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分類
最新文章
- 含十一烯酸鋅的藥物組合物在制備治療腋臭的藥物中的應用的制作方法
- 紫地榆有效部位的制備及其防治結腸炎的藥物用途的制作方法
- 活血化瘀膏的制作方法
- 用于產生自固位縫線的激光切割系統和方法
- 一種治療慢性鼻炎的中藥的制作方法
- 一種清熱祛火的藥物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
- 一種降木脂素類化合物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的制作方法
- 基于脈搏檢測的疲勞駕駛預警系統的制作方法
- 中藥外傷復皮膏的制作方法
- 一種治療冠心病心絞痛的藥丸的制作方法
- 健胸按摩裝置制造方法
- 含2-氨基乙基磺酰胺衍生物和生物學可接受的鹽和酸及低濃度肝素的抗微生物封閉溶液的制作方法
- 消脂含片的制作方法
- 一種新型兒科喂藥器的制造方法
- 用于增強抗腫瘤劑活性的喹唑啉衍生物的制作方法
- 含有磷酸酯的異惡唑啉衍生物、其制備方法和用途的制作方法
- 一種治療鼻炎的藥物及其制備方法
- 過敏靈滴鼻液的制作方法
- 以欖香烯為原料的抗癌藥物及其制備方法
- 氨基多糖用于制備治療或修復皮膚創傷的藥物或敷料的制作方法
一種治療風濕病的外用膏藥的制作方法
專利名稱:一種治療風濕病的外用膏藥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風濕病的膏藥,屬于中成藥領域。
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以關節病為主的全身自身免疫性疾病。凡構成關節各部組織如滑膜、軟骨、韌帶、肌腱和相連的骨骼,都有病變。病變也還存在于心、肺、血管等器官和組織。其突出的表現是呈對稱性的多發關節炎,特別以手指、足趾、腕、踝等小關節最易受累。早期或急性期發病,關節變紅、腫、熱、麻、憋、痛和功能障礙;晚期則關節僵直或畸形,并有骨和骨骼肌萎縮。
祖國醫學稱類風濕性關節炎為痹癥,痹即閉阻不通之意,《內經·素問》論“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痹也。其風氣勝者為行痹;寒氣勝者為痛痹;濕氣勝者為著痹也。”類風濕性關節炎多屬風寒濕所致,其表現可為陽癥,也可為陰癥;既可為實癥,又可為虛癥,也可陰陽交錯虛實夾雜的寒熱并見。屬濕熱者關節紅腫灼熱,且腫脹較甚,汗出熱不退;屬轉而為毒熱者,病情發展迅速,全身癥狀較重,局部紅熱且腫,痛如錐刺;屬寒濕者,關節局部陰痛,遇寒加重,得溫則緩;屬虛者,病久身體瘦弱,腳腫如脫,筋攣肉萎,骨節腫大;屬痰阻者,局部腫脹麻木;屬血瘀者,局部刺痛,晝輕夜重。這都說明各型的病因是相同的,但因患者的年齡、性別和受累部位不同,而有不同的臨床表現而已。
近年來中醫、中西醫結合防治類風濕性關節炎,取得了可喜的進展。但目前尚有一部分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患病后首先使用,甚至長期應用激素治療,由于副作用大造成顧此失彼的后果。
本發明的目的就是為了解決上述技術難題,提供一種使用方便、療效好的中成藥外用膏藥,用于治療風濕病。
本發明藥物是以下述原料藥按特定方法熬成的膏藥(重量份)千年健10-14份、肉桂10-14份、紅花5-8份、檀香5-8份、合歡皮5-8份、血竭5-8份、羌活5-8份、獨活5-8份、黃芪5-8份、枸杞2-4份、丁香2-4份、當歸2-4份、廣木香2-4份、丹參2-4份、沒藥2-4份、乳香1-3份、馬錢子2-4份、防風2-4份、秦艽2-4份、川烏1-3份、雞血藤2-4份、人參2-4份、甘草1-3份、洋金花2-4份。
本發明藥物的最佳原料配比是(重量份數)千年健12份、肉桂12份、紅花6份、檀香6份、合歡皮6份、血竭6份、羌活6份、獨活6份、黃芪6份、枸脊3份、丁香3份、當歸3份、廣木香3份、丹參3份、沒藥3份、乳香2份、馬錢子3份、防風3份、秦艽3份、川烏2份、雞血藤3份、人參3份、甘草2份、洋金花3份。
