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分類
最新文章
- 水蛭素抗皺柔顏調理霜及其生產工藝的制作方法
- 一種新型促肝細胞生長因子、制備方法及其用途的制作方法
- 一種抗實體腫瘤組合物的制作方法
- 一種心內科環形吸罩聽診器的制造方法
- 一種長春花屬生物堿脂質體及其生產工藝的制作方法
- 一種地龍前列腺酒及泡制方法
- 一種外用毒瘡膏及其制備方法
- 空氣動力型安全注射器的制造方法
- 一種治療甲癬的中藥組合物的制作方法
- 足浴靈的制作方法
- 腦瘤手術用沖洗器的制造方法
- 一種雙腔可彎折真空清創器的制作方法
- 一種阿齊沙坦衍生物及其制備方法
- 植物源型抗狂犬病復方噴霧劑的制作方法
- 治療嘔吐的一種中成藥的制作方法
- 藥物轉移裝置制造方法
- 一種注藥按摩錘的制作方法
- 包含兩種特定聚季銨的角蛋白纖維氧化染色組合物的制作方法
- 一種止咳的中藥分散片及其制備方法
- 短效的二氫吡啶類化合物的制作方法
一種枇杷花茶及其制備工藝的制作方法
專利名稱:一種枇杷花茶及其制備工藝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保健品及醫藥領域,尤其屬于ー種采用中藥配制成的枇杷花茶及其制備エ藝。
背景技術:
咳嗽雖然從西醫學認識上有所突破,結合有關研究報道及本人的科研觀察認為感冒、流感等呼吸道病毒感染性疾病。在發熱、頭身痛、鼻塞流涕等癥狀緩解消失后出現的咽癢咳嗽癥狀,主要由于感染后氣道反應性增高所引起,而非感染的持續存在。因此,臨床上所習慣應用的抗炎治療不但療效差,且存在濫用抗生素的趨勢。西藥對癥治療以合有鎮咳作用的止咳藥物為主,由于未能緩解其氣道高反應,因此,存在療效差、易反復的問題。大家知道,枇杷是在秋天或初冬開茂,果子在春天至初夏成熟,比其它水果都早,因此被稱是果木中獨備四時之氣者,成熟的枇杷果子為成束掛在樹上,成熟的枇杷味道不錯,營養頗豐,有各種果糖、葡萄糖、鉀、磷、鐵、鈣以及維生素A、B、C等,葉和果實入藥,有清熱、潤肺、止咳化痰等功效,中醫認為枇杷果實有潤肺、止咳、止渴的功能。而枇杷花的化學成分含揮發油、低聚糖;其功用主治治傷風感冒,咳嗽痰血。目前具有養陰潤肺和止咳祛痰的藥物已有不少報道,如申請號為2008100724915,其配方是枇杷花、川貝母、桔梗和杏仁,配方中有用枇杷葉、枇杷花等,很少看到采用枇杷花以及中藥材成分混合來作為枇杷花茶藥物,且這ー枇杷花茶藥物可以作為預防和治療咳嗽、咽喉腫痛等癥狀。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采用多種中藥材與枇杷花配制成的可預防和消除咳嗽癥狀的枇杷花茶及其制備エ藝。本發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所述的ー種枇杷花茶,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
