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强奸乱伦一级黄片-黄片一级性爱C欧美日韩-免费观看特级成人黄片-一三级黄色免费看-黄色一级成人视频在线观看-日韩a级特黄视频在线直播-一级 国产黄色性爱毛片-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一级片-一级国产黄片强奸久久久久

油壓機,油壓機廠家

全國產品銷售熱線

15588247377

產品分類

您的當前位置:行業新聞>>眼科設備的制作方法

眼科設備的制作方法

發布時間:2025-05-03

專利名稱:眼科設備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在眼科診所和醫院等使用的眼科設備。
背景技術
操縱手柄機構(joystick mechanism)通常用于操作眼科設備。日本特開平 01-058232號公報公開了比如眼底照相機等眼科設備中的如下一種機構,該機構具有圍繞操縱手柄的下部配置的上下移動把手(knob),所述上下移動把手與光學單元的下側的螺桿機構機械連結;通過所述上下移動把手的轉動,所述光學單元在上下方向上移動。日本特許第3244873號公報公開了在比如眼底照相機等眼科設備的操縱手柄附近設置微動撥盤 (jog dial)以及根據比如通過轉動微動撥盤來改變照明光量等各種模式進行設定。日本特開平01-058232號公報中公開的機構通過使光學單元沿上下方向機械地移動來改進可操作性。但是,根據光學單元的重量,在操作上下移動把手時,該機械系統需要大的力。因此,操作人員的負荷大。在日本特許第3244873號公報中,微動撥盤設置于操縱手柄的附近。但是,在利用操縱手柄使光學單元左右移動之后,操作人員必須再次將手置于微動撥盤以改變照明光量。為此,可操作性不佳。注意,日本特開平01-058232號公報以及日本特許第3244873號公報均未包括關于調焦(focusing)的任何記載。考慮到上述問題,本發明旨在改進眼科設備的可操作性,以及能夠在不改變操縱手柄的把持位置的情況下進行包括對準、調焦和拍攝的一系列操作。

發明內容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方面,提供一種眼科設備,其包括用于調節光學單元的操作桿, 所述眼科設備包括轉動撥盤,其設置于所述操作桿的側面并且能相對于所述操作桿轉動; 觸發器,其在相對于所述操作桿偏心的狀態下配置于所述操作桿的頂部;以及控制單元,其適于進行如下控制根據所述轉動撥盤的轉動進行所述光學單元相對于被檢體移動和調焦中的一方;以及根據對所述觸發器的按壓使所述光學單元開始預定操作。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個方面,提供一種眼科設備,其包括能夠操作電動調焦機構的操縱手柄機構,所述眼科設備包括所述操縱手柄機構的操作桿;至少一個轉動撥盤,其配置于所述操作桿的側面和支撐構件中的至少一方,所述支撐構件設置在所述操作桿的一端以支撐所述轉動撥盤;和控制單元,其適于根據所述轉動撥盤中的一個轉動撥盤的轉動控制所述電動調焦機構進行調焦。從下面參考附圖對示例性實施方式的說明,本發明的其它特征將變得明顯。


圖IA是示出構成眼底拍攝設備的一部分的操縱手柄部105的示例的圖;圖IB是示出操縱手柄部105的一部分的截面圖;圖2A是示出眼底拍攝設備的示意性機械結構的4
圖2B是操縱手柄部105的俯視圖;圖3是示出眼底拍攝設備的示意性機械結構的圖;圖4是示出操縱手柄部105的操作桿的內部結構的圖;圖5是根據第一實施方式的眼底拍攝設備的示意性框圖;圖6是示出構成眼底拍攝設備的一部分的操縱手柄部605的示例的圖;圖7是操縱手柄部605的操作桿的截面圖;圖8是根據第二實施方式的眼底拍攝設備的示意性框圖;圖9是示出使轉動撥盤的操作無效的處理步驟的流程圖;圖10是示出構成眼底拍攝設備的一部分的操縱手柄部1003的示例的圖;圖11是根據第三實施方式的眼底拍攝設備的示意性框圖;圖12是示出與檢測單元的電壓對應的處理步驟的流程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現在將參考附圖詳細說明本發明的示例性實施方式。應理解,除非明確說明,這些實施方式中提出的部件的相對配置、數字表述和數值并不限制本發明的范圍。(第一實施方式)將參考圖IA至圖3說明根據第一實施方式的眼底拍攝設備的示意性配置。現在將參考圖IA首先說明構成眼底拍攝設備的操縱手柄機構的操縱手柄部105。 操縱手柄部105包括聚焦撥盤(focus dial) 101 (用作第二轉動構件的第二轉動撥盤)和上下移動撥盤102 (用作第一轉動構件的第一轉動撥盤)。操縱手柄部105還包括拍攝按鈕 103、前眼對準切換按鈕104、光斷路器108、聚焦撥盤基部109、鎖定構件110和狹縫板301, 在圖3中示出了這些部件的細節。