上述藥方中川烏、防風、秦艽通經絡、利關節、溫經散寒;檀香、合歡皮、雞血藤行氣血、壯筋骨、疏經活絡;廣木香、丁香、羌活、千年健、枸脊、黃芪養血補氣扶正;乳香、沒藥、洋金花、馬錢子、紅花、血竭、丹參破瘀血、通經絡、消腫止痛,諸藥合用行氣補血、祛風除濕、軟堅散結、活血化瘀,從而達到了以熱去寒、補正扶虛、去邪而不傷正之目的。
風寒濕痹,多以寒虛為主,故本著“寒者熱治,虛者補之”的原則,遵循中醫經絡學的原理,首先選用熱敷一法,貼敷本發明膏藥,再擇其癥情之異予以內服散劑,使之藥力持久。這一綜合療法,用以疏其風,行其滯,燥其濕,散其寒,溫其經,補其氣,活其血,補正扶虛,健脾固腎,身體自然強壯,風濕隨之而除。
骨質增生多以腎虛為主,腎虛則骨軟,骨軟則骨衰,骨衰則骨骼變形、變畸,是人體的一種衰老現象。補其腎,壯其骨,軟堅散結。采用上述綜合療法,標本兼治,既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又具有抑制骨的生長,萎縮骨刺,破壞增生骨刺的體內環境,改善血液循環,從而消除局部增生,達到痊愈的目的。
本發明膏藥具有祛除風濕,濕經散寒,舒筋通絡,活血化瘀,軟堅利節,調補經血,滋補肝腎以及增強人體細胞免疫能力和恢復機體固有的生理功能等各種功能。適用于類風濕性關節炎、風濕性關節炎、各類骨質增生、四肢麻木、半身不遂、產后中風、坐骨神經痛,如各種肩、臂、腰、腿紅腫、酸、脹、麻、疼痛等癥。
本發明膏藥能治療一切風寒濕痹、手足痙攣、骨節疼痛、四肢麻木等癥。
本發明藥物的制備可以上述二十四味中藥為原料,除紅花、血竭、人參、丁香、乳香、沒藥、洋金花,研粉或細粉,過篩,混勻外,其余千年健等十七味均切碎或搗爛,用香油250份浸泡,桐油300份同置鍋內炸枯,去渣,濾過,煉至滴水成珠,另取黃丹300份加入油內,攪勻,收膏,將膏浸泡于水中。取膏用文火熔化,加入上述粉末,攪勻,分攤于白布上,即得。
下面的實施例是對本發明的進一步說明,而不是限制本發明范圍。
實施例處方千年健120克肉桂120克紅花60克檀香60克合歡皮60克血竭60克羌活60克獨活60克黃芪60克枸脊30克丁香30克當歸30克廣木香30克丹參30克沒藥30克乳香20克馬錢子30克防風30克秦艽30克川烏20克雞血藤30克人參30克甘草20克洋金花30克制備工藝本劑型所載各味藥物均為《中國藥典1990年版》收載品種,均要符合標準項下的有關規定。
1、原料的炮制處方收載各味藥以及黃丹的炮制均按《山西中藥炮制規范》1984年版各藥項下有關方法炮制。
2、膏藥的具體作法(1)將藥物切斷或搗碎,用香油浸泡一周,分離油與藥,備用。
(2)將黃丹先過110目篩,用鐵鍋炒后,備用。
(3)將紅花、血竭、人參、丁香、乳香、沒藥、洋金花、研粉或細粉(80目/寸),過篩,混勻,備用。
(4)取植物油(桐油和上述香油)置于帶鐵蓋的鐵鍋中加熱至170-190℃。將上述浸泡過的藥物放入煎炸,炸至藥物表面呈焦黑色,內部呈深褐色,油溫控制在240℃以內,然后撤離火源,撈出藥渣,趁熱將油液過篩。
(5)過篩油液繼續大火加熱,至溫度到320-330℃時,改用中等火加熱,煉油至滴油成珠為度,這時篩入上述黃丹,并不斷攪拌,使黃丹與油充分化合,黃丹由紅色變為黑色,再加溫至320-330℃,立即撤離火源,趁熱將膏藥以細流倒入冷水中,并用木棒不斷攪拌,待濃煙散盡,換水,每日一次,換兩周。
(6)將上述膏藥反復捏壓,去凈內部水分,放入鍋內文火熔化,在將上述備用細粉加入溫度在50-100℃熔化的膏藥中,攪拌均勻,攤于以下規格的白布上,涼至表面凝固時,折疊對齊,冷卻后包裝。
膏藥規格(1)4cm×3cm8克(2)8cm×5cm15克(3)16cm×10cm30克(4)33cm×20cm60克用法用量根據患處面積選用不同規格的膏藥加溫軟化,貼于患處,次日拿下,重新烤熱再貼原處,一張膏藥如此貼十天。
