甲基硅油或植物油或液狀石蠟冷卻劑中冷卻,除去冷卻劑,選丸即得。
本發明的中藥桂枝茯苓滴丸在常規滴丸制備方法的基礎上對滴丸輔料與主藥的種類和配比劑量及制備過程中的各種溫度經過多次實驗研究優選,具有配比合理、質量穩定、攜帶、給藥方便、有效溶出快、生物利用度高的優點;而滴丸的制備方法則具有工藝簡單,易于控制,產質量穩定,無有害殘留的特點。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說明,下述各實施例僅用于說明本發明,但對本發明并沒有限制。
實施例一稱取處方量的桂枝500g、茯苓500g、牡丹皮500g、赤芍500g、桃仁500g,取其中的茯苓400g粉碎成細粉;牡丹皮全部用水蒸氣蒸餾,收集蒸餾液,分取揮發性成分,備用;牡丹皮藥渣與桂枝、桃仁、赤芍及剩余的茯苓用8倍量的90%乙醇回流提取兩次,每次1.5小時,合并提取液,回收乙醇至無醇味,減壓濃縮至1.20~1.30(60℃)的清膏;藥渣再加8倍量水煎煮二次,每次1.5小時,濾過,合并濾液,減壓濃縮至相對密度1.20~1.30(60℃)的清膏,與上述清膏合并,與茯苓細粉混勻,干燥,粉碎,過100目篩,加入上述揮發性成分,制得主藥提取物備用;再取輔料750g在85℃加熱成熔融物與前述的主藥提取物中稱取500g混合;將熔融混合藥液移入滴丸機控制溫度在80±2℃滴制;藥液滴至溫度為15℃的甲基硅油植物油冷卻劑中冷卻,除去冷卻劑,選丸即得。
實施例二稱取處方量的桂枝500g、茯苓500g、牡丹皮500g、白芍500g、桃仁500g,取其中的茯苓400g粉碎成細粉;牡丹皮全部用水蒸氣蒸餾,收集蒸餾液,分取揮發性成分,備用;牡丹皮藥渣與桂枝、桃仁、白芍及剩余的茯苓用8倍量的90%乙醇回流提取兩次,每次1.5小時,合并提取液,回收乙醇至無醇味,減壓濃縮至1.20~1.30(60℃)的清膏;藥渣再加8倍量水煎煮二次,每次1.5小時,濾過,合并濾液,減壓濃縮至相對密度1.20~1.30(60℃)的清膏,與上述清膏合并,與茯苓細粉混勻,干燥,粉碎,過100目篩,加入上述揮發性成分,制得主藥提取物備用;再取輔料1000g在85℃加熱成熔融物與前述的主藥提取物中稱取500g混合;將熔融混合藥液移入滴丸機控制溫度在75±2℃滴制;藥液滴至溫度為30℃的液狀石蠟冷卻劑中冷卻,除去冷卻劑,選丸即得。
實施例三稱取處方量的桂枝500g、茯苓500g、牡丹皮500g、赤芍500g、桃仁500g,取其中的茯苓400g粉碎成細粉;牡丹皮全部用水蒸氣蒸餾,收集蒸餾液,分取揮發性成分,備用;牡丹皮藥渣與桂枝、桃仁、赤芍及剩余的茯苓用8倍量的90%乙醇回流提取兩次,每次1.5小時,合并提取液,回收乙醇至無醇味,減壓濃縮至1.20~1.30(60℃)的清膏;藥渣再加8倍量水煎煮二次,每次1.5小時,濾過,合并濾液,減壓濃縮至相對密度1.20~1.30(60℃)的清膏,與上述清膏合并,與茯苓細粉混勻,干燥,粉碎,過100目篩,加入上述揮發性成分,制得主藥提取物備用;再取輔料1500g在85℃加熱成熔融物與前述的主藥提取物中稱取500g混合;將熔融混合藥液移入滴丸機控制溫度在90±2℃滴制;藥液滴至溫度為5℃的植物油冷卻劑中冷卻,除去冷卻劑,選丸即得。
實施例四稱取處方量的桂枝500g、茯苓500g、牡丹皮500g、白芍500g、桃仁500g,取其中的茯苓400g粉碎成細粉;牡丹皮全部用水蒸氣蒸餾,收集蒸餾液,分取揮發性成分,備用;牡丹皮藥渣與桂枝、桃仁、白芍及剩余的茯苓用8倍量的90%乙醇回流提取兩次,每次1.5小時,合并提取液,回收乙醇至無醇味,減壓濃縮至1.20~1.30(60℃)的清膏;藥渣再加8倍量水煎煮二次,每次1.5小時,濾過,合并濾液,減壓濃縮至相對密度1.20~1.30(60℃)的清膏,與上述清膏合并,與茯苓細粉混勻,干燥,粉碎,過100目篩,加入上述揮發性成分,制得主藥提取物備用;再取輔料2000g在85℃加熱成熔融物與前述的主藥提取物中稱取500g混合;將熔融混合藥液移入滴丸機控制溫度在90±2℃滴制;藥液滴至溫度為10℃的植物油冷卻劑中冷卻,除去冷卻劑,選丸即得。
