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分類
最新文章
- 全自動膠囊充填機藥粉高度傳感器調整裝置的制作方法
- 防銹軟磁條的制作方法
- 一種體質體能自動測試裝置的制作方法
- 亞芳基和雜亞芳基羥吲哚衍生物及其制備方法
- 治療肛腸疾病的外用藥膏及其制備方法
- 呼吸機呼末正壓控制系統、電路及其控制方法
- 一種含力復霉素類抗菌素復方藥液的生產方法
- 一次性腔內切割吻合器的擊發保險裝置的制作方法
- 陰囊托墊的制作方法
- 應用6-或7-羥基吲哚衍生物作為發色劑,含該衍生物的組合物及用該組合物進行的染色法的制作方法
- 棉棒的制作方法
- 防暈環的制作方法
- 一種景天三七根的外用藥的制作方法
- 一種可降解的雙向外卡扣式腸輔助吻合裝置制造方法
- 一種含黃芪的藥物組合物在制備治療過敏性紫癜癥的藥物中的應用的制作方法
- 一種氣管插管固定器的制造方法
- 活塞易滑動密封結構的制作方法
- 一種金錢龜靈芝組合物及金錢龜靈芝膠囊的制作方法
- 一種治療魚病的中草藥的制作方法
- 一種促進清腸排便的中藥制劑的制作方法
一種防治畜禽腸道疾病的中藥制劑的制作方法
專利名稱:一種防治畜禽腸道疾病的中藥制劑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中獸藥領域,具體地說是ー種防治畜禽腸道疾病的中藥制劑。
背景技術:
畜禽腹瀉的內因是酶在畜禽胃腸道的發育成熟期活性較差,但營養需要相對較高,腸道負擔重,造成胃腸調節機能較差,免疫功能也相對不夠成熟。外因主要是由于氣溫忽冷忽熱,致病微生物大量増殖,畜禽更易患腸道疾病。ー些地區曾發生肉雞壞死性腸炎的廣泛流行。其特點是,大群中有10% 20%的雞只發病,嚴重的雞只消化不良、生長停滯、飼料報酬下降。并且本病經常與小腸球蟲病并發或繼發,而一般的藥物和常規劑量難以產生療效。給廣大養雞場(戶)造成了較大的經濟損失。 由于本病常與小腸球蟲病并發, 且極易被后者所掩蓋。最終的確診常依賴于實驗室診斷。該病確診后的一般治療原則是以治療壞死性腸炎為主,兼治小腸球蟲病為輔。進而依據藥敏試驗的結果,投喂高敏藥物,可取得滿意的臨床治療效果。 其實,在肉雞、種雞、蛋雞、豬、鴨、鵝、牛等的養殖過程中,因為季節原因所導致的以大腸桿菌、沙門氏菌感染為主的腸炎非常普遍。
發明內容
本發明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之處,提供一種防治畜禽腸道疾病的中藥制劑。本發明的一種防治畜禽腸道疾病的中藥制劑,它采用標本兼治的方法,扶正祛邪,達到能抑制細菌在腸道的増殖,并殺死其腸道細菌,減少細菌對胃腸黏膜損害雙重功效保健入手防治畜禽腸道疾病。發明人以祖傳秘方和中醫傳統醫學理論為基礎,依據中藥方劑君、臣、佐、使的組成原則配伍而成。以丁香、八角茴香、九里香、九香蟲、旱蓮花為君藥,以刀豆、三白草、三棱、干姜、干漆、大腹皮為臣藥,佐以山麥冬、山奈、山楂葉、火麻仁、玉竹,使藥以燈芯草、花椒、谷芽、沙棘、訶子和麝香,通過科學配伍和制備エ藝制得本發明的中藥制齊U,對畜禽大腸桿菌、沙門氏桿菌、巴氏桿菌均有較強殺傷和抑制作用。一種防治畜禽腸道疾病的中藥制劑,是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
丁香15-25份、八角茴香15-25份、九里香15-25份、九香蟲15-25份、旱蓮花15-25份、刀豆12-22份、三白草12-22份、三棱12-22份、干姜12-22份、干漆12-22份、大腹皮12-22份、山麥冬10-20份、山奈10-20份、山楂葉10-20份、火麻仁10-20份、玉竹10-20份、燈芯草1-10份、花椒1-10份、谷芽1-10份、沙棘1-10份、訶子1-10份、麝香1-10份;