枇杷花100份,陳皮4-6份、杏仁4-6份、甘草5-7份、百部4_6份、桑白皮4_6份、桔梗4-6份、人參3-5份、金銀花3-5份、知母3-5份、麥冬4_6份、黃芩5_7份、龍膽草5_7份、烏梅5-7份、白菊花5-7份、百合5-7份、枸杞3-5份、五味子3_5份、大青葉3_5份、柴胡4_6份和紫蘇4-6份。優選配方為枇杷花100份、陳皮5份、杏仁5份、甘草6份、百部5份、桑白皮5份、桔梗5份、人參4份、金銀花4份、知母4份、麥冬5份、黃岑6份、龍膽草6份、烏梅6份、白菊花6份、百合6份、枸杞4份、五味子4份、大青葉4份、柴胡5份和紫蘇5份。本發明的發明人經二十多年的精心研究與反復不斷的臨床驗證,本枇杷花茶具有 治療風熱犯肺,內郁化火所致的咳嗽痰黃或吐痰不爽,咽喉腫痛,感冒咳嗽等癥狀。本發明配方中1)枇杷花化學成分含揮發油、低聚糖;功用主治治傷風感冒,咳嗽痰血。2)陳皮,具理氣降逆、調中開胃、燥濕化痰之功。主治脾胃氣滯濕阻、胸膈滿悶、脘腹脹痛、不思飲食、嘔吐穢逆、ニ便不利、肺氣阻滯、咳嗽痰多,亦治乳癰初起。經多年研究,現已知陳皮具有許多藥理作用。3)杏仁,苦杏仁中含有苦杏仁苷,苦杏仁苷在體內能被腸道微生物酶或苦杏仁本身所含的苦杏仁酶水解,產生微量的氫氰酸與苯甲醛,對呼吸中樞有抑制作用,達到鎮咳、平喘作用。4)甘草,功能主治: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祛痰止咳,緩急止痛,調和諸藥。用于脾胃虛弱,倦怠乏力,心悸氣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攣急疼痛,癰腫瘡毒,緩解藥物毒性、烈性。5)百部,性味歸經甘、苦,微溫。歸肺經;功能主治潤肺下氣止咳,殺蟲。用于新久咳嗽,肺癆咳嗽,百日咳;外用于頭虱,體虱,蟯蟲病,陰部騷癢。蜜百部潤肺止咳。用于陰虛勞嗽。6)桑白皮,甘寒,入肺經;瀉肺平喘,利水消腫。用 于肺熱咳喘,面目浮腫,小便不利等癥。7)橘梗又稱桔梗,中醫認為,其性平,味苦、辛,功能開宜肺氣、祛痰、排膿,適用于外感風寒,咽喉腫痛,肺膿瘍,咳吐膿血,痢痰腹痛等癥。8)人參,性味歸經性平、味甘、微苦,微溫。歸脾、肺經、心經;主治勞傷虛損、食少、倦怠、反胃吐食、大便滑泄、虛咳喘促、自汗暴脫、驚悸、健忘、眩暈頭痛、陽痿、尿頻、消渴、婦女崩漏、小兒慢驚及久虛不復,一切氣血津液不足之癥;9)金銀花,I.抗病原微生物作用。對多種致病菌如金黃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鏈球菌、大腸桿菌、痢疾桿菌、霍亂弧菌、傷寒桿菌、副傷寒桿菌等均有一定抑制作用;2.對肺炎球菌、腦膜炎雙球菌、綠膿桿菌、結核桿菌、志賀氏痢疾桿菌、變形鏈球菌等有抑菌和殺菌作用,對流感病毒、孤兒病毒、皰疹病毒、鉤端螺旋體均有抑制作用。10)知母,性能苦、甘、寒。歸肺、胃、腎經;生津潤燥,肺燥咳嗽;腸燥便秘;骨蒸潮熱。11)麥冬,功能主治養陰生津,潤肺清心。用于肺燥干咳。虛癆咳嗽,津傷ロ渴,心煩失眠,內熱消渴,腸燥便秘;咽白喉。12)黃芩,功能主治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止血,安胎,降血壓。用于濕溫、暑溫胸悶嘔惡,濕熱痞滿,瀉痢,黃疸,肺熱咳嗽,高熱煩渴,血熱吐衄,癰腫瘡毒,胎動不安。13)龍膽草,功能主治:清熱燥濕;瀉肝定驚。濕熱黃疸;小便淋痛;陰腫陰癢;濕熱帶下;肝膽實火之頭脹頭痛;目赤腫痛;耳聾耳腫;脅痛ロ苦;熱病驚風抽搐。14)烏梅,功能主治斂肺,澀腸,生津,安蛔。用于肺虛久咳;虛熱煩渴。15)白菊花,用于風熱感冒,發熱頭痛。菊花體輕達表,氣清上浮,微寒清熱,長於疏散風熱,故常用於治風熱感冒,或溫病初起,溫邪犯肺、發熱、頭痛、咳嗽等癥,常與桑葉、連翹、薄荷、桔梗等同用,如桑菊飲;16)百合,中文別名強瞿、番韭、山丹、倒仙,中醫認為百合性微寒平,具有清火、潤肺、安神的功效,其花、鱗狀莖均可入藥,是ー種藥食兼用的花卉;17)枸杞,主治肝腎虧虛;頭暈目眩;目視不清;腰膝酸軟;陽痿遺精;虛勞咳嗽;消渴引飲;18)五味子,功能與主治收斂固澀,益氣生津,補腎寧心。