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分類
最新文章
- 一種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的中藥制劑的制作方法
- 容易調整用藥劑量的獸藥藥片的制作方法
- 消除放化療毒副作用的藥物的制作方法
- 治療乙肝通絡利膽膠囊及其制備工藝的制作方法
- 多x射線源低照射劑量的ct成像設備的制作方法
- 甲型、乙型肝炎聯合疫苗及其制備方法
- 一種清熱解毒、消腫止痛藥物的制備方法
- 一種防治雞馬立克氏病的中藥顆粒劑及其制備方法
- 一種降血糖中藥制劑的制作方法
- 一種治療海蜇螫傷的中藥的制作方法
- 用于治療肝癌的中藥口服制劑及其制備方法
- 乳康安香囊的制作方法
- 一種莪術油微膠囊的生產方法
- 一種止痛中藥制劑及其制備方法
- 一種治療心境障礙致抑郁發作的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
- 一種治療牛皮癬的外用中藥的制作方法
- 一種磷脂-維生素e琥珀酸聚乙二醇酯膠束的應用的制作方法
- 一種治療血崩癥當歸槐花散的制備方法
- 一種食用菌強化面粉及加工方法
- 電子熏香爐的發熱模塊的制作方法
安全采血針的制作方法
安全采血針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申請涉及醫療用品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安全采血針。包括針管、針座以及外筒;外筒的頭部設置有軸向運動控制組件;針座包括由透明材質制成的回血視窗、軸向卡位體以及徑向限位體;回血視窗設置在徑向限位體的尾部,軸向卡位體設置在回血視窗的外側壁上;針管穿過回血視窗并與其固定連接;針管位于回血視窗之內的部分設置有血液出口;回血視窗以及針管的一端能夠由外筒的頭部以及軸向運動控制組件穿出,且針管伸出外筒的一端設置有傾斜的刃口;外筒的尾部內側設置有卡位組件。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安全采血針能夠使針管在使用時能夠伸出外筒的頭部,而在使用完畢后用能夠縮回外筒之內;同時,醫護人員又能夠通過回血視窗觀察回血情況。
【專利說明】安全采血針
【技術領域】
[0001]本申請涉及醫療用品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安全采血針。
【背景技術】
[0002]對血液標本的采集通常有以下三種途徑:(I)皮下采血:多用于對血液細胞成分的分類計數檢測;多使用皮下(實芯或三棱形針尖)采血針;(2)、靜脈采血:用于對血液細胞學、病原學、免疫學、遺傳學及其他相關學科指標進行詳盡的檢測,在臨床中應用甚廣,多使用筆式、分體式靜脈(中空)采血針或注射器;(3)、動脈采血,多在危重急癥中對動脈血氣指標檢測,應用較少,多使用動脈采血穿刺器(帶針)進行采集。目前在靜脈采血中,各國臨床醫護人員,均使用筆式采血針、分體式靜脈采血針和注射器。
[0003]筆式采血針:其結構是貫通的針管,其兩端都有鋒利的刃口 ;針管中下段固定在針座上,IU端稱為靜脈芽刺針、后端稱為集血針、集血針表面有阻血套、針管兩端有保護套管。使用時,將采血針旋轉固定在外筒外筒前端,實施靜脈穿刺,成功后,將真空采血管插入外筒后端空腔,使集血針后端刃口穿過阻血套并貫穿刺入真空管膠塞,在負壓作用下,將血液抽入采血管內;如此反復,可實現多管次血標本的采集;采血完畢,拔出靜脈穿刺針,局部止血,對廢棄的采血針,需要護士再次將采血針前端護套,復套在采血針外表,然后旋轉針體,將采血針從外筒上取下,再將采血針丟棄在廢物盒中;此操作中護士雙手復套過程,由于多種原因,護士手指常常易被針尖刺傷,發生針刺傷害,引發血源性疾病的感染或傳播,如丙肝、艾滋病;后果極其嚴重。
[0004]根據美國國家醫療部門統計:發生在注射穿刺與采血過程的針刺傷占針刺傷害發生率的26% ;美國聯邦政府于1120年頒布《針刺安全與預防》法案:要求醫療機構必須為雇員提供安全的醫療器具;美國職業安全衛生署制定的接觸血源疾病的工作人員的操作標準,其中要求:在注射、穿刺操作規程,堅決杜絕:手取下針頭、折彎針頭、離斷針頭、復套針頭護套的行為。