制備方法如下
⑴按照配方比例將所述各原料藥去雜質,將九香蟲焙干粉碎得100-120目篩的細粉備
用;
⑵按照配方比例將剩余中藥原料浸入二倍量水中浸泡40-60分鐘一煎煮1-2小時,濾液后,藥渣加一倍量水煎15分鐘,濾液棄渣,將兩次濾液合并煎液,減壓濃縮至稠膏;
⑶按配方比例將麝香加1-2倍水蒸餾,提取麝香揮發油備用;⑷將備用的細粉與濃縮稠膏混合烘干粉碎后加入備用麝香揮發油,混勻,密封一高溫—殺菌一消毒72小時后分裝膠囊。用法用量2次/天,2粒/次,200mg/粒,用水灌服?!N防治畜禽腸道疾病的中藥制劑,是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
丁香16-24份、八角茴香16-24份、九里香16-24份、九香蟲16-24份、旱蓮花16-24份、刀豆13-21份、三白草13-21份、三棱13-21份、干姜13-21份、干漆13-21份、大腹皮13-21份、山麥冬11-19份、山奈11-19份、山楂葉11-19份、火麻仁11-19份、玉竹11-19份、燈芯草2-8份、花椒2-8份、谷芽2-8份、沙棘2-8份、訶子2_8份、麝香2_8份。一種防治畜禽腸道疾病的中藥制劑,是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
丁香22份、八角茴香22份、九里香22份、九香蟲22份、旱蓮花22份、刀豆18份、三白·草18份、三棱18份、干姜18份、干漆18份、大腹皮18份、山麥冬15份、山奈15份、山楂葉15份、火麻仁15份、玉竹15份、燈芯草5份、花椒5份、谷芽5份、沙棘5份、訶子5份、磨香5份。本發明涉及中藥藥理及藥性如下
丁香
性味歸經辛、溫;歸脾、胃、肺、腎經;
功能主治溫中降逆,補腎助陽,用于脾胃虛寒,呃逆嘔吐,食少吐灣,心腹冷痛,腎虛陽痿。八角茴香
性味歸經辛、溫、歸肝、腎、脾胃經;
功能主治溫陽散寒,理氣止痛。用于寒疝腹痛,腎虛腰痛,胃寒嘔吐,脘腹冷痛。九里香
性味歸經辛,微苦,溫,有小毒,歸肝、胃經;
功能主治行氣止痛,活血散瘀,用于胃痛,風濕痹痛,外治牙痛,跌撲腫痛,蟲蛇咬傷。九香蟲
性味歸經性咸、辛、溫;歸胃、肝、大腸經。功效理氣止痛、溫中助陽,敗毒抗癌,用于胃寒脹痛,肝胃氣痛,腎虛陽痿,腰膝酸痛。旱蓮花
性味《廣西中草藥》辛,涼,無毒。功用對金黃色葡萄球菌、鏈球菌、大腸桿菌、傷寒桿菌、副傷寒桿菌、痢疾桿菌、炭疽桿菌、枯草桿菌、抗酸桿菌以及某些真菌均有抑制作用;旱蓮花還有非特異性的刺激作用,能使網狀內皮系統之活動增加;從而增強機體防御能力及痊愈過程;臨床上可用于ー般感染如上呼吸道感染、口腔炎及尿路感染。刀豆
別名挾劍豆、大戈豆、龍爪豆、葛豆、白鳳豆、“卡瑪消夏”(藏名)。性味歸經甘、溫,歸胃腎經;
功能主治溫中,下氣,止呃。用于虛寒呃逆,嘔吐。三白草性味歸經甘、寒、辛;歸肺、膀胱經;
主治熱淋;血淋;水腫;腳氣;黃疸;痢疾;帶下;癰腫瘡毒;濕疹;蛇咬傷清利濕熱,消腫,解毒。治水腫,腳氣,黃疸,淋濁,帶下,癰腫,療毒。①《唐本草》主水腫,腳氣,利大小便,消痰破癖,除積聚,消疔腫。②《本草拾遺》搗絞汁服,令人吐逆,除胸膈熱痰,亦主瘧及小兒痞滿。③《植物名實圖考》:治筋骨及婦人調經多用之。④《嶺南采藥錄》:治淋濁,利小便,消熱毒。⑤《廣西中藥志》治婦女白帶及痧氣。⑥《本草推陳》治火淋,虛淋,黃疸。⑦《湖南藥物志》治痢疾,蛇咬傷。ニ棱
別名芩根(《抱樸子》)、京三棱(《開寶本草》)、紅蒲根(《本草圖經》)、光三棱(《藥材資料匯編》)、黑三棱(《救荒本草》)、芩草(《字林》)、三棱草(《千金翼方》)
性味味苦,性平。功效破血,行氣,消積止痛。臨床應用適用于多種腫瘤,如卵巣癌、宮頸癌、肝癌等。常與香附、莪術、紫草根、木饅頭等配伍治療氣血結積、瘀血瘀滯的卵巣癌、宮頸癌等。常用白花蛇舌草、大腹皮、茯苓、莪術等配伍治療氣滯血瘀、熱毒蘊結的肝癌。此外該品還適用于血瘀氣滯、腹部結塊、肝脾腫大、經閉腹痛、食積脹痛等。
