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分類
最新文章
- 一種靶向于mir-150的抗白血病小分子化合物的制作方法
- 一種多普勒成像自動優化方法
- 踝關節骨折外固定支架的制作方法
- 一種多功能智能護理床的制作方法
- 電子消毒切菜工具架的制作方法
- 具有PHA覆膜的TiO<sub>2<sub>納米管藥物緩釋材料及其應用的制作方法
- 一種超低溫冷凍治療系統用預冷裝置的制作方法
- 腫瘤一飲清的制作方法
- 一種立止紅白痢疾膏的制造方法
- 一種膏劑口腔外用藥及其制造方法
- 一種用于血透復合層狀止血鹽冰袋的制作方法
- 用于延長光學傳感器使用壽命的系統和方法
- Flt3受體的配體的制作方法
- 具有多重腸溶聚合物包衣的供結腸釋放的藥物劑型的制作方法
- 一種改善子宮內膜容受性的中藥組合物的制作方法
- 簡易鼻飼裝置的制作方法
- 一種腰部微波理療椅的制作方法
- 隔膜型女用蠶絲避孕套的制作方法
- 一種外用冰敷裝置制造方法
- 超微粉金花平喘散常溫制備方法及其專用雙向氣流篩分機的制作方法
一種蠲痹通絡藥物的制作方法
專利名稱:一種蠲痹通絡藥物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痹癥及骨質增生的中成藥。
痹癥是人體肌肉、經絡遭受風寒濕邪侵襲后,氣血為邪氣閉阻而引起肢體、關節、筋骨、肌肉等處疼痛、酸楚、重著、麻木和關節腫大、屈伸不利等癥。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蠲痹通絡藥物,根據中醫“不通則痛、通則不痛”的原理,選擇合適對癥天然中草藥及蟲類藥物配合而成,起到補氣活血、溫經通絡、搜風祛濕止痛、強筋骨的功能。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蠲痹通絡藥物,包括下列主要成分(1)青風藤 100--140克;(2)雞血藤 130--170克;(3)夏天無 100--140克;(4)廣地龍 801--20克;(5)祈蛇80--120克;(6)炙蜈蚣 35--55克。
本發明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蠲痹通絡藥物,包括下列主要成分(1)青風藤 100--140克;(2)雞血藤 130--170克;(3)夏天無 100--140克;(4)廣地龍 80--120克;(5)祈蛇80--120克;(6)炙蜈蚣 35--55克。
還包括下列輔助成分(7)五加皮 80--120克;(8)鹿銜草 130--170克;(9)桑寄生 130--170克;(10)肉桂 40--60克;(11)防巳 80--120克;(12)黨參 130--170克;(13)制川烏 10--30克;
(14)制草烏 10--30克;(15)延胡索 80--140克;(16)徐長卿 80--140克。
上述十六味中藥可以制成片劑將制川草烏、青風藤、夏天無、雞血藤、防巳、五加皮、黨參煎濃汁過濾,煎三次汁混合干燥與余藥一起磨成粉,過五號篩后加賦形劑軋成片,上糖衣。
也可以制成膠囊將制川草烏、青風藤、夏天無、雞血藤、防巳、五加皮、黨參煎濃汁過濾,煎三次汁混合干燥與余藥一起磨成粉,過五號篩后裝膠囊。還可以制成顆粒沖劑將十六味中藥煎濃汁,煎三次汁混合干燥成顆粒狀,可放少許糖,包成小包。
再可以制成藥酒將十六味中藥洗凈后投入酒甕中,放入60度白酒10斤,甕口用礱糠拌黃泥封蓋,浸泡一年,開封裝入經消毒的瓶中。
本發明的優點是用純天然中草藥及蟲類藥物治療常見病、多發病,發展前景好。
(1)青風藤為防巳科植物青藤及毛青藤的干燥藤莖。
性味辛、平。歸肝、脾經。
功能祛風濕、通經絡,利小便。
用于風濕痹痛、關節腫脹、麻痹瘙癢。
(2)雞血藤為豆科植物密花豆干燥藤莖。
性味苦、甘、溫。歸肝、腎經。
功能補血、活血、通絡。
用于月經不調,血虛萎黃、麻木癱瘓、風濕痹痛。
(3)夏天無為罌粟科植物伏生紫堇的干燥塊莖。性味苦、微辛、溫。歸肝經。
功能行氣活血、通絡止痛。
用于高血壓偏癱、小兒麻痹后遺癥、坐骨神經痛、風濕性關節炎、跌打損傷。
(4)廣地龍為鉅蝌科動物參環毛蚓或縞蚯蚓的干燥體。
性味咸、寒。為歸肝、脾、膀胱經。
功能清熱、定咳、通絡、平喘、利尿。
用于關節痹痛、肢體麻木、半身不遂。
(5)祈蛇為硅科動物五步蛇的干燥體。
性味甘、咸、溫,有毒。歸肝經。
功能祛風濕、舒筋通絡、搜風定驚。