操作人員轉動聚焦撥盤101以調節作為操作對象的電動調焦機構的焦點。聚焦撥盤101配置于支撐轉動撥盤的聚焦撥盤基部109 (支撐構件)。該支撐構件配置于操縱手柄部105的一端。注意,支撐構件可以與操縱手柄部105形成為一體或者形成為單獨的構件。聚焦撥盤101可以以與操作桿的長度方向上的中心軸線同軸線的方式配置于操作桿或者配置于支撐構件。聚焦撥盤101可以以在操作桿不傾斜的標準狀態下與操作桿的長度方向上的中心軸線同軸線的方式配置于支撐構件。操作人員轉動上下移動撥盤102以使圖2A所示的光學單元106沿上下方向移動。 上下移動撥盤102配置于操作桿。拍攝按鈕103是可按壓按鈕。當操作人員按壓拍攝按鈕 103時,開始拍攝。前眼對準切換按鈕104(前眼觀察切換按鈕)是可按壓按鈕。操作人員可通過按壓前眼對準切換按鈕104而將后面將參考圖5進行說明的前眼觀察透鏡520插入或者移除。光斷路器108是封裝紅外光源和紅外光接收元件(兩者均未示出)的元件。在狹縫板 301已固定于聚焦撥盤101之后,聚焦撥盤101可樞轉地裝配于聚焦撥盤基部109。于是, 聚焦撥盤基部109用于保持已安裝的基板,使得狹縫板301在光斷路器108的紅外光源部與紅外光接收元件(均未示出)之間通過。鎖定構件110防止聚焦撥盤101與聚焦撥盤基部109 (支撐構件)斷開連接,并且如圖IB所示,鎖定構件110與聚焦撥盤基部109接合。 注意,鎖定構件110配置于聚焦撥盤101 (第二轉動構件)。但是,只要鎖定構件110被配置成使聚焦撥盤101與上下移動撥盤102分開,則可采用其它的結構。聚焦撥盤101簡單地裝配于聚焦撥盤基部109,而不與其它機械部件連結。因此, 例如,測試技術人員能夠利用小指容易地操作聚焦撥盤101。將參考圖2A說明眼底拍攝設備的配置的示例。眼底拍攝設備包括例如基部100、 操縱手柄部105、光學單元106、臺架部(stage portion) 107和顯示單元112。光學單元106能夠由參考圖IA所述的上下移動撥盤102沿上下方向驅動。臺架部107在基部100上自由移動。操縱手柄部105配置于臺架部107。操作人員能夠通過使操縱手柄部105的操作桿傾斜而使臺架部107輕微地移動。當臺架部107移動時,光學單元106能夠在二維平面內沿與上下方向不同的前后方向或者水平方向移動。顯示單元112 顯示所觀察到的像或者拍攝結果。如圖2B所示,聚焦撥盤101配置于例如圓形形狀的孔111的大致中心,以使操縱手柄部105從外蓋突出。該位置與布置在中央位置處的操縱手柄部105的大致中心對應。將參考圖4說明操縱手柄部105的操作桿的內部結構的示例。光斷路器401與光斷路器108相同。光學上下移動撥盤基部403是使光學單元106沿上下方向移動的上下移動撥盤102的基部。光斷路器401固定于光學上下移動撥盤基部403。當上下移動撥盤102 樞轉時,狹縫板402在光斷路器401的紅外光源部與紅外光接收元件之間通過。狹縫板402 固定于使光學單元106沿上下方向移動的上下移動撥盤102。上下移動撥盤102圍繞光學上下移動撥盤基部403樞轉。將參考圖5說明根據第一實施方式的眼底拍攝設備的示意性框圖。紅外LED光源 501是用于通過紅外光觀察被檢體的眼底的光源。光源502是白色LED光源或者可視光光源,其用于可視地拍攝被檢者的眼底。紅外環狀狹縫(ring slit) 505是將來自紅外LED光源501的照明光改變成環狀照明(ring illumination)的遮擋件(mask)。電容器C對白色LED光源502供電。電容器 C中存儲的電荷量根據拍攝模式而改變。每次拍攝模式改變時,電容器C被適當地充放電。 由后面將要說明的系統控制單元522進行充/放電控制。系統控制單元522進行對驅動單元Ml至M5的驅動控制、對檢測單元Sl至S7的控制、基于來自用戶界面的輸入的控制以及對圖像數據處理和用于將所獲得的圖像顯示于顯示單元112的處理的控制。驅動單元M4將白色LED光源502和紅外LED光源501插入到后面將要說明的照明光路0 1或者從照明光路01移除。位置檢測單元S4檢測白色LED 光源502的位置和紅外LED光源501的位置。在觀察模式中,紅外LED光源501插入到照明光路01。當操作人員按壓操縱手柄的拍攝按鈕103以向系統控制單元522發送觸發信號 (未示出)時,光源從紅外LED光源改變為白色LED光源502。之后,光源再次改變為紅外 LED光源501。在系統控制單元522判定預定時間內不進行觀察時,白色LED光源502和紅外LED光源501關斷。環狀照明經由照明中繼透鏡507和照明中繼透鏡509在被檢體512 上成像。分光單元(split imit)508包括光源,其被構造成對聚焦指示器(focus indicator)投影;移動機構,其在觀察模式中進入照明光路01并在圖5中的箭頭的方向上移動以使聚焦指示器在光軸方向上移動;和退避機構,其在拍攝模式中使分光單元從照明光路0 1退避。分光驅動馬達Ml驅動分光單元508以調整聚焦指示器的焦點,分光位置檢測單元Sl檢測分光單元508的停止位置。