干姜
性味歸經味辛、微溫、無毒;入肺、心、胃、脾四經。功效發表,散寒,止嘔,開痰、癰瘡。干漆
性味歸經辛,溫;有毒。歸肝、脾經。
功能主治破瘀血,消積,殺蟲。用于婦女閉經,瘀血癥瘕,蟲積腹痛。大腹皮
性味味辛;性微溫。歸脾;胃;大腸;小腸經。功能主治下氣寬中,行水消腫。用于濕阻氣滯,胸腹脹悶,大便不爽,水腫,腳氣,小便不利。山麥冬
別名大麥冬,土麥冬,魚子蘭,麥門冬;
性味歸經甘、微苦,微寒;歸心、肺、胃經。功能主治養陰生津,潤肺清心。用于肺燥干咳,虛癆咳嗽,津傷ロ渴,心煩失眠,內熱消渴,腸燥便秘,咽白喉。山奈
又名,三奈子(《海上方》),三賴(《品匯精要》),三柰、山辣(《綱目》),三籟(《南越筆記》),沙姜(《嶺南采藥錄》);
性味歸經溫;辛;歸胃經
功能主治行氣溫中,消食,止痛。用于胸膈脹滿,脘腹冷痛,飲食不消。山楂葉
性味酸;平;
功能主治有消食健胃、活血化淤、收斂止痢之功能。對肉積痰飲、痞滿吞酸、瀉痢腸風、腰痛疝氣、產后兒枕痛、惡露不盡、小兒乳食停滯等,均有療效。主漆瘡,潰瘍不斂,高血壓病。火麻仁
性味歸經味甘,性平,歸脾、胃、大腸經,
功效潤腸通便、潤燥殺蟲,
臨床用名有火麻仁、炒火麻仁。玉竹
性味歸經甘,微寒,歸肺、胃經。功能主治養陰潤燥,生津止渴,用于肺胃陰傷,燥熱咳嗽,咽干ロ渴,內熱消渴。燈心草
性味歸經微寒;甘、淡;歸心;肺;小腸;膀胱經;
功效主治利水通淋;清心降火。主治淋病;水腫;小便不利,尿少澀痛;濕熱黃疸;心煩不寐;小兒夜啼;喉痹;口舌生瘡;創傷。花椒
性味歸經味辛,性溫。有小毒。歸脾、胃、腎經。功效具有溫中止痛、殺蟲止癢的功能。生花椒有小毒,辛溫之性甚強,外用殺蟲止癢作用佳。用于疥瘡、濕疹或皮膚瘙癢。服花椒水能去除寄生蟲;有芳香健胃、溫中散寒、除濕止痛、殺蟲解毒、止癢解腥的功效。
藥理抑菌試驗花椒對炭疽桿菌、溶血性鏈球菌、白喉桿菌、肺炎雙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檸檬色及白色葡萄球菌、枯草桿菌等10種革蘭氏陽性菌,以及大腸桿菌、宋內氏痢疾桿笛、變形桿菌、傷寒及副傷寒桿菌、綠膿桿菌、霍亂弧菌等腸內致病菌均有明顯的抑制作用。1:4的水浸劑對星形奴卡氏菌亦有抑制作用。據動物試驗,少量持續服可促進有關新陳代謝的腺體發育,多量則可促進有關生殖的腺體發育。這就證明了古人"溫陽補腎"的認識。谷芽
性味歸經甘,平。歸脾、胃經。功效主治消食化積;健脾開胃。用于食積停滯;脹滿泄瀉;脾虛少食;腳氣浮腫。消食和中,健脾開胃。用于食積不消,腹脹口臭,脾胃虛弱,不饑食少。炒谷芽偏于消食,用于不饑食少。焦谷芽善化積滯,用于積滯不消。沙棘
別名達爾、沙棗、醋柳果、大爾卜興、醋柳、酸刺子、酸柳柳、其察日嘎納、酸刺、黑刺、黃酸刺、酸刺刺。性味味酸;澀;性溫
功效主治止咳化痰;健胃消食;活血散瘀。主咳嗽痰多;肺膿腫;消化不良;食積腹痛;胃痛;腸炎;閉經;跌打瘀腫。訶子
性味歸經味苦;酸;澀;性平。功效斂肺;潘腸;下氣;利咽。主治久瀉;久?。幻摳?;喘咳痰嗽;久咳失音。
具體實施例方式
實施例I,配方
丁香15g、八角茴香15g、九里香15g、九香蟲15g、旱蓮花15g、刀豆12g、三白草12g、三棱12g、干姜12g、干漆12g、大腹皮12g、山麥冬10g、山奈10g、山楂葉10g、火麻仁10g、玉竹10g、燈芯草lg、花椒lg、谷芽lg、沙棘lg、訶子lg、麝香Ig ;
制備方法如下
⑴按照配方比例將所述各原料藥去雜質,將九香蟲焙干粉碎得100-120目篩的細粉備 用;
⑵按照配方比例將剩余中藥原料浸入二倍量水中浸泡40-60分鐘一煎煮1-2小時,濾液后,藥渣加一倍量水煎15分鐘,濾液棄渣,將兩次濾液合并煎液,減壓濃縮至稠膏;