[0005]我國由于經濟及歷史原因,臨床采血操作還多是使用注射器穿刺采集及采血針采集的方式。根據我國醫學統計,學術雜志報道,臨床護理從業人員被針刺傷害的發生率高達80%以上。危害極其嚴重。
[0006]國內已有安全采血針方案被公開,如:ZL 201120503317.9 ;上述技術方案中,雖然其靜脈穿刺針能夠收回外筒的空腔內,安全性較高。但其在使用時,醫護人員將靜脈穿刺針刺入人體后并不能獲知針頭是否已經插入靜脈內,只能直接使用真空采血管。若針頭沒有進入人體靜脈,則真空采血管便無法采集到血液,此時醫護人員才能判斷出針頭沒有進入靜脈,從而進行調整。若調整不成功,則只能將真空采血管廢棄,重新在新的部位進行穿刺,直到成功采集到血液為止。這樣便增加了采血時間以及采血成本。
實用新型內容
[0007]本申請提供了一種安全采血針,以解決上述問題。
[0008]根據本公開實施例所提供的安全采血針,包括針管、針座以及外筒;
[0009]所述外筒的頭部設置有軸向運動控制組件;
[0010]所述針座包括由透明材質制成的回血視窗、用于與所述軸向運動控制組件配合限制所述針管的軸向運動的軸向卡位體以及用于與所述外筒的內壁配合并限制所述針管的徑向運動的徑向限位體;所述回血視窗設置在所述徑向限位體的尾部,所述軸向卡位體設置在所述回血視窗的外側壁上;
[0011]所述針管穿過所述回血視窗并與其固定連接;所述針管位于所述回血視窗之內的部分設置有血液出口;
[0012]所述回血視窗以及所述針管的一端能夠由所述外筒的頭部以及所述軸向運動控制組件穿出,且所述針管伸出所述外筒的一端設置有傾斜的刃口 ;
[0013]所述外筒的尾部內側設置有用于阻止所述針座由所述外筒的尾部脫離的卡位組件。
[0014]上述的安全采血針中,
[0015]所述針管位于所述回血視窗內的部分斷開;
[0016]或
[0017]所述針管位于所述回血視窗內的部分側面開孔。
[0018]上述的安全采血針中,所述外筒的頭部存在一垂直于其軸向的平面,所述軸向運動控制組件包括限位滑槽以及限位體;所述限位滑槽設置在所述平面上,所述限位體能夠在所述限位滑槽內沿所述針管的徑向滑動,并與所述軸向卡位體卡緊或脫離。
[0019]上述的安全采血針中,所述限位滑槽為兩條,分別設置在所述平面的兩側;所述針管與所述回血視窗由所述平面的中間部位穿出;
[0020]所述軸向卡位體設置在所述回血視窗的外周面上,并沿所述針管的徑向延伸;
[0021]所述限位體上設置有限位孔;沿所述限位體的滑動方向,所述限位孔存在兩部分,其中第一部分徑向尺寸大于所述軸向卡位體的徑向尺寸,第二部分的尺寸位于所述軸向卡位體的徑向尺寸以及所述回血視窗的徑向尺寸之間。
[0022]上述的安全采血針中,所述限位體上設置有阻擋體,所述阻擋體能夠與所述限位滑槽或所述外筒相抵,并使所述限位孔的第一部分位于所述回血視窗的軸向運動路徑上。
[0023]上述的安全采血針中,所述外筒的頭部為底部鏤空的圓臺形,所述平面為該圓臺形的頂面;
[0024]所述徑向限位體為圓臺形;所述徑向限位體的外周面能夠與所述外筒的頭部內周面貼合;所述徑向限位體的頂面與所述回血視窗的尾部相連。
[0025]上述的安全采血針中,所述卡位組件包括多個沿所述外筒的軸向延伸的卡條;所述徑向限位體的邊緣設置有與所述卡條對應的缺口,所述卡條能夠通過所述缺口。
[0026]上述的安全采血針中,所述外筒的前部內側也設置有多個沿所述外筒的軸向延伸的限位條,所述限位條的分布位置與所述徑向限位體上的所述缺口對應,且與所述卡條在所述外筒的軸向相互錯開;所述限位條能夠通過所述缺口。
[0027]上述的安全采血針中,所述卡條和/或所述限位條的尾部設有倒角。
[0028]上述的安全采血針中,所述回血視窗的外側設置有彈力部件,所述彈力部件的兩端分別與所述外筒的頭部內側面以及所述徑向限位體的頂面相抵。
[0029]本公開的實施例提供的技術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0030]本申請實施例所提供的安全采血針能夠限制針管的位置,使針管在使用時能夠伸出外筒的頭部,而在使用完畢后用能夠縮回外筒之內,防止針頭誤傷他人;同時,醫護人員又能夠通過回血視窗觀察回血情況,進而直觀的反映出針頭是否已進入人體靜脈。
[0031]因此,本公開實施例所提供的安全采血針在保證安全的同時又能節省采血時間以及采血成本。