用于久嗽虛喘,夢遺滑精,遺尿尿頻,久瀉不止,自汗,盜汗,津傷ロ渴,短氣脈虛,內熱消渴,心悸失眠;19)大青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治溫病熱盛煩渴,流行性感冒,急性傳染性肝炎,菌痢,急性胃腸炎,急性肺炎,丹毒,吐血,衄血,黃疸,痢疾,喉痹,ロ瘡,癰疽腫毒;20)柴胡,別名茈胡、地薰,主治感冒發熱、寒熱往來、瘧疾,肝郁氣滯,胸肋脹痛,脫肛,子宮脫落,月經不調;21)紫蘇,別名赤蘇、紅蘇、紅紫蘇、皺紫蘇,功能主治發汗解表,理氣寬中,解魚蟹毒。用于風寒感冒,頭痛,咳嗽,胸腹脹滿,魚蟹中毒。以上21種藥合用,協同作用,有清熱潤肺,化痰止咳,化瘀止血,益氣攝血之功,共佐助君臣諸藥治咳嗽、感冒之諸癥。本發明中藥制劑優選為袋裝顆粒劑,即枇杷花茶袋泡茶。本發明的枇杷花茶的制備エ藝包括如下步驟1)把采集的枇杷花洗凈晾干,用粉碎機粉碎成60-190目的枇杷花粉,待用;2)按比例稱取上述配方量的陳皮、杏仁、甘草、百部、桑白皮、桔梗、人參、金銀花、知母、麥冬、黃岑、龍膽草、烏梅、白菊花、百合、枸杞、五味子、大青葉、柴胡和紫蘇加水煎煮二次,煮沸溫度可以達到100°C,第一次2-3小時,第二次1. 5-2. 5小時,合并煎液,濾過得濾液,將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最好為I. 25 I. 40的中藥材稠膏(以溫度為60°C為準)。中藥材稠膏加入配方量的步驟I)獲得的枇杷花粉,還可加入適量的白砂糖和水攪拌均勻,煮沸O. 5-3小時,煮沸溫度可以達到100°C,濾過,濾網可以是20目的濾網,濾液60°C下繼續濃縮至相對密度為I. 25 I. 40,冷卻至55°C后,放入55°C烘箱烘干,冷卻成成品,用小袋包裝成產品。這小袋枇杷花茶重量為1-10克。作為沖劑服用。本發明所述的枇杷花茶屬ロ服型顆粒劑,成人毎日2 3次,毎次1-2袋,每袋5克。本發明所述的枇杷花茶有潤肺、止咳、止渴的功能。另外,本發明生產エ藝簡單,沒有環境污染。本發明所述的枇杷花茶是治療風熱犯肺,內郁化火所致的咳嗽痰黃或吐痰不爽,咽喉腫痛,感冒咳嗽等癥狀的ロ服類純中藥制劑,經多年臨床驗證,質量穩定,療效確切,是臨床和家庭用于治療以上病癥的常用藥物制劑。其它類似的ロ服制劑還有水丸、片劑等,其特點大同小異,作用基本相同,無明顯差別。本發明的枇杷花茶,具有以下優點
(I)經多年臨床應用驗證有良好療效,且有起效快、療程短、癥狀反復少的特點。經近百例臨床研究觀察,表明該藥治療呼吸道感染后咳嗽的愈顯率達82. 5% (P < 0.01)。(2)在于宣肺祛風,佐以清熱化痰,方藥簡練、藥專カ宏而取得良好療效。臨床研究表明該方具有降低感染后氣道高反應性的作用。這也正是該方與現有其它中成藥的主要區別之處。(3)具有宣肺祛風止咳功能,主治呼吸道感染后,尤其是感冒、流感等病毒性感染后出現的咳嗽、咽癢久而不愈,每因吸入冷熱空氣及刺激性氣味誘發加重,舌尖紅,苔白或
黃等癥狀。一、典型小兒臨床實驗
本發明的枇杷花茶治療時觀察步驟所有納入病例均填寫統ー的病歷及觀察登記表,每天服試驗藥物枇杷花茶顆粒劑。未成年毎次5克以下或遵醫囑,成年毎次5-10克,一日2次,3天為ー療程。服藥期間,停服其它止咳藥物,對照組服用川貝枇杷糖漿,療程結束,再做各項檢查,分別進行統計分析,寫出總結報告。本發明藥物枇杷花茶顆粒劑治療小兒傷風咳嗽