另外,驅動單元M6在圖5中的箭頭的方向上驅動分光單元508,位置檢測單元S6檢測分光單元508此時的位置。穿孔鏡510是在中心具有孔的全反射鏡,其被構造成通過外周的鏡反射環狀照明并且使拍攝光通過中心處的孔。通過了穿孔鏡510的環狀照明經由物鏡511在被檢體512 上成像并且照明被檢體512。所反射的光經由物鏡511在穿孔鏡510的中心成像。拍攝光路02從被檢體的眼底像向攝像傳感器517延伸。當前眼觀察透鏡520插入到拍攝光路02中時,能夠觀察到前眼部。另一方面,當前眼觀察透鏡520未插入到拍攝光路02時,能夠觀察到眼底。利用前眼觀察透鏡驅動馬達 M3和前眼觀察透鏡位置檢測單元S3來完成將前眼觀察透鏡520插入到拍攝光路02中或者從拍攝光路02移除。在接收到通過按壓操縱手柄部105的前眼對準切換按鈕104所產生的觸發信號(未示出)時,系統控制單元522對前眼觀察透鏡520進行切換控制。攝像傳感器517以光電的方式轉換拍攝光。通過光電轉換所獲得的電信號被系統控制單元522轉換成數字數據。在紅外觀察模式中,所觀察到的像顯示于顯示單元112。在拍攝模式中,所觀察到的像被記錄于記錄介質(未示出)。聚焦透鏡513用于調節通過了穿孔鏡510的中心處的孔的拍攝光束的焦點。聚焦透鏡513在圖5中的箭頭的方向上移動以調節焦點。聚焦透鏡驅動馬達M2基于來自系統控制單元522的脈沖來驅動聚焦透鏡513。 位置檢測單元S2檢測聚焦透鏡513的位置。當測試技術人員操作操縱手柄部105的聚焦撥盤101時,狹縫板301在光斷路器 108的紅外光源部與紅外光接收元件之間通過。調焦編碼器單元527經由檢測單元S7將兩個不同定時的脈沖信號(未示出)發送到系統控制單元522。系統控制單元522能夠從兩個脈沖之間的移位檢測出轉動方向和轉動速度。系統控制單元522對準聚焦馬達并將其調節至所期望的聚焦狀態。光斷路器527a與圖1中的光斷路器108對應。狹縫板527b與圖1中的狹縫板 301對應。光學單元525是與光學單元106對應的部分。進給螺桿部523是通過驅動單元M5 使光學單元525沿上下方向移動的螺桿部。齒輪部524裝配并固定于驅動單元M5的軸,以使進給螺桿樞轉。進給螺桿部523、驅動單元M5以及齒輪部524配置于臺架部107。位置檢測單元S5檢測光學單元525的位置。當測試技術人員操作操縱手柄部105的上下移動撥盤102時,狹縫板402在光斷路器401的紅外光源部與紅外光接收元件之間通過。光學單元對準調節編碼器單元526經由檢測單元S6將兩個不同定時的脈沖信號(未示出)發送至系統控制單元522。系統控制單元522能夠從兩個脈沖信號之間的移位而檢測出轉動方向和轉動速度。系統控制單元 522在上下方向上對準光學單元106,并且通過調節光學單元106的驅動方向和驅動速度而將光學單元106設定于期望的高度。光斷路器526a對應于圖1中的光斷路器108。狹縫板 526b對應于圖3中的狹縫板301。由于聚焦撥盤101和上下移動撥盤102被配置成彼此靠近(聚焦撥盤101圍繞操縱手柄的下部配置),所以操作人員可能會錯誤地同時操作這些操作構件。在本實施方式中,聚焦撥盤101的鎖定構件110具有與聚焦撥盤101的上表面的形狀相同的鎖定形狀。這使得可以防止操作人員在操作聚焦撥盤101上方的上下移動撥盤102時錯誤地操作聚焦撥盤101。注意,撥盤101和102的功能可以根據它們各自的目的而適當地改變。例如,撥盤 101可以被構造成用于上下移動,撥盤102可以被構造成用于調焦。(上下移動撥盤102的和拍攝按鈕103的配置位置和形狀)如果操作構件集中于操縱手柄以減小操作人員的手移動所需的次數,由此改進可操作性,則將要操作某一操作構件的操作人員極有可能會同時操作不希望的操作構件。這意味著設備極有可能會進行操作人員所不期望的(錯誤的)操作。美國專利No. 5406076公開了一種操縱手柄機構,所述操縱手柄機構包括轉動把手,該轉動把手的頂部設置有操作按鈕(拍攝用按鈕)以產生觸發信號。由于操作按鈕配置于轉動把手的頂部,所以操作人員在操作操作按鈕時可能會無意地轉動轉動把手。這使光學單元在完成對準之后沿上下方向移動。結果,需要重新拍攝。由于美國專利No. 5406076中公開的轉動把手在其頂部具有操作按鈕,所以操作按鈕可以與轉動把手一起轉動。因此,操作按鈕實際上形成在轉動把手的中心并且為圓形操作構件。如果操作按鈕偏心或者形成為非圓形形狀,則操作按鈕的位置隨轉動把手的轉動而移動。另一方面,根據本實施方式的眼底拍攝設備的上下移動撥盤102配置于操縱手柄的中部。即使當上下移動撥盤102轉動時,操縱手柄的上部也不連動地移動并且保持固定。 拍攝按鈕103和前眼部對準切換按鈕104配置于操縱手柄的上固定部。拍攝按鈕103和前眼對準切換按鈕104以與轉動構件離開預定距離的方式配置于操作桿的端部,并且在不與轉動構件的轉動連動地移動的狀態下保持所配置的狀態。拍攝按鈕103和前眼對準切換按鈕104保持如下的位置關系當測試技術人員用拇指、中指和無名指輕微地把持操縱手柄的上下移動撥盤102時,食指自然地落在拍攝按鈕103的頂部。