用于遠年風濕痹癥、關節強直、肌膚麻木。
(6)炙蜈蚣為蜈蚣科動物少棘巨蜈蚣的干燥體。
性味辛、溫,有毒。歸肝經。
功能息風鎮痙、攻毒散結、通絡止痛。
用于小兒驚風、抽搐痙攣、中風口渴、半身不遂、破傷風癥、風濕頑痹、瘰疬、毒蛇咬傷。
(7)五加皮為五加科植物細柱五加的干燥根皮。
性味甘、苦、溫。歸肝、腎經。
功能祛風濕、補肝腎、強筋骨。
用于風濕痹痛、筋骨痿軟、體虛乏力、水腫、腳氣。
(8)鹿銜草為鹿蹄草科植物鹿蹄草或普通鹿蹄草的干莖全草。
性味甘、苦、溫。歸肝、腎經。
功能祛風濕、強筋骨、止血。
用于風濕痹痛、腰膝無力。
(9)桑寄生為桑寄生科植桑寄生的干燥帶葉、莖枝。
性味苦、甘、平。歸肝、腎經。
功能補肝腎、強筋骨、祛風濕、安胎。
用于風濕痹痛、腰膝酸軟、筋骨無力。
(10)肉桂為樟科植物肉桂的干燥樹皮。
性味辛、甘、大熱。歸腎、脾、心、肝經。
功能補火助陽、引火歸源、散寒止痛、活血通經。
用于陽痿、宮冷、腰膝冷痛、腎虛等。
(11)防巳為防巳科植物粉防巳的干燥根。
性味苦、寒。歸膀胱、肺經。
功能利水消腫、祛風止痛。
用于水腫、腳氣、小便不利、濕疹瘡毒、風濕痹痛、高血壓癥。
(12)黨參為傘形科植物明黨參的干燥根。臨床常用補氣藥。
性味甘、微苦、微寒。歸肺、脾、肝經。
功能潤肺化痰、養陰和胃、平肝解毒、補氣養血、效近人參弱。
用于氣虛不足、倦怠無力、氣急喘促、脾虛食少、面目浮腫、久瀉脫肛。
(13)制川烏為毛莨科植物烏頭的干燥母根。為川烏炮制加工品。
性味辛、苦、熱,有毒。歸心、肝、腎、脾經。
功能祛風濕、溫經止痛。
用于風寒濕痹、關節疼痛。
(14)制草烏為毛莨科植物北烏頭的干燥塊根。為草烏炮制加工品。
性味辛、苦、熱,有毒。歸心、肝、腎、脾經。
功能祛風濕、溫經止痛。
用于風寒濕痹、關節疼痛。
(15)延胡索為罌粟科植物延胡索的干燥塊莖。
性味辛、苦、溫。歸肝、脾經。
功能活血、利氣、止痛。
用于胸脅、脘腹疼痛、跌打損傷腫痛。
(16)徐長卿為蘿麻科植物徐長卿的干燥根及根莖。
性味辛溫。歸肝、胃經。
功能祛風化濕、止痛止癢。
用于風濕痹痛、胃痛脹滿、牙痛、腰痛,跌打損傷。
下面結合實施例和病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描述實施例一種蠲痹通絡藥物,用下列配方(1)青風藤 120克;(2)雞血藤 150克;(3)夏天無 120克;(4)廣地龍 100克;(5)祈蛇 100克;(6)炙蜈蚣 45克;(7)五加皮 100克;(8)鹿銜草 150克;
(9)桑寄生 150克;(10)肉桂 50克;(11)防巳 100克;(12)黨參 150克;(13)制川烏 20克;(14)制草烏 20克;(15)延胡索 120克;(16)徐長卿 120克。
片劑將制川草烏、青風藤、夏天無、雞血藤、防巳、五加皮、黨參煎濃汁過濾,煎三次汁混合干燥與余藥一起磨成粉,過五號篩后加賦形劑軋成片,上糖衣,每片0.25克,每日服三次,每次服4-6片。
膠囊將制川草烏、青風藤、夏天無、雞血藤、防巳、五加皮、黨參煎濃汁過濾,煎三次汁混合干燥與余藥一起磨成粉,過五號篩后裝膠囊,每粒裝0.25克,每日服三次,每次服4-6粒。
顆粒沖劑將十六味中藥煎濃汁,煎三次汁混合干燥成顆粒狀,可放少許糖,包成小包,每包10克,一日三次,每次一包沖服。
藥酒將十六味中藥洗凈后投入酒甕中,放入60度白酒10斤,甕口用礱糠拌黃泥封蓋,浸泡一年,開封裝入經消毒的瓶中,每瓶500克,一日2-3次,一次服15--20毫升。
病例1倪××,女性,57歲,吳縣滸關鎮水果店營業員。
初診79年3月26日。
病史右肩部酸痛,活動受限5月余。
檢查右肩峰壓痛,上舉、外展均受限。
診斷右肩關節周圍炎。
治療經過經服蠲痹通絡片4瓶后,肩痛基本消失,活動正常,共服6瓶,有時因勞累過度或陰雨天氣肩部稍有感酸痛。
效療顯效。
病例2鄒××,男性,33歲,蘇州鋼鐵廠工人。
初診79年3月18日。
病史右腰及臀部既往有勞損史,近一年不定期感覺右臀腿疼痛,步行牽制,遇寒則加劇,曾在蘇州、無錫等醫院診斷為坐骨神經痛,并經針灸、理療、推拿等治療未見好轉,近日來疼痛更甚,小腿及足趾麻木,行走活動不便。檢查右臀部壓痛(+),直腿抬高試驗40°,屈髖、屈膝試驗(±),“4”字試驗(+),母趾背伸肌試驗(±)。
診斷梨狀肌綜合癥,坐骨神經痛。
治療經過經服蠲痹通絡片1瓶多約60片,疼痛逐漸見減輕,3瓶后疼痛及牽制基本消失,行走活動巳恢復正常,80年3月17日隨診,主訴自服用本藥10瓶后病痛逐漸好轉,至今癥狀全部消失,原來經常病休,現在能堅持上班,一年多來未見復發。