215例臨床觀察
2004年I月至2011年8月,對215例傷風咳嗽的患兒采用ロ服本發明藥物枇杷花茶顆粒劑進行治療,取得了滿意的效果,現總結如下
1、一般資料小兒傷風咳嗽(上呼吸道感染)和診斷標準,依據衛生部小兒外感治療臨床指導原則起草的“ 枇杷花茶顆粒劑治療小兒咳嗽臨床研究方案”診斷標準選擇病例。本組共215例,1-2歲85例,3-6歲130例,男101例,女114例。另設126例對照組,年齡,性別與治療組基本相同,ニ組體溫37°C 39°C之間,于發熱2天內就診,均有不同程度的咳嗽,流涕,咽痛,頭痛,檢查除咽部充血,扁桃體増大及呼吸音粗糙外,無其它陽性體征,且胸透排除下呼吸道感染等。2、治療方法
治療組本發明枇杷花茶顆粒劑。ロ服周歲以上毎次4克,用水溶解,周歲以下毎次3克,用水溶解,一日2次,對照組ロ服川貝枇杷糖漿,療程3天。療效標準(I)痊愈服藥24— 48小時內,體溫恢復正常,證侯消失,異常理化指標恢復正常。(2)顯效服藥24— 48小時內,體溫恢復正常,主要證侯大部分消失,異常理化指標接近正常。(3)有效服藥48— 72小時內,體溫恢復正常,主要證侯部分消失,異常理化指標有明顯改善。(4)無效不符合以上標準者。3、結果治療組治愈154例,顯效42例,有效18例,無效I例,總有效率約90% 對照組治愈38例,顯效35例,有效18例,無效35例,總有效率約70 %,兩組比較,差異有顯著性意義(P〈0. 01)。、
4、討論小兒外感發熱、咳嗽、鼻塞、流涕屬于現代醫學呼吸道感染的范疇,是小兒時期最常見的疾病,發病占小兒科疾病的首位,本發明藥物枇杷花茶顆粒劑有宣肺解熱化痰止咳的藥理作用。對小兒風熱犯肺,內郁化火所致的發熱咳嗽,痰多,ロ渴舌干,鼻塞不通有顯著的治療效果,單劑量包裝,ロ感好,服用方便,適用于小兒ロ服。ニ、典型成年臨床實驗
長期以來利用本發明藥物枇杷花茶顆粒劑治療咳嗽等癥狀,取得良好的效果,無毒副作用,無一例過敏反應,到目前為止有70例中,男性30例,女性40例,年齡最大者75歲,最小者12歲,服藥時間有效最快I天,最慢者3天,初期患者服一天即愈,中期患者服2 3天即愈,后期快好的患者一般服一天即愈,治愈率95%以上,有效率100%。用法用量患者每天臨睡前服用,每天用量50 100克,成年每天100克,一般服藥I 3天,即可痊愈。注意事項對于惡寒者慎用,孕婦、下疬脫肛病人等禁用。典型病例1,患者,女性,漳州市人,18歲,中專生,癥狀流涕咳嗽咽喉疼痛等,月艮本發明藥物枇杷花茶顆粒劑100克,晚間服下,第二天即見病狀減輕,流涕減少,咽喉發癢偶爾可見到一兩次舒爽的呵欠。晚再服一次,第三天病狀逐漸消除,恢復健康。典型病例2,患者,女性,漳州市人,40歲,感覺身體不適,癥狀咽喉酸楚、咳嗽,當日晚即服本發明藥物枇杷花茶顆粒劑100克,次日醒來癥侯消除,無其它并發癥。典型病例3 :王某,男,漳州市人,56歲,干部,咳嗽3月余來診。3月前因著涼后出現鼻塞流涕、咽痛、發熱38°C,伴有身酸痛,去醫院就診,診斷為“感冒”。予“白加黒”、“感冒清熱顆粒”、“羅紅霉素”治療,3天后熱退,咽痛等癥狀逐漸緩解,但出現咽癢咳嗽,痰白量少不易咳出,醫院復診,考慮為“氣管炎”。予“阿莫西林” ロ服一周后癥狀無明顯緩解。此后,因咳嗽曾到多家醫院就診,查血常規、痰細菌培養、Pro、結核抗體、胸部X光片、胸部CT等均未見異常。遂來診。