⑶按配方比例將麝香加1-2倍水蒸餾,提取麝香揮發油備用;
⑷將備用的細粉與濃縮稠膏混合烘干粉碎后加入備用麝香揮發油,混勻,密封一高溫—殺菌一消毒72小時后分裝膠囊。用法用量2次/天,2粒/次,200mg/粒,用水灌服。實施例2,配方
丁香16g、八角茴香16g、九里香16g、九香蟲16g、旱蓮花16g、刀豆13g、三白草13g、三棱I3g、干姜I3g、干漆I3g、大腹皮I3g、山麥冬Hg、山奈Hg、山楂葉Hg、火麻仁Hg、玉竹Hg、燈芯草2g、花椒2g、谷芽2g、沙棘2g、訶子2g、麝香2g。制備方法與用法用量與實施例I相同。實施例3,配方
丁香22g、八角茴香22g、九里香22g、九香蟲22g、旱蓮花22g、刀豆18g、三白草18g、三棱18g、干姜18g、干漆18g、大腹皮18g、山麥冬15g、山奈15g、山楂葉15g、火麻仁15g、玉竹15g、燈芯草5g、花椒5g、谷芽5g、沙棘5g、訶子5g、麝香5g。制備方法與用法用量與實施例I相同。實施例4,配方
丁香24g、八角茴香24g、九里香24g、九香蟲24g、旱蓮花24g、刀豆21g、三白草21g、三棱21g、干姜21g、干漆21g、大腹皮21g、山麥冬19g、山奈19g、山楂葉19g、火麻仁19g、玉竹19g、燈芯草8g、花椒8g、谷芽8g、沙棘8g、訶子8g、麝香8g。制備方法與用法用量與實施例I相同。實施例5,配方
丁香25g、八角茴香25g、九里香25g、九香蟲25g、旱蓮花25g、刀豆22g、三白草22g、三棱22g、干姜22g、干漆22g、大腹皮22g、山麥冬20g、山奈20g、山楂葉20g、火麻仁20g、玉竹20g、燈芯草10g、花椒10g、谷芽10g、沙棘10g、訶子10g、麝香IOg ;
制備方法與用法用量與實施例I相同。本發明的技術方案通過臨床試驗反復驗證配置而成的,符合傳統中醫學的理論。本發明中藥制劑它采用標本兼治的方法,扶正祛邪,達到能抑制細菌在腸道的増殖,并殺死其腸道細菌,減少細菌對胃腸黏膜損害雙重功效保健入手防治畜禽腸道疾病。發明人以祖傳秘方和中醫傳統醫學理論為基礎,依據中藥方劑君、臣、佐、使通過科學配伍和制備エ藝制得本發明的中藥制劑,對畜禽大腸桿菌、沙門氏桿菌、巴氏桿菌均有較強殺傷和抑制作用。本發明制劑試驗
抗炎試驗選100-200g重大白鼠20只,分四組(雌雄即可),三組試驗,一組對照。劑量分別是100mg/200mg/300mg灌服,于藥后半小時,給大白鼠左右足掌裸關節皮下注射雞蛋清O. 1ml,注射后O. 5-5小時內測量關節腫脹的周圍大小。對照組以相同的方法注射蛋清作對照。I小時后給藥組平均腫脹4. 0mm,對照平均腫脹6. 2mm,差異顯著(P〈0.01)。給藥組與對照組無顯著差異(P>0. 05),說明本發明制劑對大白鼠蛋清樣急性關節炎有抗炎作用。臨床驗證
凡通過確診的自然病例,或經其它治療在三日內無效者均為本發明中藥制劑臨床療效觀察的對象,以各類畜、禽的腸胃病、腸炎、痢疾、拉稀為主。擬定的病例表,在給藥前后首先對病例進行觀察與檢查進行記錄,然后每日給藥二次,連續三日,三日為ー個療程在停藥ー天進行觀察與檢查。臨床驗證統計如下
權利要求
1.一種防治畜禽腸道疾病的中藥制劑,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 丁香15-25份、八角茴香15-25份、九里香15-25份、九香蟲15-25份、旱蓮花15-25份、刀豆12-22份、三白草12-22份、三棱12-22份、干姜12-22份、干漆12-22份、大腹皮12-22份、山麥冬10-20份、山奈10-20份、山楂葉10-20份、火麻仁10-20份、玉竹10-20份、燈芯草1-10份、花椒1-10份、谷芽1-10份、沙棘1-10份、訶子1-10份、麝香1-10份; 制備方法如下 ⑴按照配方比例將所述各原料藥去雜質,將九香蟲焙干粉碎得100-120目篩的細粉備用; ⑵按照配方比例將剩余中藥原料浸入二倍量水中浸泡40-60分鐘一煎煮1-2小時,濾液后,藥渣加一倍量水煎15分鐘,濾液棄渣,將兩次濾液合并煎液,減壓濃縮至稠膏; ⑶按配方比例將麝香加1-2倍水蒸餾,提取麝香揮發油備用; ⑷將備用的細粉與濃縮稠膏混合烘干粉碎后加入備用麝香揮發油,混勻,密封一高溫—殺菌一消毒72小時后分裝膠囊。