療效顯效。
病例3柏××,男性,41歲,吳縣胥口蔣墩農民。
初診72年起患四肢關節痛,以腕、指及踝、趾關節腫痛,反復發作,常服治療。
檢查二手指、腕、趾關節腫脹明顯,化驗類風濕因子(+)。
診斷類風濕關節炎。
治療經過經服蠲痹通絡片2瓶后關節腫痛逐漸減輕,共服藥18瓶,現癥狀基本穩定,平時不服強的松能控制,能堅持參加輕體力勞動,復查類風濕因子(±)。
療效好轉。
病例4史××,男性,34歲,吳縣蠶種場工人。
初診79年10月18日。
病史腰部經常酸痛3年,甚則坐立欠佳,彎腰活動受限,勞累及陰雨天腰痛則加重。
檢查腰3、4、5棘突壓痛明顯,彎腰活動受限。攝L正側位片,腰3、4、5肥大改變。
診斷肥大性脊柱炎,慢性腰肌勞損。
治療經過經服蠲痹通絡片4瓶后,腰痛基本消失,共服藥6瓶。
療效好轉。
病例5周××,男性,40歲,蘇州鋼鐵廠工人。
初診80年6月21日。
病史頸、肩疼痛,右手指麻木巳8年,近日加劇。
檢查頸旋轉活動受限,經X攝片示頸椎生理弧度變直,椎間隙狹窄,諸椎均見唇樣增生,C3、4、5前緣變尖,項Lig鈣化。
診斷頸椎骨質增生癥,頸肩綜合癥。
治療經過經服蠲痹通絡片5瓶后,明顯好轉,頸肩部不酸痛,頸部活動度增大,手指麻木亦好轉。
療效顯效。
以上5例服藥中未見任何副作用,治療中不加服其它藥物。
臨床驗證共357例,病種包括肩周炎40例、腰肌勞損49例、肥大性脊柱炎46例、頸椎病45例、坐骨神經痛28例、類風濕關節炎40例、風濕性關節炎33例、腰椎間盤突出癥18例、跟骨滑囊炎8例、跟骨骨刺增生2例、腰椎骶化4例、青年性脊柱炎6例、骶髂關節炎22例、脊柱隱裂7例、軟組織損傷9例,有效率占83.7%。
療效判斷標準1.顯效關節肌肉或筋絡疼痛癥狀消失,運動功能無障礙。
2.有效經治療后癥狀有不同程度改善。
3.無效經治療癥狀無變化。
本發明應用青風藤、雞血藤、夏天無及廣地龍、祈蛇等活血通絡、搜風祛濕、壯骨舒筋藥物組成,經臨床觀察,對風濕痹痛、四肢關節腰背酸痛、骨質增生等中醫所稱“痹癥”能起到鎮痛、消炎、緩解癥狀的作用。近期療效較好,但對腰椎間盤突出癥療效略差,需配合其它效法。
權利要求
1.一種蠲痹通絡藥物,包括下列主要成分(1)青風藤 100--140克;(2)雞血藤 130--170克;(3)夏天無 100--140克;(4)廣地龍 801--20克;(5)祈蛇80--120克;(6)炙蜈蚣 35--55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蠲痹通絡藥物,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下列輔助成分(7)五加皮 80--120克;(8)鹿銜草 130--170克;(9)桑寄生 130--170克;(10)肉桂 40--60克;(11)防巳 80--120克;(12)黨參 130--170克;(13)制川烏 10--30克;(14)制草烏 10--30克;(15)延胡索 80--140克;(16)徐長卿 80--140克。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蠲痹通絡藥物,其特征在于將制川草烏、青風藤、夏天無、雞血藤、防巳、五加皮、黨參煎濃汁過濾,煎三次汁混合干燥與余藥一起磨成粉,過五號篩后加賦形劑軋成片,上糖衣。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蠲痹通絡藥物,其特征在于將制草川烏、青風藤、夏天無、雞血藤、防巳、五加皮、黨參煎濃汁過濾,煎三次汁混合干燥與余藥一起磨成粉,過五號篩后裝膠囊。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蠲痹通絡藥物,其特征在于將十六味中藥煎濃汁,煎三次汁混合干燥成顆粒狀,可放少許糖,包成小包。
6.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蠲痹通絡藥物,其特征在于將十六味中藥洗凈后投入酒甕中,放入60度白酒10斤,甕口用礱糠拌黃泥封蓋,浸泡一年,開封裝入經消毒的瓶中。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蠲痹通絡藥物,由青風藤、雞血藤、夏天無、廣地龍、祈蛇、炙蜈蚣、五加皮、鹿銜草、桑寄生、肉桂、防已、黨參、制川烏、制草烏、延胡索、徐長卿等活血通絡、搜風祛濕、壯骨舒筋藥物組成,對風濕痹痛、四肢關節腰背酸痛、骨質增生等中醫所稱“痹癥”能起到鎮痛、消炎、緩解癥狀的作用,本發明可制成片劑、膠囊、顆粒沖劑、藥酒。