當時癥見咳嗽,咽癢,每因冷熱空氣、刺激性氣味及大聲說笑誘發,陣咳無痰,平臥時多咳,但入睡后不咳,身無寒熱,納食好,ニ便調,舌尖紅,苔薄黃,脈弦。述既往體健,無慢性呼吸道疾病史,無高血壓、冠心病史。查體咽稍充血,雙側扁桃體不大,兩肺呼吸音清,未聞及干濕羅音。中醫辯證考慮為風邪犯肺、肺失宣降。予本方5劑,每劑100克,日I劑水沖早晩月艮,囑停用其它藥物。5天后復診述服3劑后咳嗽咽癢癥狀即明顯緩解,來診時已無明顯咳嗽,僅余咽部稍癢,復予上藥4劑后,隨訪已愈。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詳細說明
實施例I
本發明藥物枇杷花茶顆粒劑配方枇杷花100克、陳皮5克、杏仁5克、甘草6克、百部5克、桑白皮5克、桔梗5克、人參4克、 金銀花4克、知母4克、麥冬5克、黃芩6克、龍膽草6克、烏梅6克、白菊花6克、百合6克、枸杞4克、五味子4克、大青葉4克、柴胡5克和紫蘇5 Jiti0I)稱取晾干的100克枇杷花,用粉碎機粉碎成80目的枇杷花粉,待用;
2)按比例稱取上述配方量的陳皮、杏仁、甘草、百部、桑白皮、桔梗、人參、金銀花、知母、麥冬、黃芩、龍膽草、烏梅、白菊花、百合、枸杞、五味子、大青葉、柴胡和紫蘇加水煎煮二次,煮沸溫度為100°C,第一次2. 5小時,第二次2小時,合并煎液,濾過得濾液,將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為I. 25 I. 40的中藥材稠膏(以溫度為60°C為準)。中藥材稠膏加入步驟I)獲得的枇杷花粉混合,攪拌均勻,煮沸O. 8小吋,煮沸溫度為100°C,濾過,濾網是20目的濾網,濾液60°C下繼續濃縮至相對密度為I. 25 I. 40,冷卻至55°C后,放入55°C烘箱烘干,冷卻成成品,用小袋包裝成產品。這小袋枇杷花茶重量為5克。作為沖劑服用。實施例2
本發明藥物枇杷花茶顆粒劑配方枇杷花100克、陳皮5克、杏仁5克、甘草6克、百部5克、桑白皮5克、桔梗5克、人參4克、金銀花4克、知母4克、麥冬5克、黃芩6克、龍膽草6克、烏梅6克、白菊花6克、百合6克、枸杞4克、五味子4克、大青葉4克、柴胡5克和紫蘇5 Jiti0I)稱取晾干的100克枇杷花,用粉碎機粉碎成80目枇杷花粉,待用;
2)按比例稱取上述配方量的陳皮、杏仁、甘草、百部、桑白皮、桔梗、人參、金銀花、知母、麥冬、黃芩、龍膽草、烏梅、白菊花、百合、枸杞、五味子、大青葉、柴胡和紫蘇加水煎煮二次,煮沸溫度為100°C,第一次2. 5小時,第二次2小時,合并煎液,濾過得濾液,將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為I. 25 1.40的中藥材稠膏(以溫度為60°C為準)。中藥材稠膏加入步驟I)獲得的枇杷花粉混合,加入適量的白砂糖和水(所加的白砂糖和水的量為現有技術)攪拌均勻,煮沸2小時,煮沸溫度為100°C,濾過,濾網是20目的濾網,濾液60°C下繼續濃縮至相對密度為I. 25 I. 40,冷卻至55°C后,放入55°C烘箱烘干,冷卻成成品,用小袋包裝成產品。這小袋枇杷花茶重量為5克。作為沖劑服用。
權利要求
1.ー種枇杷花茶,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 枇杷花100份,陳皮4-6份、杏仁4-6份、甘草5-7份、百部4_6份、桑白皮4_6份、桔梗4-6份、人參3-5份、金銀花3-5份、知母3-5份、麥冬4_6份、黃芩5_7份、龍膽草5_7份、烏梅5-7份、白菊花5-7份、百合5-7份、枸杞3-5份、五味子3_5份、大青葉3_5份、柴胡4_6份和紫蘇4-6份。