在具有本實施方式的尺寸的操縱手柄上,拍攝按鈕103配置于從中心朝向測試技術人員稍微偏移的位置(離開轉動中心軸線預定距離的位置)處。拍攝按鈕103及其周邊具有允許食指的指尖自然地落在按鈕上以進行壓入操作的形狀。前眼對準切換按鈕104配置于與測試技術人員所在側相反的一側,使得他/她為了按壓按鈕能夠在不使手離開操縱手柄的狀態下而僅通過有意識地伸展手指來按壓按鈕。 另外,圍繞所述按鈕形成提岸部(bank portion)以防止在前眼觀察模式與眼底拍攝模式之間的不希望的轉變。由此,轉動用撥盤和拍攝用按鈕能夠被配置成使得操作人員幾乎不會進行誤操作。另外,拍攝按鈕的配置和形狀能夠被設計成消除對操作人員的改變把持位置的部分的需求。(第二實施方式)第二實施方式與第一實施方式的不同之處僅在于操縱手柄上的聚焦撥盤和光學上下移動撥盤的配置以及系統控制單元的控制方法。因此,現在將參考圖6至圖9主要說明這些不同點。將參考圖6說明根據第二實施方式的操縱手柄部605。操縱手柄部605包括拍攝按鈕601、前眼對準切換按鈕602、光學上下移動撥盤603、聚焦撥盤604、頂蓋606、下蓋607 和撥盤支柱(strut) 705,圖7也示出了該撥盤支柱705。光學上下移動撥盤603具有與第一實施方式中所述的上下移動撥盤102的功能相同的功能。光學上下移動撥盤603與操縱手柄部605幾乎同軸線地樞轉。光學上下移動撥盤603具有大致中空筒形狀,并且如圖7所示,光學上下移動撥盤603以可樞轉的方式裝配于撥盤支柱705。頂蓋606與撥盤支柱705接合以防止光學上下移動撥盤603斷開連接。聚焦撥盤604具有與第一實施方式中所述的聚焦撥盤101的功能相同的功能。聚焦撥盤604與操縱手柄部605幾乎同軸線地樞轉。聚焦撥盤604具有大致中空筒形狀,并且如圖7所示,聚焦撥盤604以可樞轉的方式裝配于撥盤支柱705。撥盤支柱705與下蓋 607接合以防止聚焦撥盤604斷開連接。頂蓋606保持拍攝按鈕601和前眼對準切換按鈕 602。參考圖7,光斷路器701具有與光斷路器108的功能相同的功能。狹縫板702與狹縫板402相同。狹縫板702固定于光學上下移動撥盤603。當光學上下移動撥盤603樞轉時,狹縫板702同樣地樞轉并且在光斷路器701的光源部與光接收部(兩者均未示出)之間通過。兩個不同相位的脈沖(未示出)被發送到系統控制單元801。系統控制單元801 檢測轉動并對準光學單元525。光斷路器703具有與光斷路器108的功能相同的功能。狹縫板704與狹縫板301相同。狹縫板704固定于聚焦撥盤604。當聚焦撥盤604樞轉時, 狹縫板704同樣地樞轉并且在光斷路器703的光源部與光接收部(兩者均未示出)之間通過。兩個不同相位的脈沖(未示出)被發送到系統控制單元801。系統控制單元801檢測轉動并對準聚焦透鏡513。由于聚焦撥盤604和光學上下移動撥盤603被配置成彼此靠近,所以可能發生誤操作。當檢測到一個撥盤的操作時,系統控制單元801使除了處于操作狀態的轉動撥盤之外的轉動撥盤的任何操作無效。將參考圖8說明根據第二實施方式的眼底拍攝設備的示意性框圖。當測試技術人員操作操縱手柄部605的光學上下移動撥盤603時,圖7中的狹縫板702在光斷路器701 的紅外光源部與紅外光接收元件之間通過。圖8中的光學單元對準調節編碼器單元802經由檢測單元S6向系統控制單元801發送兩個不同定時的脈沖信號(未示出)。系統控制單元801能夠從兩個脈沖信號之間的移位檢測出轉動方向和轉動速度。系統控制單元801通過調節光學單元525的驅動方向和驅動速度而在上下方向上對準光學單元525并且將光學單元525設定在期望的高度。光斷路器802a對應于圖7中的光斷路器701。狹縫板802b 對應于圖7中的狹縫板702。當測試技術人員操作操縱手柄部605的聚焦撥盤604時,狹縫板704在光斷路器 703的紅外光源部與紅外光接收元件之間通過。調焦編碼器單元803經由檢測單元S 7向系統控制單元801發送兩個不同定時的脈沖信號(未示出)。系統控制單元801能夠從兩個脈沖之間的移位檢測出轉動方向和轉動速度。系統控制單元801對準聚焦馬達并且將聚焦馬達調節至期望的聚焦狀態。光斷路器803a對應于圖7中的光斷路器703。狹縫板803b 對應于圖7中的狹縫板704。現在將參考圖9中的流程圖說明用于使轉動撥盤的操作無效的處理步驟。在步驟SlOl中,判斷聚焦撥盤604是否正被操作。通過使系統控制單元801檢測編碼器單元803是否發送脈沖信號來判斷聚焦撥盤604是否正被操作。當判定聚焦撥盤 604正被操作(步驟SlOl中的“是”)時,處理進行到步驟S102。當判定聚焦撥盤604未被操作(步驟SlOl中的“否”)時,處理進行到步驟S103。在步驟S102中,系統控制單元801忽視從光學上下移動撥盤603的光學單元對準