發明人認為膏藥熱敷治病在于熱敷能祛風寒,膏藥能舒經活絡、行氣血、軟堅散節、達到氣血一和,諸病皆除的目的。從生物學工程的觀點認為,膏藥熱敷作用于患處,產生內生熱效應和生化反應,同時調節人體生物電場,從而改造病灶狀況,立即達到活血化瘀、舒經活絡、軟堅散節、消炎止痛的功效。接受膏藥熱敷時,在患處產生不同的感應,病人始覺獲得各種不同的感覺和治療效果,它比激光治療儀、神燈、手術等棋高一著之優越感,這就是獨到的醫療作用所以產生的感應。原因在于膏藥與熱敷結合,驅除病灶的緣故。機械理療是無法達到的,從而實現人類長期夢寐以求的治病無痛苦的理想,使古老的里療醫術煥發出青春。
十多年來,經近萬名患者使用本發明膏藥,有效率98.8%,治愈率86.4%,對骨質增生有意想不到的奇效。下面是有代表性的幾個例子,足以說明本發明的效果。
榆次市張寧村高保福男41歲,1987年患類風濕性關節炎,經各醫院治療不佳,逐年關節僵直、變形,骨瘦如柴,生活不能自理,累及親友。1991年使用本發明方法治療,治療30次后,疼痛大減,下床能行走。治療60次后飲食增加,體重由50公斤增至61公斤,能夠做輕體力勞動。又鞏固了14次,機能恢復如常,能夠下地勞動,二年多未復發。
文水縣劉胡蘭醫院醫生魏世蓮,女,38歲,患風濕性關節炎。經省城各醫院治療無效,全身關節腫痛,飲食不下,本人思想包袱沉重,當獲悉本發明膏藥熱敷能治療此病后,于1988年2月使用,熱敷三次有效,提高了她的治病信心。治療32次后基本痊愈,又鞏固了12次后,癥狀全部消失,輕松地上班工作,五年來未復發。
文水縣溝口中學教師王存慶男,30歲,1984年患頸、胸、腰椎骨質增生,全身疼痛難忍、行走不便、頭暈手麻,生活不能自理。經多方治療病情有增無減,睡覺不能翻身。1988年使用本發明膏藥,經三個月治療,又重新上了講臺。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風濕病的外用膏藥,其特征在于它是以下述原料藥熬制而成(重量份數)千年健10-14份、肉桂10-14份、紅花5-8份、檀香5-8份、合歡皮5-8份、血竭5-8份、羌活5-8份、獨活5-8份、黃芪5-8份、枸杞2-4份、丁香2-4份、當歸2-4份、廣木香2-4份、丹參2-4份、沒藥2-4份、乳香1-3份、馬前子2-4份、防風2-4份、秦艽2-4份、川烏1-3份、雞血藤2-4份、人參2-4份、甘草1-3份、洋金花2-4份。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膏藥,其特征在于原料最佳配比為(重量份數)千年健12份、肉桂12份、紅花6份、檀香6份、合歡皮6份、血竭6份、羌活6份、獨活6份、黃芪6份、枸杞3份、丁香3份、當歸3份、廣木香3份、丹參3份、沒藥3份、乳香2份、馬前子3份、防風3份、秦艽3份、川烏2份、雞血藤3份、人參3份、甘草2份、洋金花3份。
3.一種治療風濕病膏藥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以上述二十四味中藥為原料,除紅花、血竭、人參、丁香、乳香、沒藥、洋金花,研粉或細粉,過篩,混勻外,其余千年健等十七味均切碎或搗爛,用香油250份浸泡,桐油300份同置鍋內炸枯,去渣,濾過,煉至滴水成珠,另取黃丹300份加入油內,攪勻,收膏,將膏浸泡于水中,取膏用文火熔化,加入上述粉末,攪勻,分攤于白布上,即得。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治療風濕病的外用膏藥,它是由川烏、草烏、防風、秦艽、檀香、合歡皮、雞血藤、廣木香、羌活、狗春、千年健、黃芪、乳香、沒藥、洋金花、馬前子、血竭、紅花、丹參等中藥原料采用傳統的制作方法研制的膏藥。
文檔編號A61K9/06GK1098936SQ94105329
公開日1995年2月22日 申請日期1994年5月23日 優先權日1994年5月23日
發明者成錫財 申請人:成錫財
產品知識
行業新聞
- 專利名稱:便攜式輸液架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屬于一種打吊針使用的便攜式輸液架,屬醫療器械。目前,我國廣大醫院臨床使用的產品多為落地式或懸吊式輸液架,經多年應用存在許多不足之處,如落地式輸液架為鑄鐵底盤,體積大,樣式老,架重,使用不便