2.權利要求I所述的ー種枇杷花茶的制備エ藝,包括如下步驟 I)把采集的枇杷花洗凈晾干,用粉碎機粉碎成60-190目的枇杷花粉,待用;2)按比例稱取上述配方量的陳皮、杏仁、甘草、百部、桑白皮、桔梗、人參、金銀花、知母、麥冬、黃芩、龍膽草、烏梅、白菊花、百合、枸杞、五味子、大青葉、柴胡和紫蘇加水煎煮二次,煮沸溫度達到IOO0C,第一次2-3小時,第二次I. 5-2. 5小時,合并煎液,濾過得濾液,將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為I. 25 I. 40的中藥材稠膏;中藥材稠膏加入配方量的步驟I)獲得的枇杷花粉,攪拌均勻,煮沸O. 5-3小吋,煮沸溫度為100°C,濾過,濾網是20目的濾網,濾液在60°C下繼續濃縮至相對密度為I. 25 I. 40,冷卻至55°C后,放入55°C烘箱烘干,冷卻成成品,用小袋包裝成產品。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一種枇杷花茶及其制備工藝,所述枇杷花茶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枇杷花100份,陳皮4-6份、杏仁4-6份、甘草5-7份、百部4-6份、桑白皮4-6份、桔梗4-6份、人參3-5份、金銀花3-5份、知母3-5份、麥冬4-6份、黃芩5-7份、龍膽草5-7份、烏梅5-7份、白菊花5-7份、百合5-7份、枸杞3-5份、五味子3-5份、大青葉3-5份、柴胡4-6份和紫蘇4-6份。本發明生產工藝簡單,沒有環境污染。本發明所述的枇杷花茶是治療風熱犯肺,內郁化火所致的咳嗽痰黃或吐痰不爽,咽喉腫痛,感冒咳嗽等癥狀的口服類純中藥制劑,經多年臨床驗證,質量穩定,是臨床和家庭用于治療以上病癥的常用藥物制劑。
文檔編號A61K36/904GK102657805SQ20121016171
公開日2012年9月12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23日 優先權日2012年5月23日
發明者胡枝清 申請人:胡枝清
產品知識
行業新聞
- 專利名稱:組織工程支架用多孔材料及其制備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屬于生物醫學材料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適用于組織工程支架的多孔材料及其制備方法。背景技術: 目前已開發應用于組織工程的生物可降解多孔材料,主要有聚乳酸(PLA)、聚羥基乙酸(PGA)和
- 專利名稱:藥用化合物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是關于某些N-羥基-N-〔3-〔2-(鹵代苯硫基)苯基〕丙-2-烯基〕脲類化合物、含有這些化合物的組合物以及它們的應用方法。5-脂氧合酶(5-LO)催化花生四烯酸轉變為白三烯生化合成的第一步。白
- 專利名稱:利用熱滯后蛋白改良低溫外科中的組織破壞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以前與低溫外科不相關的領域,以及熱滯后蛋白(Thermalhysteresis proteins)的性質和利用。背景技術:冷凍外科作為一種臨床醫學方法已獲得廣泛的