9調節編碼器單元802發出的脈沖信號。更具體地,系統控制單元801并不接收該脈沖信號。 之后,處理返回到步驟S101。在步驟S103中,判斷光學上下移動撥盤603是否正被操作。通過使系統控制單元801檢測光學單元對準調節編碼器單元802是否發送脈沖信號來判斷光學上下移動撥盤 603是否正被操作。當判定光學上下移動撥盤603正被操作(步驟S103中的“是”)時,處理進行到步驟S104。當判定光學上下移動撥盤603未被操作(步驟S103中的“否”)時, 處理返回到步驟SlOl。在步驟S104中,系統控制單元801忽視從聚焦撥盤604的編碼器單元803發出的脈沖信號。更具體地,系統控制單元801并不接收該脈沖信號。之后,處理返回到步驟S103。上述處理提供了通過允許/禁止脈沖信號接收而防止附近的撥盤的誤操作。由此,即使當轉動撥盤被設置成彼此靠近時,也能夠在無誤操作的情況下操作轉動撥盤。(第三實施方式)第三實施方式與第一實施方式的不同之處僅在于操縱手柄上的聚焦撥盤和光學上下移動撥盤的配置以及系統控制單元的控制方法。因此,將參考圖10至圖12主要說明這些不同點。現將參考圖10說明根據第三實施方式的操縱手柄部1003。轉動撥盤1001與編碼器單元1102的狹縫板1102b機械連結,并且轉動撥盤1001與操縱手柄部1003幾乎同軸線地轉動,其中圖11中示出了編碼器單元1102的細節。開關1002改變轉動撥盤1001的模式。當扳動(flip)開關1002時,圖11所示的模式開關1103的電壓改變。形成孔1004,用于使操縱手柄部1003從外蓋突出。在本實施方式中,配置一個轉動撥盤1001。但是,可以配置多個轉動撥盤,并且可以從這些轉動撥盤中選擇操作對象。當測試技術人員操作轉動撥盤1001時,狹縫板1102b在光斷路器1102a的紅外光源部與紅外光接收元件之間通過。編碼器單元1102經由檢測單元S6向系統控制單元1101 發送兩個不同定時的脈沖信號(未示出)。系統控制單元1101從兩個脈沖之間的移位檢測出轉動方向和轉動速度,并且調節光學單元的對準和調焦。注意,系統控制單元1101經由檢測單元S7檢測模式開關1103的狀態。注意,在第三實施方式中,轉動撥盤被配置成與操縱手柄大致同軸線。但是,如第一實施方式所述的那樣,轉動撥盤可以被配置成與使操縱手柄部1003從外蓋突出的孔 1004幾乎同軸線。現在將參考圖12的流程圖說明與檢測單元的電壓對應的處理步驟。在步驟S201 中,系統控制單元1101判斷檢測單元的電壓是否為0V。當判定電壓為OV(步驟S201中的 “是”)時,處理進行到步驟S202。當判定電壓不是OV(步驟S201中的“否”)時,處理進行到步驟S203。在步驟S202中,系統控制單元1101利用來自編碼器單元1102的信號來調節光學單元525的上下移動。之后,處理返回到步驟S201以繼續進行控制,直到檢測單元的電壓改變到OV之外的電壓。在步驟S203中,系統控制單元1101進行控制以利用來自編碼器單元1102的信號進行調焦。之后,處理返回到步驟S201以繼續進行控制,直到檢測單元的電壓改變到OV的電壓。
10
如上所述,根據本發明,可以在不改變把持操縱手柄的手的位置的情況下進行從調焦到拍攝的一系列操作。另外,由于沒有白費的操作,所以拍攝時間比以前短。另外,即使轉動撥盤被配置成相互靠近,也不會發生誤操作。(第四實施方式)在上面的實施方式中,已經說明了操縱手柄機構具有兩個轉動撥盤(上下移動撥盤102和聚焦撥盤101)的示例。但是,可以僅配置所述轉動撥盤中的一個轉動撥盤。在上面的實施方式中,已經說明了本發明的操作機構被應用于拍攝眼底的眼科拍攝設備的示例。但是,本發明的實施方式并不局限于此。本發明的操作機構可以應用于比如眼壓計、角膜測厚計、屈光計、角膜計或者自動屈光計等眼科設備。在本情況中,用上述測量單元替換拍攝單元和光學單元。根據操作桿的移動調節測量單元的位置,并且根據對偏心地配置于操縱手柄的頂部的觸發器(第一實施方式中的拍攝按鈕103)的按壓進行測量。 這使得可以減少測試技術人員對眼科設備的誤操作,改進測試效率。根據本發明,可以在不改變操縱手柄上的把持位置的情況下進行對準、調焦以及拍攝或測量操作。將使光學單元沿上下方向移動的功能分配給操縱手柄上的轉動撥盤以及將調焦功能分配給由操作桿的支撐構件所支撐的轉動撥盤使得能夠進行包括對準、調焦以及拍攝或測量的一系列操作。在兩個轉動撥盤中的一個轉動撥盤的操作過程中,與另一個轉動撥盤的操作對應的控制被禁止。這允許減少由于操縱手柄附近的操作構件的集中而易于發生的誤操作,并極大地改進可操作性。當本發明應用于比如眼底照相機等眼科拍攝設備,并且拍攝開始指示功能被分配給觸發器時,能夠改進眼科拍攝設備的可操作性。由于配置于操作桿的切換按鈕能夠在前眼部模式和眼底拍攝模式之間進行切換, 所以能夠進一步提高可操作性。該切換按鈕被配置成比觸發器靠近光學單元,因此能夠在把持操縱手柄的狀態下由與按壓觸發器的手指不同的手指來操作該切換按鈕。因此,可以在用戶的把持操縱手柄的手的位置沒有大的變化的情況下在前眼部模式和眼底模式之間進行切換。轉動撥盤與操作桿的中心軸線同軸線,且能夠在把持操縱手柄的狀態下由手指操作轉動撥盤。