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防治畜禽腸道疾病的中藥制劑,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 丁香16-24份、八角茴香16-24份、九里香16-24份、九香蟲16-24份、旱蓮花16-24份、刀豆13-21份、三白草13-21份、三棱13-21份、干姜13-21份、干漆13-21份、大腹皮13-21份、山麥冬11-19份、山奈11-19份、山楂葉11-19份、火麻仁11-19份、玉竹11-19份、燈芯草2-8份、花椒2-8份、谷芽2-8份、沙棘2-8份、訶子2_8份、麝香2_8份。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防治畜禽腸道疾病的中藥制劑,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 丁香22份、八角茴香22份、九里香22份、九香蟲22份、旱蓮花22份、刀豆18份、三白草18份、三棱18份、干姜18份、干漆18份、大腹皮18份、山麥冬15份、山奈15份、山楂葉15份、火麻仁15份、玉竹15份、燈芯草5份、花椒5份、谷芽5份、沙棘5份、訶子5份、磨香5份。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一種防治畜禽腸道疾病的中藥制劑,它采用標本兼治的方法,扶正祛邪,達到能抑制細菌在腸道的增殖,并殺死其腸道細菌,減少細菌對胃腸黏膜損害雙重功效保健入手防治畜禽腸道疾病。發明人以祖傳秘方和中醫傳統醫學理論為基礎,依據中藥方劑君、臣、佐、使的組成原則配伍而成。以丁香、八角茴香、九里香、九香蟲、旱蓮花為君藥,以刀豆、三白草、三棱、干姜、干漆、大腹皮為臣藥,佐以山麥冬、山奈、山楂葉、火麻仁、玉竹,使藥以燈芯草、花椒、谷芽、沙棘、訶子和麝香,通過科學配伍和制備工藝制得本發明的中藥制劑,對畜禽大腸桿菌、沙門氏桿菌、巴氏桿菌均有較強殺傷和抑制作用。
文檔編號A61K36/9068GK102671174SQ20121016339
公開日2012年9月19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24日 優先權日2012年5月24日
發明者李鑫, 黃河 申請人:山東新希望六和集團有限公司
產品知識
行業新聞
- 專利名稱:用于治療疼痛的復方藥物組合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一種復方藥物組合,具體涉及包含豆腐果苷和Y-氨基丁酸類似物質的復方藥物組合,該復方藥物組合可用于治療和或預防疼痛例如用于治療和或預防慢性神經病理性疼痛。背景技術:按照疼痛持續
- 專利名稱:一種有效治療失眠的藥酒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一種藥酒,具體地說是一種有效治療失眠的藥酒。背景技術: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工作、生活的壓力逐漸增大,出現了大量的失眠人群, 表現為失眠、健忘、頭痛等。據陸亞文等的調查研究表明