文檔編號A61K35/56GK1335169SQ0112716
公開日2002年2月13日 申請日期2001年8月29日 優先權日2001年8月29日
發明者葛培基 申請人:葛培基
產品知識
行業新聞
- 一種美容面具的制作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告了一種美容面具,包括面具本體、與面具本體連接的臂管,所述面具本體包括由內到外依次層疊的透明內層、線路板和外殼,所述透明內層、線路板和外殼的整體形狀適應人體面部輪廓,所述線路板上設有多個發光管;
- 自助式口腔吸唾液分離裝置制造方法【專利摘要】自助式口腔吸唾液分離裝置,包括吸管、支撐器和吸唾墊,支撐器兩側分別設置一個牙托,支撐器內部設置一個上下連通的吸唾管,吸唾墊包括下墊、上墊和出口管,下墊和上墊分別與出口管連接形成一體式結構,下墊和上
- 專利名稱:一種治療婦科疾病口服藥物及其制造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婦科疾病的口服藥物及其制造方法。背景技術:婦科疾病是一種常見病,主要癥狀月經先后不定期、月經過多、月經過少、痛經、崩漏、婚后多年不孕、白帶多、精神疲倦、卵巢囊腫、由月
- 專利名稱:硒代蛋氨酸溶液劑及其制備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屬于獸藥抗生素領域,具體涉及硒代蛋氨酸溶液劑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硒是1817年瑞典化學家Berzelius在焙燒黃鐵礦制備硫酸,硒的相對原子質量為78. 96,通常被認為是一種非金
- 專利名稱::8-羥基喹啉化合物和其方法技術領域::本申請案根據35U.S.C.119(e)主張2006年8月23日申請的美國臨時申請案第60839,568號的權利。依賴所述申請案的全部揭示內容且其以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中。本發明涉及如下所定義
- 專利名稱:治療鼻竇炎的中草藥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來源于植物的混制品,更具體涉及一種治療鼻竇炎的中草藥組合物。背景技術:鼻竇炎一癥,在祖國醫學中屬五官科鼻病的范疇,該病在臨床中為常見。一般單純性鼻竇炎基本不影響工作,但一經伴發其他病
- 布洛芬凝膠的制作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布洛芬凝膠,該凝膠包括硬殼體,硬殼體內包括第一片體、第二片體和支撐體,支撐體豎直放置,其兩端分別位于第一片體和第二片體的中心位置,三者組成“工”型結構;硬殼體還包括囊體,囊體鑲嵌在支撐體內;
- 專利名稱:天山雪蓮果酒及其生產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一種天山雪蓮果酒及其制備方法,加工酒度為4. 5 12度時為果露酒,酒度為12 觀度時為果酒,酒度為38 60度時為醬香果酒,演變此三種天山雪蓮果酒的生產方法。背景技術:天山雪蓮果也稱雪
- 專利名稱:口腔膜制劑的制作方法口腔膜制劑發明領域本發明涉及包含吲哚5-羥色胺受體拮抗劑(曲坦類(triptan))的口腔膜制劑、其制備和用于治療頭痛的用途。背景技術:藥物劑型,例如口腔可溶解的膜制劑,其在口中迅速溶解,在各種各樣的方面是有利
- 專利名稱:新的芳基果糖-1,6-二磷酸酶抑制劑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為果糖-1,6-二磷酸酶抑制劑的具有膦酸酯基的新的含芳基化合物。本發明還涉及這些化合物的制備方法和這些化合物在治療糖尿病和其它抑制糖異生、控制血糖水平、減少糖原貯積
- 專利名稱:一種磨砂膏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護膚品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磨砂膏。背景技術:使用磨砂膏是通過在皮膚上摩擦可使老化的鱗狀角質剝起,除去死皮。市面上大多數的磨砂膏對皮膚都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因此,不適合干性皮膚及敏感肌膚使用。