實施例五稱處方量的桂枝500g、茯苓500g、牡丹皮500g、白芍500g、桃仁500g,取其中的茯苓400g粉碎成細粉;牡丹皮全部用水蒸氣蒸餾,收集蒸餾液,分取揮發性成分,備用;牡丹皮藥渣與桂枝、桃仁、白芍及剩余的茯苓用8倍量的90%乙醇回流提取兩次,每次1.5小時,合并提取液,回收乙醇至無醇味,減壓濃縮至1.20~1.30(60℃)的清膏;藥渣再加8倍量水煎煮二次,每次1.5小時,濾過,合并濾液,減壓濃縮至相對密度1.20~1.30(60℃)的清膏,與上述清膏合并,與茯苓細粉混勻,干燥,粉碎,過100目篩,加入上述揮發性成分,制得主藥提取物備用;再取輔料335g在85℃加熱成熔融物與前述的主藥提取物中稱取500g混合;將熔融混合藥液移入滴丸機控制溫度在75±2℃滴制;藥液滴至溫度為30℃的液狀石蠟冷卻劑中冷卻,除去冷卻劑,選丸即得。
權利要求
1.一種桂枝茯苓滴丸,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中藥材以重量計桂枝100份、茯苓100份、牡丹皮100份、赤芍或白芍100份、桃仁100份配伍制成的主藥提取物10%~60%,加上基質40%~90%所制成的。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所述的桂枝茯苓滴丸,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質為聚乙二醇類、泊洛沙姆、甘油、明膠、吐溫-80。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桂枝茯苓滴丸,其特征在于其聚乙二醇類是聚乙二醇6000、聚乙二醇4000、聚乙二醇2000、聚乙二醇1500和聚乙二醇400之間的任意配比。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桂枝茯苓滴丸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下列工藝步驟(1)取處方量的茯苓80%粉碎成細粉;牡丹皮用水蒸氣蒸餾,收集蒸餾液,分取揮發性成分,備用;(2)藥渣與桂枝、桃仁、赤芍或白芍及剩余的茯苓用8倍量的90%乙醇回流提取兩次,每次1.5小時,合并提取液,回收乙醇至無醇味,減壓濃縮至1.20~1.30(60℃)的清膏;(3)藥渣再加8倍量水煎煮二次,每次1.5小時,濾過,合并濾液,減壓濃縮至相對密度1.20~1.30(60℃)的清膏,與上述清膏合并,與茯苓細粉混勻,干燥,粉碎,過100目篩,加入上述揮發性成分,制得主藥提取物備用;(4)取輔料60℃~105℃加熱成熔融物與前述的主藥提取物混合;(5)將熔融混合藥液移入滴丸機控制溫度在70℃~100℃滴制;(6)藥液滴至溫度為5℃~30℃的甲基硅油或植物油或液狀石蠟冷卻劑中冷卻,除去冷卻劑,選丸即得。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桂枝茯苓滴丸及其制備方法,是由中藥材桂枝、茯苓份、牡丹皮、赤芍或白芍、桃仁配伍組成的主藥10%~60%,加上基質40%~90%制成的。其制備方法主要步驟是取輔料加熱60℃~105℃成熔融物與主藥混合;將熔融混合藥液移入滴丸機在70℃~100℃滴制;藥液滴入冷卻劑冷卻;除去冷卻劑,選丸即可。該滴丸的制備方法是在常規滴丸劑制備方法的基礎上對制備過程中的各種溫度、提取時間、輔料種類和配比的確定經過多次實驗研究優選,具有起效快、配比合理、無有害殘留、產品質量穩定的特點。
文檔編號A61P43/00GK1748738SQ20051006081
公開日2006年3月22日 申請日期2005年9月17日 優先權日2005年9月17日
發明者王天亮, 樊雪君, 王永華 申請人:浙江天一堂集團有限公司
產品知識
行業新聞
- 可調節式上肢墊具的制作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可調節式上肢墊具,包括墊套、托墊、氣囊、充氣管,所述托墊上表面設有一凹槽,凹槽內放置氣囊,所述托墊和氣囊由墊套包覆,所述充氣管一端從側面穿過墊套和托墊連接至氣囊,另一端置于墊套外側并