由于轉動撥盤由控制單元電氣地控制,所以轉動操作所需的力可小于具有機械轉動檢測機構的設備用的力。因此,即使當圍繞操縱手柄設置比如觸發器和轉動撥盤等許多操作構件時,也能夠在不用施加大的力的情況下由手指操作這些操作構件。當設置電氣控制機構時,能夠在不用施加大的力的情況下操作在操縱手柄的周圍集中的許多操作構件。 因此,能夠極大地提高可操作性。(其它實施方式)還可以通過如下的系統或設備的計算機(或者比如CPU或MPU等器件)以及通過如下的方法來實現本發明的方面,所述系統或設備的計算機讀取并執行記錄于存儲器件的程序以進行上述實施方式的功能,所述方法的步驟由系統或設備的計算機通過例如讀取和執行記錄于存儲器件的程序以進行上述實施方式的功能來進行。為此,例如經由網絡或者從用作存儲器件的各種類型的記錄介質(例如,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向計算機提供程序。
雖然已經參考示例性實施方式說明了本發明,但是應理解,本發明并不局限于所公開的示例性實施方式。所附的權利要求書的范圍符合最寬泛的闡釋,以涵蓋全部這樣的變型、等同結構和功能。
權利要求
1.一種眼科設備,其包括用于調節光學單元的操作桿,所述眼科設備包括轉動撥盤,其設置于所述操作桿的側面并且能相對于所述操作桿轉動;觸發器,其在相對于所述操作桿偏心的狀態下配置于所述操作桿的頂部;以及控制單元,其適于進行如下控制根據所述轉動撥盤的轉動進行所述光學單元相對于被檢體移動和調焦中的一方;以及根據對所述觸發器的按壓使所述光學單元開始預定操作。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眼科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眼科設備還包括支撐構件,其設置于所述操作桿的一端;和另一轉動撥盤,其由所述支撐構件支撐,其中,所述控制單元進行如下控制根據設置于所述操作桿的所述側面的所述轉動撥盤的轉動使所述光學單元相對于所述被檢體移動;以及根據由所述支撐構件支撐的所述另一轉動撥盤的轉動來進行調焦。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眼科設備,其特征在于,當設置于所述操作桿的所述側面的所述轉動撥盤和由所述支撐構件支撐的所述另一轉動撥盤中的一方被操作時,所述控制單元不根據當前未被操作的轉動撥盤的操作來進行控制。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眼科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學單元是拍攝單元,所述控制單元進行控制以根據對所述觸發器的按壓使所述拍攝單元開始拍攝操作。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眼科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眼科設備還包括以偏心的狀態配置于所述操作桿的切換按鈕,其中,所述控制單元根據對所述切換按鈕的按壓而在觀察所述被檢體的前眼部的模式與觀察所述被檢體的眼底的模式之間切換所述拍攝單元。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眼科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換按鈕以比所述觸發器靠近所述光學單元的方式配置于所述操作桿的所述側面和所述頂部中的一方。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眼科設備,其特征在于,設置于所述操作桿的所述側面的所述轉動撥盤與所述操作桿的長度方向上的中心軸線同軸線地配置。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眼科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眼科設備還包括驅動單元,其適于驅動所述光學單元;和檢測單元,其適于檢測設置于所述操作桿的所述轉動撥盤的轉動方向和轉動速度,其中,所述控制單元根據由所述檢測單元所檢測到的所述轉動方向和所述轉動速度控制所述驅動單元對所述光學單元的驅動方向和驅動速度。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眼科設備,其特征在于,當所述控制單元根據所述轉動撥盤的轉動控制所述光學單元相對于所述被檢體的移動時,所述控制單元還根據所述操作桿的傾斜控制所述光學單元在與根據所述轉動撥盤的轉動所控制的移動方向不同的方向上的移動。
10.一種眼科設備,其包括能夠操作電動調焦機構的操縱手柄機構,所述眼科設備包括所述操縱手柄機構的操作桿;至少一個轉動撥盤,其配置于所述操作桿的側面和支撐構件中的至少一方,所述支撐構件設置在所述操作桿的一端以支撐所述轉動撥盤;和控制單元,其適于根據所述轉動撥盤中的一個轉動撥盤的轉動控制所述電動調焦機構進行調焦。