[0032]應當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細節描述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開。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33]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提供的安全采血針的分體結構示意圖;
[0034]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提供的安全采血針的縱向截面的結構示意圖;
[0035]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提供的針管與針座的配合結構示意圖;
[0036]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提供的外筒與軸向運動控制組件的配合結構示意圖。
[0037]【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10_針管;100-血液出口 ;102_刃口 ;12_針座;120-回血視窗;122-軸向卡位體;124_徑向限位體;126_彈力部件;128_缺口 ;14_外筒;140_平面;142_限位條;144-阻尼部;146_橫紋;148_手柄;16_軸向運動控制組件;160_限位滑槽;162_限位體;164A-限位孔第一部分;164B-限位孔第二部分;166_推把;168_阻擋體;18_卡位組件;180-卡條;20_阻血套。
[0038]此處的附圖被并入說明書中并構成本說明書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并與說明書一起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的原理。
【具體實施方式】
[0039]下面通過具體的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詳細描述。
[0040]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安全采血針,如圖1至4所示,包括針管10、針座12以及外筒14 ;
[0041]外筒14的頭部設置有軸向運動控制組件16 ;
[0042]針座12包括由透明材質制成的回血視窗120、用于與軸向運動控制組件16配合限制針管10的軸向運動的軸向卡位體122以及用于與外筒14的內壁配合并限制針管10的徑向運動的徑向限位體124 ;回血視窗12設置在徑向限位體124的尾部,軸向卡位體122設置在回血視窗120的外側壁上;
[0043]針管10穿過回血視窗120并與其固定連接;針管10位于回血視窗120之內的部分設置有血液出口 100 ;
[0044]回血視窗120以及針管10的一端能夠由外筒14的頭部以及軸向運動控制組件16穿出,且針管10伸出外筒14的一端設置有傾斜的刃口 102 ;
[0045]外筒14的尾部內側設置有用于阻止針座12由外筒14的尾部脫離的卡位組件18。
[0046]通過將針座12設置為包括軸向卡位體122、徑向限位體124以及回血視窗120三部分,能夠通過軸向卡位體122與軸向運動控制組件16的配合以及徑向限位體124與外筒14的配合共同限制針管10的位置,使針管10在使用時能夠伸出外筒的頭部,而在采血完畢后用能夠縮回外筒14之內,防止刃口 102誤傷他人;同時,當針頭進入人體靜脈血管后,在血壓作用下血液會流入針管10內,并由血液出口 100流入回血視窗120內,這樣醫護人員便能夠通過回血視窗120觀察回血情況,進而直觀的判斷出針頭是否已進入人體靜脈。因此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提供的安全采血針能夠節約采血時間,并有效防止真空采血管的浪費,降低采血成本。
[0047]其中,血液出口 100可以米用兩種方式設置。第一種是將針管10位于回血視窗120內的部分斷開,然后將兩部分分別固定于針座12上,兩段針管10之間的間隙便形成血液出口 100。第二種是在針管10位于回血視窗120內的部分側面開孔,形成血液出口 100。