- 婦產科用新生兒護理裝置制造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婦產科用新生兒護理裝置,包括腔體,其中,腔體內部上側設置有嬰兒腔;嬰兒腔底部設置有睡眠墊;睡眠墊內部設置有加熱片;睡眠墊中部設置有排泄口,排泄口上連接有排泄管道與設置在腔體內部下側
- 專利名稱:治療外感風寒內傷濕熱泄瀉的中草藥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產品涉及來源于植物的配制品,更具體涉及一種治療外感風寒內傷濕熱泄瀉的中草藥。背景技術:外感風寒內傷濕熱泄瀉,具有腹瀉先溏便后清水,瀉時腹微痛,有惡寒現象,夜間睡眠較差等特征。是
- 專利名稱:一種治療類風濕關節炎的中藥組合物及其應用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類風濕關節炎的中藥組合物及其應用,屬于中藥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類風濕關節炎是一種以關節和關節周圍組織的非感染性炎癥為主的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以關節滑
- 專利名稱:一種電子腳趾按摩儀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按摩裝置,尤其涉及一種電子腳趾按摩儀。 背景技術:按摩儀通常是根據物理學、仿生學、生物電學、中醫學等領域集合制造成的一種保健器材。它擁有多種仿真功能,讓您確實體會到針灸、推拿
- 臨床護理唇貼的制作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臨床護理唇貼:包括唇形基膜,唇形基膜的表面粘接有圍成唇形的粘膠墊;粘膠墊圍成的唇形區域內設有唇形水凝膠層;粘膠墊和唇形水凝膠層的外表面貼合有覆膜。本實用新型直接貼合于使用者的唇部,保持使
- 專利名稱:醫用兒科聽診器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醫療器械,具體的說是一種醫院兒科專用的聽診器。 背景技術:在醫院的診斷治療中,聽診器是經常用到的診斷工具,用于了解病人每分鐘心跳次數、每分鐘異常次數、心跳頻率、呼吸、腸鳴音等,從
- 專利名稱:內窺鏡系統以及校準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一種內窺鏡系統以及校準(calibration)方法。更具體地說,本發明涉及這樣一種內窺鏡系統以及校準方法,其中利用特殊光來執行特殊光模式成像,并且可以在不受系統部件(例如內窺鏡和照明設備
- 專利名稱:聚明膠肽注射液的制備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聚明膠肽注射液制備方法,具體涉及一種以牛骨或豬骨明膠生產聚明 膠肽注射液的處方及制備工藝。背景技術:聚明膠肽注射液在臨床上廣泛用于各種原因引起的失血性休克、失體液性休克等 癥,具有迅速補
- 新型白血病骨髓移植手術臺的制作方法【專利摘要】新型白血病骨髓移植手術臺,屬于醫療器械【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包括分析儀主體,其特征是在分析儀主體上設有液晶顯示屏,液晶顯示屏一側設有調節旋鈕,液晶顯示屏下端設有控制按鈕,控制按鈕
- 專利名稱:一種治療尖銳濕疣的藥物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尖銳濕疣的藥物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尖銳濕疣是當前常見的性傳播疾病之一,中醫稱之為“臊瘊”、“尿瘊”。中醫認為尖銳濕疣是由于肝腎虧損,交合不潔,外感濕熱淫毒,濕毒下