11.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眼科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個轉動撥盤以與所述操作桿的長度方向上的中心軸線同軸線的方式被配置于所述操作桿和所述支撐構件中的一方。
12.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眼科設備,其特征在于,當所述眼科設備具有多個轉動撥盤時,第一轉動撥盤被配置于所述操作桿的所述側面,并且第二轉動撥盤被配置于所述支撐構件。
13.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眼科設備,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轉動撥盤與所述第一轉動撥盤之間配置鎖定構件,用于鎖定所述第二轉動撥盤。
全文摘要
一種眼科設備,其包括用于調節光學單元的操作桿,該眼科設備包括轉動撥盤,其設置于操作桿的側面并且相對于操作桿轉動;觸發器,其以相對于操作桿偏心的狀態配置于操作桿的頂部;和控制單元,其適于進行如下控制根據轉動撥盤的轉動進行光學單元相對于被檢體移動和調焦中的一方;以及使光學單元根據對觸發器的按壓進行預定操作。
文檔編號A61B3/15GK102379683SQ20111023992
公開日2012年3月21日 申請日期2011年8月19日 優先權日2010年8月31日
發明者中原康弘, 相川聰 申請人:佳能株式會社

  • 自助式口腔吸唾液分離裝置制造方法【專利摘要】自助式口腔吸唾液分離裝置,包括吸管、支撐器和吸唾墊,支撐器兩側分別設置一個牙托,支撐器內部設置一個上下連通的吸唾管,吸唾墊包括下墊、上墊和出口管,下墊和上墊分別與出口管連接形成一體式結構,下墊和上
  • 專利名稱:低hdl血癥改善劑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到以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劑為有效成分的低HDL血癥改善劑和由該低HDL血癥改善劑構成的動脈硬化預防和治療劑。背景技術: HDL(high-density lipoprotein;高密度
  • 專利名稱:藥物組合物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包含特定的血管緊張肽II受體拮抗劑和一種或多種利尿劑作為有效成分的藥物組合物(特別是用于預防或治療高血壓的藥物組合物),涉及特定的血管緊張肽II受體拮抗劑和一種或多種利尿劑用于制造藥物組合物
  • 專利名稱:自動腰椎曲線牽引床的制作方法自動腰椎曲線牽引床腰椎過度負重,姿勢不良,退行病變,普遍采用直線牽引。直線牽引破壞生理曲線越拉越直。直線牽引,操作煩瑣,壓迫胸腹,影響呼吸,難以忍受,難以堅持,破壞曲線,效果低微。本發明利用人體自重位移
  • 專利名稱:珍珠菜提取物及其提取方法和應用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屬于制藥領域,涉及一種珍珠菜提取物及其提取方法,該珍珠菜提取物具有保肝護肝作用。背景技術:肝損傷是多種因素如毒物(CCL4、AP、IC)的中間產物與大分子物質共價結合、缺氧、
  • 專利名稱:一種含有環磷腺苷葡胺化合物的藥物組合物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一種環磷腺苷葡胺的凍干粉針制劑及其制備方法,屬醫藥領域。背景技術:環磷腺苷葡胺,英文名稱Meglumine Adenosine Cyclophosphate,系環
  • 專利名稱:一種自動消毒裝置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消毒材料或物品的器械,特別是涉及一種適用于食品家電、器件 的自動消毒裝置。背景技術:隨著經濟及技術的發展,紅外線餐具消毒柜遂漸成為日常家庭家電之一。同時,由 于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
  • 專利名稱:按摩器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按摩器。背景技術:以前,在具有可移動地設在椅子的靠背部或座部上的施療部的按摩器中,其施療部如以下所述構成。即,如圖24(a)模式地表示的,平行配置有兩根轉動軸,在其中一根轉動軸上設有相對