- 專利名稱:治療結節型痤瘡的外用中藥組合物、制劑及其制備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ー種外用中藥組合物,具體地說是ー種治療結節型痤瘡的外用中藥組合物、制劑及其制備方法。背景技術:痤瘡是ー種慢性皮脂腺炎癥,主要由痤瘡丙酸桿菌和皮脂分泌過多引起。醫學
- 專利名稱::一種止咳的中藥分散片及其制備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一種止咳的中藥分散片及其制備方法,屬于中藥的技術領域:。背景技術::目前各種止咳藥很多,但大多數為西藥,服用時易產生副作用。而中藥止咳的效果又不太理想,且服用不方便,這給患者
- 專利名稱:一種治療銀屑病及神經性皮炎的中草藥丸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屬于中草藥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治療銀屑病及神經性皮炎的中草藥丸。背景技術:銀屑一般習慣稱之為牛皮癬,中醫古稱之為“白庀”,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皮膚病,其特征是在紅斑上反復出
- 一種藥物貼片的制作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藥物貼片,包括藥物層和支承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藥物層采用壓敏粘合劑,藥物層壓合在支承層上,支承層內設置有防透層。本實用新型所述的藥物貼片在貼片的支承層中設置防透層,利用防透層阻止藥物層的
- 便攜折疊式擔架床的制作方法【專利摘要】便攜折疊式擔架床,屬于醫療用具【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包括支撐架、滑動裝置和急救包,其特征是支撐架上設置有前支撐管和后支撐管,前支撐管和后支撐管上設置有轉動軸,前支撐管和后支撐管之間設置有
- 一種藥劑服用提醒裝置制造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藥劑服用提醒裝置,包括:定量提醒裝置和伸縮導管,所述定量提醒裝置與所述伸縮導管相連接;所述定量提醒裝置頂部固定安裝有一吸嘴,所述定量提醒裝置內固定安裝有一導管,所述定量提醒裝置底面
- 專利名稱:一種治療骨折的中藥組合物的制作方法一種治療骨折的中藥組合物技術領域本發明屬于醫藥技術領域,涉及一種用于治療骨折的中藥組合物。技術背景骨折是急診骨科中常見病、多發病,多由車禍、重物砸傷、扭傷等引起。傳統對無移位骨折主要采用石膏外固定
- 專利名稱:膠陀螺或其菌絲體提取物及其藥物的制備和應用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膠陀螺或其菌絲體提取物及其藥物的制備和應用。膠陀螺及其菌絲體在民間應用的基礎上,經試驗研究,發現了其具有較強的生理活性,如活血化瘀、抗炎、治療銀屑病等作用,但
- 專利名稱:布洛芬苯海拉明分散片及其制備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屬于藥劑學領域,涉及一種藥物制劑,還涉及該制劑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疼痛是許多疾病伴有的癥狀,也是一種具有生理-心理-社會等多重特性的疾病。 引起疼痛的原因很多,通常情況下主要由導