- 專利名稱:一種具有免疫調節和降血糖作用的中藥片劑及其制備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一種中藥片劑及其制備工藝方法,尤其涉及一種具有免疫調節和降血糖作用的中藥片劑及其制備方法。背景技術:幾乎所有的人類疾病都與機體自身免疫功能失衡有關,免疫力低下是
- 專利名稱:磷脂大補膏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一種營養保健食品——磷脂大補膏,及其制備方法。磷脂是保證人體正常新陳代謝和健康生存所必不可少的營養物質,約占人體重的1%。它對機體細胞的活化生存,臟器功能的維持,肌肉關節的活動及脂肪的運轉代
- 專利名稱:地錦草提取物的應用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一種脂肪酸合成酶抑制劑及其應用。 背景技術:脂肪酸合酶原稱脂肪酸合成酶,(EC 2. 3. 1. 85, fatty acid synthase,縮寫為 FAS),動物體內的脂肪酸合
- 一種新型多功能骨科護理床的制作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新型多功能骨科護理床,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通過對腿部骨折病人腿部進行夾持的多功能骨科護理床,本實用新型所述多功能骨科護理床,包括床板、床腿以及位于所述床板上床尾部位并行設置的兩個
- 專利名稱:一種供注射用的多索茶堿藥物組合物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醫藥領域中的藥品,尤其是涉及一種穩定性好的供注射用的多索茶堿藥物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背景技術:隨著地球空氣污染和環境惡化,哮喘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上升態勢,專家預測,
- 專利名稱:一種中醫藥復合方法技術領域:一種中醫藥復合方法,是利用統計學原理和方法以及中醫藥客觀差異而特別設計的復合中醫藥的方法,屬于中醫藥加工方法領域。背景技術: 中藥是指中醫所用的藥物,也叫中醫藥,以植物藥為最多,也包括動物和礦物藥;草藥
- 專利名稱::復方硫酸亞鐵片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是中、西藥結合的抗貧血藥。營養性貧血在世界許多地方成為社會保健的大問題,尤其是缺鐵性貧血,幾乎遍及全球,約占世界人口的10--20%,無論城市、農村、不同性別與不同年齡者均可受累。根據我
- 專利名稱:新型無針通路連接器及其使用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無針通路連接器,特別涉及正位移無針通路連接器。現有技術現代醫學治療經常要求醫療專業人員將液體引入患者或者從患者抽取液體。例如,患者可能需要這樣的治療,這些治療要求醫療專業人員分別從
- 專利名稱:感冒貼膏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一種藥膏,特別是一種治療感冒的藥膏。感冒是一種常見病,目前的治療方法一般以打針吃藥為主,治療不方便,而且時間長。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外貼治療感冒的藥膏,其使用方便,無副作用。本發明是這樣實現
- 專利名稱:微型掌、指骨外固定支架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 涉及一種骨折固定裝置,尤其涉及一種可用于人手部掌、指骨骨折的外固定裝置。背景技術:掌、指骨骨折是手外傷直接暴力的結果,在骨折中的發生率較高,且常伴有肌腱神經血管等的合并損傷,掌、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