  • 專利名稱:一種用于補腎益氣,化淋通淋的純中藥藥物組合及其制備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屬于處方藥品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用于補腎益氣,化淋通淋的純中藥藥物組合及其制備方法。背景技術:前列腺疾病包括非細菌性前列腺炎、慢性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是男性老
  • 專利名稱:醌類化合物及其制備方法與抗腫瘤應用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藥物化合物領域,具體涉及一類源于真菌的具有抗腫瘤活性的醌類化合物及其制備方法,以及它們在制備抗腫瘤藥物中的應用。背景技術: 自從1929年從真菌中發現青霉素以來,真菌
  • 一種簡易祛痘裝置制造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祛痘器具,尤其是涉及一種簡易祛除青春痘或火癤的小工具。一種簡易祛痘裝置,包括活塞式吸管(1)及針頭或刀頭(2),在所述活塞式吸管的前端針頭或刀頭安裝部位設有吸盤(6),所述吸盤與活塞式吸
  • 專利名稱:一種提高免疫力、抗輔射的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一種具有提高免疫力、抗輔射的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輻射可直接造成組織細胞中核酸、蛋白質的分子結構破壞及代謝障礙,特別是對DNA合成旺盛的組織器官,如骨髓、胸腺
  • 一種智能化紙尿褲的制作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智能化紙尿褲,主體為紙尿褲,還包括可更換的檢測裝置及外部報警器,當紙尿褲在使用時,溫濕度傳感器實時對紙尿布內溫濕度進行監控并發出信號給信號收發裝置,信號收發裝置再將此信號通過無線的方式
  • 三室輸液袋的制作方法【專利摘要】一種三室輸液袋,包括袋體,袋體上設置有兩條虛焊帶,袋體頂部中央設置有段狀的上實焊接頭,袋體底部兩側設置有段狀的下實焊接頭。三室輸液袋不僅將輸液袋分割成三個內室,使打開內室之間的虛焊帶即可完成內室中內容物的混合
  • 可微量之注射裝置制造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是可微量之注射裝置,基本由動作腔體、電器容室、手把及注射器所組成,其中,動作腔體設有第一腔體及第二腔體,內置有套筒及滑套,而滑套內部設有螺旋牙,可供第一腔體內延伸桿體之頂端推板螺入,注射器支注液
  • 專利名稱:一種納米川貝枇杷制劑藥物及其制備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一種清熱宣肺、化痰止咳,主治感冒咳嗽的納米川貝枇杷制劑藥物,本發明還涉及該藥物制備的方法。川貝枇杷糖漿是一種經典中成藥,主要有止咳、化痰、平喘、抑菌、解熱等作用,用于感冒咳嗽
  • 一種輸液泵泵門的制作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輸液泵泵門,其包括泵門本體(1),所述泵門本體(1)內兩側設有兩個筋板(11),每個所述筋板(11)上設有滑槽(10);所述泵門本體(1)內還設有鎖鉤(3),所述鎖鉤(3)包括鎖鉤本體和
  • 一種醫用膠貼取用的制造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醫用膠貼取用機,屬于醫療器材領域,為解決現有膠貼使用不便且容易污染等問題而設計。醫用膠貼取用機的取用機外殼上表面上設置有若干個控制鍵,其一側面設置膠貼出口和膠底入口;內部設置有與若干
  • 臭味氣體處理的反應裝置制造方法【專利摘要】臭味氣體處理的反應裝置,包括箱體、動力設備區、生物洗滌區和生物過濾區,所述動力設備區設于箱體的左端,生物洗滌區設于動力設備區的右側,該生物洗滌區包括第一填料承載架和組合式膨脹填料,其中第一填料承載架
  • 一種腎內科使用的沖洗裝置制造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腎內科使用的沖洗裝置,涉及醫療器械領域,包括連接管、水囊和氣囊,所述連接管與水囊相連接,所述水囊與氣囊相連接,所述水囊設于連接管和氣囊之間,所述水囊外部設有槍體,所述槍體底部設
  • 專利名稱:一種治療骨關節炎的中藥組合物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骨關節炎的中藥組合物。 背景技術:骨關節炎是最常見的關節炎,一般認為是慢性進行性退化性疾病,以軟骨的慢性磨損為特點,常在中老年發病,在疾病的初期,沒有明顯的癥狀,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