- 專利名稱:用于治療高考綜合癥的藥物組合物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中藥領域,特別是涉及用于治療考試綜合癥,特別是高考綜合癥之考生的中藥組合物。小柴胡湯是由柴胡、黃芩、半夏、人參、生姜、甘草和大棗組成。通常用于智力發熱、感冒、咳嗽、頭暈等
- 專利名稱:自動腰椎曲線牽引床的制作方法自動腰椎曲線牽引床腰椎過度負重,姿勢不良,退行病變,普遍采用直線牽引。直線牽引破壞生理曲線越拉越直。直線牽引,操作煩瑣,壓迫胸腹,影響呼吸,難以忍受,難以堅持,破壞曲線,效果低微。本發明利用人體自重位移
- 專利名稱:2-(4-羥基苯亞胺基)-5-(3-甲氧基-4-羥基苯亞甲基)-4-噻唑烷酮的制抗腫瘤藥應用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一種噻唑烷酮衍生物在制備抗橫紋肌肉瘤藥物中的應用,尤其涉及一種2- (4-羥基苯亞胺基)-5- (3-甲氧基
- 專利名稱:輻射成像設備和立體圖像顯示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用于顯示兩個圖像的圖像數據的輻射成像設備,該兩個圖像是右眼圖像和左眼圖像,用于顯示立體圖像。本發明也涉及立體圖像顯示方法。背景技術:傳統上,已知通過組合和顯示多個圖像,利用視差的圖
- 藥物效能生發儀的制作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藥物效能生發儀,由藥物排出閥,安全罩,溫度調節器,溫度顯示器,壓力調節器,壓力顯示器,警示燈,電源開關和電源顯示燈等部分組成,該產品具有結構簡單、新穎、成本低、使用安全方便、提高療效、適
- 醫療輻照裝置制造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醫療輻照裝置,其包括機體、輻照組件以及連接組件,機體的三個側邊設有凹部,機體的上端設有推拉手柄;輻照組件與凹部相匹配;連接組件將輻照組件與機體旋轉連接;連接組件包括較接座、彎折連桿以及連接轉
- 專利名稱:具有抗腫瘤活性的番荔枝脂肪酸及其脂肪酸甲酯有效部位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一種植物提取物,具體是涉及一種具有抗腫瘤活性的番荔枝脂肪酸有效部位及其在制備抗腫瘤藥物中的應用。背景技術:番荔枝內酯是一類從番荔枝科植物中提取分離得到
- 環柄注射器的制造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環柄注射器,屬于醫療器具領域。一種環柄注射器包括:注射針筒、安裝在注射針筒后端的蓋子、穿過蓋子伸入到注射針筒內可相對移動的推桿、設于推桿位于注射針筒內一端的活塞、及用于連接針頭與注射針筒的
- 眼科治療托架的制作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是一種眼科治療托架,其特點是:它包括立柱、橫梁、夾緊裝置,所述立柱的底端與夾緊裝置固連、頂端與垂直調整裝置滑動連接,所述橫梁與水平調整裝置滑動連接,水平調整裝置與垂直調整裝置固連,所述肘托裝置與橫