[0048]上述兩種方式中,第一種方式比較容易實現,成本也較低。但由于需要將針管10截斷為兩部分,則每一段針管10只有一端固定在針座12上,這樣便降低了連接強度,當受力較大時可能造成針管10與針座12脫離。而第二種方式由于只是在針管10的側部開設一個開孔,因此針管10依然是一體的,其與針座12的連接強度更大,牢固性也更好。但由于針管10很細小,因此在其側壁開孔在技術上難度較大,不但會降低生產效率,還容易造成針管10的損壞,增加成本。
[0049]在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中,為了便于組裝以及操作,可以通過設計使外筒14的頭部存在一垂直于其軸向的平面140,軸向運動控制組件16包括限位滑槽160以及限位體162 ;限位滑槽160設置在平面140上,限位體162能夠在限位滑槽160內沿針管10的徑向滑動,并與軸向卡位體122卡緊或脫離。
[0050]這樣通過設置平面140,能夠便于軸向運動控制組件16的設置。在操作過程中,醫護人員只需用手對限位體162施力,便可使限位體162在限位滑槽160內沿針管10的徑向滑動。在移動的過程中,限位體162便可脫離與軸向卡位體122的卡接狀態,從而使針座12能夠沿其軸向移動。之后便可使針座12向外筒14的尾部移動,并使針管12的頭部縮入外筒14內。
[0051]為了使限位體162在滑動時更加平穩,可以設置兩條限位滑槽160,分別設置在平面140的兩側。同時,針管10與回血視窗120由平面140的中間部位穿出;
[0052]軸向卡位體122設置在回血視窗120的外周面上,并沿針管10的徑向延伸;
[0053]限位體162上設置有限位孔;沿限位體162的滑動方向,限位孔存在第一部分164A與第二部分164B,其中第一部分164A徑向尺寸大于軸向卡位體122的徑向尺寸,第二部分164B的尺寸位于軸向卡位體122的徑向尺寸以及回血視窗120的徑向尺寸之間。
[0054]這樣,利用限位孔上兩部分的尺寸差異,便可實現其功能。第二部分164B的尺寸大于回血視窗120卻小于軸向卡位體122,因此其能夠使回血視窗120通過而阻止軸向卡位體122通過,從而實現卡位功能。而第一部分164A的尺寸大于軸向卡位體122,因此其能夠供軸向卡位體122通過,從而解除卡位功能。
[0055]在使用過程中,軸向卡位體122可以設計為整體的環狀,也可以在其某幾個方向上設置小的凸起,只要能夠與限位孔配合即可。限位孔可以設計為由兩個圓形部分重疊而成的葫蘆形,其中部內收,兩側分別為第一部分164A與第二部分164B。由于在操作時,刃口102 一般均朝上方,醫護人員由該方向進行操作最為方便。因此,限位體162的滑動方向最好是沿刃口 102的正面及背面的連線。在此基礎上,第一部分164A優選設置在刃口 102的正面一側,第二部分164B設置在刃口 102的反面一側,這樣,醫護人員便可以對限位體162施加推力以使其第一部分164A位于回血視窗120的軸向運動路徑上,便于針管10的縮回。為了便于推動,限位體162還可以在刃口 102的正面一側設置推把166。
[0056]為了降低軸向運動控制組件16所帶來的尺寸影響,并且便于操作,限位體162可以做成薄板狀。
[0057]由于是由醫護人員對限位體162施力并使其移動,因此限位體162的移動距離以及所處位置并不容易控制。有時,雖然已經使回血視窗120位于第一部分164A內,但由于位置不好把握,可能導致回血視窗120或者軸向卡位體122與第一部分164A的邊緣相抵,并阻止針管10的縮回。
[0058]為了解決上述問題,可以在限位體162上設置阻擋體168,阻擋體168能夠與限位滑槽160或外筒14相抵,并使限位孔的第一部分164A位于回血視窗120的軸向運動路徑上。
[0059]這樣,便可通過阻擋體168對回血視窗120與第一部分164A的位置進行掌控,更加利于針管10縮回外筒14內。
[0060]阻擋體168可以為塊狀、條狀、鉤狀或其它能夠實現其功能形狀,為了提高精準度,阻擋體168優選設置兩個,分別位于限位體162的兩側。
[0061]針管10的頭部在受力時,由于其中部與針座12相連,而尾部懸空,因此很容易產生以針座12為支點的轉動力。為了能夠充分抵消這股轉動力,優選的,外筒14的頭部為底部鏤空的圓臺形,平面140為該圓臺形的頂面;
[0062]徑向限位體124為圓臺形;徑向限位體124的外周面能夠與外筒14的頭部內周面貼合;徑向限位體124的頂面與回血視窗120的尾部相連。