- 專利名稱:包含外消旋卡朵曲的干粉制劑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化合物外消旋卡朵曲(racecadotril)的新制劑,及其在治療腹瀉,特別是治療兒科患者中的應用。外消旋卡朵曲是外消旋形式的式(I)化合物。該化合物一般性地以及具體地公開于
- 一種負壓治療設備集成平臺及負壓傷口治療系統的制作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一種負壓治療設備集成平臺,包括基底,所述基底開設有至少兩個用于容置負壓治療設備的容置空間。實施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首先,本實用新型的負壓治療
- 專利名稱:子宮內裝置、其生產方法以及將活性因子置于子宮腔內的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一般性涉及子宮內裝置(intrauterine device)且特別是出于治療目的將因子(element)置于子宮腔內的方法。子宮腔是一個解剖學位置,不容易直接
- 一種多功能浴寶的制作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多功能浴寶,包括外筒、內筒和儲水箱,所述外筒和內筒連接;所述內筒頂部設置有塑料布,所述塑料布設置有頭部孔和拉鏈;所述外筒底部固定有柵網,所述柵網為兩片,通過鉸鏈連接;所述儲水箱設置在柵
- 專利名稱:一種治療鼻竇炎的中藥組合物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中藥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治療鼻竇炎的中藥組合物。背景技術:上頜竇、篩竇、額竇和蝶竇的粘膜發炎統稱為鼻竇炎(Nasosinusitis)。鼻竇炎是鼻竇粘膜的非特異性炎癥,為一種鼻
- 專利名稱:藥用化合物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是關于某些N-羥基-N-〔3-〔2-(鹵代苯硫基)苯基〕丙-2-烯基〕脲類化合物、含有這些化合物的組合物以及它們的應用方法。5-脂氧合酶(5-LO)催化花生四烯酸轉變為白三烯生化合成的第一步。白
- 新型脊柱外科治療躺床的制作方法【專利摘要】新型脊柱外科治療躺床,屬于醫療用具【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包括治療躺床主體,其特征是在治療躺床主體上設有躺床支撐腿,治療躺床主體內側設有腿部放置板、腰部放置板、角度調節倉和背頸部放置板
- 約束手套的制作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醫療輔助用的約束手套,所述套體上表面設置供手指插入的套環,所述套體對應手腕的一端設置有腕部約束帶。這樣就將本約束手套對手部尤其是手指加以適當約束固定,可以避免病人出現拔管風險、抓傷自己或他人,
- 專利名稱:一種治療痞滿的中藥組合物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一種傳統草藥的未確定結構的醫用配制品,尤其是一種治療痞滿的中藥組合物。背景技術:痞滿是以病人自覺胃部胞脹、脹滿或脹痛不適,伴食少納呆,噯氣,大便溏或排便不爽為主要表現的常見腸胃
- 婦產科用消毒器的制造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婦產科用消毒器,屬于婦產科醫療器具【技術領域】。該裝置包括供藥腔,其中供藥腔側面上方位置固定連接有第一供藥管,側面下方位置固定連接有第二供藥管,供藥腔底部位置固定連接有第三供藥管;供藥腔