- 多功能鈥激光光纖套管的制作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經膀胱鏡運用鈥激光碎石技術治療膀胱巨大結石術中使用的多功能鈥激光光纖套管,涉及一種膀胱鏡激光碎石手術中使用的醫療器械。包括硬性聚氨酯套管、直徑為6Fr,外觀為白色,其特征在于:所
- 專利名稱:電子熏香爐的發熱模塊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熏香用具技術領域,具體講是一種電子熏香爐的發熱模塊。 背景技術:目前有一種電子熏香爐,它的發熱模塊一般包括導熱盤、發熱片、隔熱層和固定盤,所述導熱盤、發熱片、隔熱層和固定盤自上
- 一種醫療床床墊水平移動裝置制造方法【專利摘要】一種醫療床床墊水平移動裝置,床架分為了上、下支架,兩者間通過導軌和導軌滑座沿水平方向相對移動,并采用伸縮桿分別與兩者鉸接。該裝置結構簡單有效,可以方便地移動病床上的患者,有效提高操作的便利性和降
- 專利名稱:用于輸液包裝的組合蓋及具有該組合蓋的輸液容器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醫藥包裝領域,更具體地,涉及一種用于輸液包裝的組合蓋及具 有該組合蓋的輸液容器。背景技術:現有技術的組合蓋及具有該組合蓋的塑料包裝如圖1所示,組合蓋由外
- 專利名稱:具有使表面粗糙度增加的錐體涂層的硼硅酸鹽玻璃注射器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一種注射器,其由硼硅酸鹽玻璃組成并且具有用于設置確定的表面粗糙度的注射器錐體涂層。這樣的涂層以陶瓷油墨的形式施加至所述錐體并烘焙。用于該目的的油墨組合
- 專利名稱:減少圖像偽影的超聲治療儀監控系統及其圖像獲取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醫療輔助器械,特別涉及一種減少圖像偽影的超聲治療儀監控系統及其圖像獲取方法。背景技術:高強度聚焦超聲技術(HighIntensity Focused Ultras
- 專利名稱:帶有預混藥袋的輸液瓶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屬于醫用輸液容器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瓶體上固定的帶有預混藥袋 的輸液瓶。背景技術:現有的玻璃輸液瓶、塑料輸液瓶、自排液輸液瓶等輸液瓶都只能裝輸液,在輸液時 要混藥品都之能在其它藥品
- 專利名稱:具有振動提醒功能的植入式電子裝置及醫療系統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植入式醫療電子裝置及醫療系統,尤其是具有振動提醒功能的植入式電子裝置及植入式神經電刺激系統。背景技術:神經電刺激在神經功能失調治療和神經損傷康復中具有重要的作
- 一種新型內科藥浴治療設備的制作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新型內科藥浴治療設備,包括外殼、加熱器、加熱孔、電磁發生裝置、振動裝置、出水口和進水管,電磁發生裝置包括電磁發生器和多個電磁頭,振動裝置包括振動電機和振動塊,振動電機的振動輸
- 專利名稱:一類具有新型結構的化合物及其制備方法和用途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醫藥領域,具體涉及一類奇墩果酸衍生物及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其制備方法、含有這些衍生物的藥用組合物以及它們的醫藥用途,特別是在制備抗炎、抗腫瘤和抗心血管疾病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