[0063]這樣,由于圓臺形的側面為斜向延伸,因此其能夠提供軸向以及徑向兩個方向的支撐力,以抵消針管10的轉動力。
[0064]在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中,卡位組件18可包括多個沿外筒14的軸向延伸的卡條180 ;徑向限位體124的邊緣設置有與卡條180對應的缺口 128,卡條180能夠通過缺口 128。
[0065]在組裝時,針座12可以將設置在徑向限位體124上的缺口 128調整至與卡條180相對,這樣針座12便可由外筒14的尾部進入到外筒14的內部。之后將針座12沿周向轉動一定角度,使缺口 128與卡條180相互錯開。這樣當針座12向外筒14的尾部移動時,由于此時缺口 128與卡條180并不相對,所以徑向限位體124便會被卡條180所阻擋,使其無法由外筒14的尾部脫離外筒14。
[0066]為了能夠進一步提高安全系數,降低操作難度,還可在回血視窗120的外側設置彈力部件126,例如套在回血視窗120外的彈簧,彈力部件126的兩端分別與外筒14的頭部內側面以及所述徑向限位體的頂面相抵。這樣當軸向運動控制組件16解除與軸向卡位體122的卡接后,便可通過彈力部件126產生的彈力使針座12自動向外筒14的尾部運動,同時帶動針管10縮回外筒14內。
[0067]上述結構能夠基本保證針座12能夠被限制在外筒14內,但在某些情況下,針座12可能在外力或彈力部件126的作用力下產生一個周向轉動位移,這樣便使徑向限位體124在移動至卡條180的頭部時缺口 128正好與卡條180相對的情況存在發生的可能。一旦出現上述情況,針座12以及針管10還是可由外筒14的尾部脫離。
[0068]因此,為了使該安全采血針的安全系數更高,可以在外筒14的前部內側也設置有多個沿外筒14的軸向延伸的限位條142,限位條142的分布位置與徑向限位體124上的缺口 128對應,且與卡條180在外筒14的軸向相互錯開;限位條142能夠通過缺口 128。
[0069]這樣,在徑向限位體124通過卡條180之后,還需要轉動一個角度,再通過限位條142。而在縮回針管10的過程中,徑向限位體124首先會沿著限位條142移動,使其周向轉動力被抵消掉,之后針座12上的缺口 128會始終與卡條180相互錯開,這樣便能夠保證針座12被卡位組件18卡住。
[0070]在具體實施時,卡條180以及限位條142均可以設置三條,之間以120度間隔等距分布在外筒14的內壁上。
[0071]此外,限位條142的頭部也可以直接與外筒14的頭部內周面相抵,這樣當針座12被軸向運動控制組件16卡住時,限位條142會處于缺口 128內,因此能夠起到限制針管運動的作用。
[0072]安全采血管的針管10尾端一般均采用設置尾端刃口并套阻血套20的方式進行封裝,因此如果針座12的裝配難度較大則可能造成阻血套20被尾端刃口刺破損壞的情形,更嚴重的還可能發生裝配人員被尾端刃口刺傷的情況。
[0073]因此,可以在卡條180以及限位條142的尾部設置倒角。這樣能夠便于卡條180以及限位條142與缺口 128進行配合。
[0074]同時,在采血時,真空采血管需要由外筒14的尾部伸入,由于外筒14內設置有由卡條180圍成的卡位組件18,因此真空采血管在伸入外筒14的尾部之后還需要卡位組件18。如果卡位組件18至于外筒14的中部,則真空采血管很容易被卡條180的邊緣卡住,此時由于外筒14的內部空間狹小,而且視線不佳,醫護人員很難快速將真空采血管調整至中心并穿過卡位組件18。這樣便會造成操作時間的延長。
[0075]為了克服上述問題,可以使卡條180的尾部與外筒14的尾部齊平。這樣,醫護人員只需在裝入真空采血管時在外筒14之外進行對中,之后便可直接將真空采血管穿過卡位組件18,因此避免了在外筒14內調整真空采血管,降低了操作難度,縮短了操作時間。
[0076]由于針管10的尾部也很鋒利,也有可能刺破人體,因此,可以通過加長卡條180長度的方式使針管10的尾部也被限制在外筒14之內。
[0077]在進行采血時,醫護人員一般用手捏住外筒14位于刃口 102正面以及背面的兩側施力,因此為了增加手指與外筒14之間的摩擦力,降低操作難度,可以在外筒14的外壁位于刃口 102的正面以及背面的部位均設置阻尼部144,阻尼部144上可以通過設置多條橫紋146的方式增大阻尼系數。這樣便可有效增加手指與外筒14之間的阻尼系數,增大摩擦力。