- 專利名稱:一種保肝健胃解酒中藥保健食品及制備方法一種保肝健胃解酒中藥保健食品及制備方法本發明涉及一種保肝健胃解酒中藥保健食品及制備方法。中國是一個禮儀之幫大國,具有幾千年悠久的酒文化,無酒不成席。飲酒過量,酒毒會傷及胃及肝臟,可導致頭痛、頭
- 一種泌尿科用多功能膀胱造瘺管固定裝置制造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具【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泌尿科用多功能膀胱造瘺管固定裝置。所述固定帶主體內設有充氣氣囊,下端設有一吊帶,吊帶下端設有固定夾;所述氣囊上端設有氣囊端口,氣囊端口與
- 專利名稱:新的大環內酯類化合物及其應用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新的康卡那霉素(concanamycin)類化合物及康卡那霉素類化合物在人體在動物體的預防和治療處理中的應用。在人體和動物體內,破骨細胞對老骨組織的連續吸收作用和成骨細胞的
- 專利名稱:一種室內純天然中草藥空氣凈化劑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一種空氣凈化劑,尤其是一種室內純天然中草藥空氣凈化劑。本發明屬于一種保健用品,由純天然中草藥制成,適用于凈化空氣的保健制劑。背景技術:人類生命的時間中有70-90%是在室
- 專利名稱:利用丙烯酸酯交聯的有機硅共聚物網絡的化妝品組合物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包括交聯的有機硅共聚物網絡的組合物、制備所述組合物的方法以及所述組合物的用途,其中所述交聯鏈段(cross link)為丙烯酸酯低聚物或聚合物。 背景技
- 專利名稱:治療肺氣腫、哮喘緩解、慢性支氣管炎的保健品片劑及制備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屬于保健品領域,涉及一種治療治療肺氣腫、哮喘緩解、慢性支氣管炎的保健品片劑,特別是一種用于治療肺氣腫、哮喘緩解、慢性支氣管炎的保健品片劑及制備。背景技術
- 專利名稱:作為抗菌劑的噁唑烷酮和或異噁唑啉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抗生素化合物,尤其是包含取代噁唑烷酮和或異噁唑啉環的抗生素化合物。本發明還涉及它們的制備方法、用于其制備的中間體、其用作治療藥物的用途以及包含它們的藥物組合物。國際微生
- 專利名稱:海巴戟葉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一種藥用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具體涉及一種海巴戟葉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背景技術:海巴戟(Morinda ci trifolia L.)又名海巴戟天、橘葉巴戟,俗稱諾麗、水冬瓜,為茜草科巴
- 專利名稱:微生物萃取天然玉米黃素成份及其制備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屬于健康食品、食物添加劑、化妝保養品及藥品等領域,涉及一種萃取自 于黃桿菌科(Flavobacteriaceae)的海洋菌,具體涉及一種萃取自黃桿菌科的Olleya maril
- 專利名稱:林可霉素-慶大霉素復方注射液的制備方法及其產品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一種注射液的制備方法,尤其涉及一種林可霉素-慶大霉素復方 注射液的制備方法及由該方法制備得到的產品,屬于注射制劑領域。背景技術:慶大霉素又稱正泰霉素,是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