- 專利名稱:一種治療內皮細胞功能障礙性血管病的中藥組合物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血管疾病的藥物,具體涉及一種治療內皮細胞功能障礙性血管病的中藥組合物。背景技術:血管內皮細胞裱襯在血管內壁,為血流提供光滑表面,起屏障作用,調節血管
- 一種帶雙管路精密過濾器的一次性輸液器的制造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帶雙管路精密過濾器的一次性輸液器,該產品屬于醫療器械領域,包括:插瓶塑針套帽(1)、插瓶塑針(2)、第一段輸液管(3)、第一水止閥(4)、滴斗(5)、流量調節器(
- 泌尿外科用護理床的制作方法【專利摘要】泌尿外科用護理床,屬于醫療器械【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包括床架和床板,其特征是在床架下側設有支撐床腿,前側的支撐床腿下端設有水平轉軸,水平轉軸下端設有導向輪,后側的支撐床腿下端設有移動輪,
- 腹腔暫時性關閉防感染裝置制造方法【專利摘要】腹腔暫時性關閉防感染裝置,屬于醫療用具【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包括腹腔護罩主體、充氣感壓裝置和腹腔引流裝置,其特征是在腹腔護罩主體內設有多孔腹壓吸管,多孔腹壓吸管上連接設有吸液管,吸
- 專利名稱:一種治療糖尿病性皮膚瘙癢的中藥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屬于治療糖尿病的中藥領域。 背景技術:糖尿病性皮膚瘙癢是糖尿病常見的并發癥之一,約有15的糖尿病人患有此癥。 這種瘙癢是全身性的,而且非常頑固。目前的旨在治療糖尿病性皮膚瘙癢
- 專利名稱:一種治療子宮肌瘤、卵巢囊腫的中藥組合物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中醫成藥,尤其是一種治療婦科子宮肌瘤、卵巢囊腫的中藥水丸劑。背景技術::子宮肌瘤是由于子宮平滑肌組織增生而形成的良性腫瘤,其發病原因尚不明確,從年齡及臨床表現揭
- 家用折疊式消毒殺菌毛巾架的制作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家用折疊式消毒殺菌毛巾架。包括固定在墻體上的毛巾架,所述毛巾架包括兩根橫桿與墻體平行,所述毛巾架外罩有可翻折封閉式紫外線燈燈罩,所述可翻折封閉式紫外線燈燈罩由若干擋板通過轉軸串聯而
- 專利名稱:含三磷酸腺苷二鈉的藥物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屬于藥物制劑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含三磷酸腺苷二鈉的藥物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背景技術:三磷酸腺苷二鈉,化學名稱腺嘌呤核苷-5'-三磷酸酯二鈉鹽;分子式C10H14N5N
- 一種設有防側漏抗菌面層的衛生巾的制作方法【專利摘要】一種設有防側漏抗菌面層的衛生巾,包括面層、吸收芯體和底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層由雙層抗菌無紡布構成,在所述下層抗菌無紡布的表面均勻分布著圓柱形凸起,凸起的高度從四周到中心逐漸減小,所述上層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