[0078]為了能夠使真空采血管更加深入外筒14內,便于針管10的尾端刺入,還可在外筒的尾部設置外展的手柄148。這樣醫護人員可以用是指和中指勾住手柄148,然后用拇指將真空采血管推入外筒14內。
[0079]同樣的,根據醫護人員的習慣,一般手柄148只需向刃口 102的正面以及背面延伸。
[0080]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本實用新型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安全采血針,其特征在于,包括針管、針座以及外筒; 所述外筒的頭部設置有軸向運動控制組件; 所述針座包括由透明材質制成的回血視窗、用于與所述軸向運動控制組件配合限制所述針管的軸向運動的軸向卡位體以及用于與所述外筒的內壁配合并限制所述針管的徑向運動的徑向限位體;所述回血視窗設置在所述徑向限位體的尾部,所述軸向卡位體設置在所述回血視窗的外側壁上; 所述針管穿過所述回血視窗并與其固定連接;所述針管位于所述回血視窗之內的部分設置有血液出口; 所述回血視窗以及所述針管的一端能夠由所述外筒的頭部以及所述軸向運動控制組件穿出,且所述針管伸出所述外筒的一端設置有傾斜的刃口; 所述外筒的尾部內側設置有用于阻止所述針座由所述外筒的尾部脫離的卡位組件。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采血針,其特征在于, 所述針管位于所述回血視窗內的部分斷開; 或 所述針管位于所述回血視窗內的部分側面開孔。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安全采血針,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的頭部存在一垂直于其軸向的平面,所述軸向運動控制組件包括限位滑槽以及限位體;所述限位滑槽設置在所述平面上,所述限位體能夠在所述限位滑槽內沿所述針管的徑向滑動,并與所述軸向卡位體卡緊或脫離。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安全采血針,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滑槽為兩條,分別設置在所述平面的兩側;所述針管與所述回血視窗由所述平面的中間部位穿出; 所述軸向卡位體設置在所述回血視窗的外周面上,并沿所述針管的徑向延伸; 所述限位體上設置有限位孔;沿所述限位體的滑動方向,所述限位孔存在兩部分,其中第一部分徑向尺寸大于所述軸向卡位體的徑向尺寸,第二部分的尺寸位于所述軸向卡位體的徑向尺寸以及所述回血視窗的徑向尺寸之間。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安全采血針,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體上設置有阻擋體,所述阻擋體能夠與所述限位滑槽或所述外筒相抵,并使所述限位孔的第一部分位于所述回血視窗的軸向運動路徑上。
6.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安全采血針,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的頭部為底部鏤空的圓臺形,所述平面為該圓臺形的頂面; 所述徑向限位體為圓臺形;所述徑向限位體的外周面能夠與所述外筒的頭部內周面貼合;所述徑向限位體的頂面與所述回血視窗的尾部相連。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安全采血針,其特征在于,所述卡位組件包括多個沿所述外筒的軸向延伸的卡條;所述徑向限位體的邊緣設置有與所述卡條對應的缺口,所述卡條能夠通過所述缺口。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安全采血針,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的前部內側也設置有多個沿所述外筒的軸向延伸的限位條,所述限位條的分布位置與所述徑向限位體上的所述缺口對應,且與所述卡條在所述外筒的軸向相互錯開;所述限位條能夠通過所述缺口。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安全采血針,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條和/或所述限位條的尾部設有倒角。