- 專利名稱:地錦草提取物的應用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一種脂肪酸合成酶抑制劑及其應用。 背景技術:脂肪酸合酶原稱脂肪酸合成酶,(EC 2. 3. 1. 85, fatty acid synthase,縮寫為 FAS),動物體內的脂肪酸合
- 專利名稱:S-(羧甲基)-半胱氨酸藥物化合物及其制備方法和用途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屬于化學制藥領域,具體而言,本發明涉及一類s-(羧甲基)-半胱氨酸藥物化合物及其制備方法和用途。背景技術:羧甲司坦,化學名為S-(羧甲基)_L_半胱氨酸
- 專利名稱:槍式復位鉗器械包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鉗類器械包,尤其是一種槍式復位鉗器械包。技術背景槍式復位鉗器械包主要用于骨科手術中,對骨盆骨折、關節內骨折及長骨骨折進 行骨折復位,通過恒定、持續的應力傳導及可控的加壓,從而大大降
- 專利名稱:一種新鮮梔子的加工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中藥材飲片的加工方法,尤其涉及一種高效節能獲得中藥材桅子飲片的加工方法。背景技術:桅子,首載于<神農本草經>名要丹。列為中品<名醫別錄&g
- 專利名稱:一種治療咽喉部炎癥的中藥制劑及其制備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咽喉部炎癥的藥物及其制備方法,尤其是一種用于治療慢性咽喉炎、咽喉濾泡增生、咽喉有異物感和咽喉疼痛的中藥噴霧制劑及其制備方法。背景技術:慢性咽喉炎、咽喉濾泡增生、咽
- 專利名稱:治療皮膚病的外用藥酒及其制備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治療皮膚病的外用藥酒及其制備方法,屬于藥酒及其制備方法技術領域。背景技術:皮膚做為人體的第一 道生理防線和最大的器官,時刻參與著機體的功能活動,維持著機體和自然環境的對立統一,機
- 專利名稱:一種治療骨折的中藥丸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一種中成藥,具體地說是一種治療骨折的中藥丸。背景技術: 對于骨折患者,目前臨床上常用的方法有三種,一種是將骨折處進行人工復位后,再用石膏固定,使其自然愈合;第二種是對于嚴重骨折患者
- 專利名稱:一種治療耳聾耳鳴的藥物及其制備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耳聾耳鳴的外用藥,具體涉及以中藥為原料制備的耳聾耳鳴中成藥。背景技術: 耳聾耳鳴是中老年常見的頑癥。中醫認為耳鳴多為暴怒、驚恐、膽肝風火上逆,以至陽經氣閉阻、外感風邪或
- 專利名稱:感冒貼膏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一種藥膏,特別是一種治療感冒的藥膏。感冒是一種常見病,目前的治療方法一般以打針吃藥為主,治療不方便,而且時間長。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外貼治療感冒的藥膏,其使用方便,無副作用。本發明是這樣實現
- 專利名稱:恒壓氧氣吸入器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醫院病人治療適用中心管道供氣的氧氣吸入器。 背景技術:目前使用的氧氣吸入器主要由表體、壓力表、流量計、濕化瓶、流量調節旋鈕,安全閥等組成,通過調節流量調節旋鈕控制氣體輸出流量,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