10.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安全采血針,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血視窗的外側設置有彈力部件,所述彈力部件的兩端分別與所述平面的底部以及所述徑向限位體的頂面相抵。
【文檔編號】A61B5/153GK204033352SQ201420454862
【公開日】2014年12月24日 申請日期:2014年8月13日 優先權日:2014年8月13日
【發明者】白植觀 申請人:北京光耀世紀醫療科技有限公司
產品知識
行業新聞
- 專利名稱:一種用于治療頸椎病的藥丸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ー種內服用于治療頸椎病的中藥藥丸。背景技術:頸椎病又叫頸椎綜合癥,主要由于長期勞損,骨質增生,或者椎間盤突出,韌帶增厚,致使頸椎脊髓神經根或者椎動脈受壓,導致一系列功能障礙的臨
- 專利名稱:一種小兒黃疸散及其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屬于兒童治療藥品技術領域,涉及一種小兒黃疸散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術:小兒黃疸,疳積,煩燥厭食,黃疸性肝炎都是小孩子容易得的疾病,疾病不大但是對兒童的身體均具有不良影響,現在的治療藥品效果
- 專利名稱:微量滑動式無應力遮擋鋼板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醫療器械技術領域,進一步是用于骨傷治療用的固定鋼板,尤其是一 種微量滑動式無應力遮擋鋼板。背景技術:鋼板固定是治療下肢腿部骨折的常用方法,但是通常用的普通固定鋼板,存在著 以下
- 專利名稱::8-羥基喹啉化合物和其方法技術領域::本申請案根據35U.S.C.119(e)主張2006年8月23日申請的美國臨時申請案第60839,568號的權利。依賴所述申請案的全部揭示內容且其以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中。本發明涉及如下所定義
- 專利名稱:一種治療痞滿的中藥組合物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一種傳統草藥的未確定結構的醫用配制品,尤其是一種治療痞滿的中藥組合物。背景技術:痞滿是以病人自覺胃部胞脹、脹滿或脹痛不適,伴食少納呆,噯氣,大便溏或排便不爽為主要表現的常見腸胃
- 專利名稱:用于減少細胞毒性化療的毒副作用的含有氨基酸與核黃素的制劑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藥劑化學及制劑領域。更明確的,涉及到以任一種形式結合的有效量的核黃素和氨基酸在確診的癌癥患者身上緩解癌癥和癌癥化療產生的營養性、代謝性和毒性癥狀
- 專利名稱:吸收uv輻射的2-苯基-1,2,3-苯并三唑的制備方法吸收UV輻射的2-苯基-1,2,3-苯并三唑的制備方法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制備新穎的苯并三唑的方法以及通過新穎的方法得到的新穎的苯并三唑。這種新穎的經濟的方法以高純度和高產率提供
- 獸藥加工的制造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藥材加工設備,特別是一種獸藥加工機。該裝置是在底座中部安裝有立桿,立桿一側的底座上安裝有驅動電機,驅動電機通過皮帶驅動活動安裝于支撐座上橢圓輥,橢圓輥上方放置有帶密封蓋的去殼箱,去殼箱內部底面均勻
- 鼻炎電子治療儀的制作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鼻炎電子治療儀,包括安裝在殼體內部的電路板、左鼻塞和右鼻塞,左鼻塞和右鼻塞分別與電路板電連接,左鼻塞及右鼻塞為一端粗、另一端細且內設空腔的圓柱狀結構,細端的端部設有激光管,激光管外圍設
- 一種注射器的制造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注射器,包括帶有出液管的注射器本體和帶有針頭的針頭座,所述注射器本體內安裝活塞,所述活塞上垂直連接有一個推桿,所述推桿連接推柄,所述推柄呈矩形狀,在推柄的中間開設有貫通的手指孔;所述注射器本
- 專利名稱:S-(羧甲基)-半胱氨酸藥物化合物及其制備方法和用途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屬于化學制藥領域,具體而言,本發明涉及一類s-(羧甲基)-半胱氨酸藥物化合物及其制備方法和用途。背景技術:羧甲司坦,化學名為S-(羧甲基)_L_半胱氨酸
- 專利名稱:槍式復位鉗器械包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鉗類器械包,尤其是一種槍式復位鉗器械包。技術背景槍式復位鉗器械包主要用于骨科手術中,對骨盆骨折、關節內骨折及長骨骨折進 行骨折復位,通過恒定、持續的應力傳導及可控的加壓,從而大大降
- 專利名稱:一種更年安片的提取加工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一種提取加工方法,特別是一種更年安片的提取加工方法。背景技術:采用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提高中成藥的質量,是中藥現代化的基本要求。更年安片是治療更年期出現的煩熱出汗、眩暈耳鳴、煩燥不
- 一種新型多功能骨科護理床的制作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新型多功能骨科護理床,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通過對腿部骨折病人腿部進行夾持的多功能骨科護理床,本實用新型所述多功能骨科護理床,包括床板、床腿以及位于所述床板上床尾部位并行設置的兩個
- 專利名稱:一種治療糖尿病性脂肪肝的中藥組合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糖尿病性脂肪肝的中藥組合,是一種治療糖尿病性脂 肪肝以中草藥為原料的中藥制劑。屬于中藥領域。 背景技術:糖尿病并發脂肪肝及肝病繼發糖尿病綜合征的臨床表現,與中醫
- 專利名稱:胸外手術拉鉤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屬于醫療用具技術領域,具體地講是一種胸外手術拉鉤。背景技術:目前,臨床上在給病人進行胸部手術時,需要助手牽拉手術創口暴露手術視野,在手術過程中需要不斷調整拉鉤便于手術,操作十分麻煩、費時費
- 專利名稱:納米經絡通貼敷劑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經絡貼敷劑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納米經絡通貼敷劑。背景技術:現有的經絡通貼敷劑不能快速到達病灶靶部位修補破損細胞,使細胞質復原和激活調整體內的免疫系統不能達到人們預期的效果,且該貼敷劑治
- 專利名稱:一種睡眠介導的心理生理干預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屬于醫學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于睡眠心理生理干預方法。 背景技術:心身相關或心身一體理論認為,心理(心)活動可通過神經、免疫、內分泌等系統影響身體生理(身)功能;心理與生理相互影響,
- 專利名稱:一種提高免疫力抗腫瘤的蜂紅靈膠囊及生產方法和用途的制作方法一種提高免疫力抗腫瘤的蜂紅靈膠囊及生產方法和用途技術領域有關資料表明,我國腫瘤發病率明顯上升,平均每年惡性腫瘤的發病人數為160萬人,死于惡性腫瘤的人數為130萬人,占全國
- 專利名稱::敷貼穴位處治療咳喘的藥膏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公開一種可敷貼在穴位處治療咳喘的中成藥膏。祖國醫學的″咳喘″癥概括了現代醫學的急、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喘息性支氣管炎以及多種呼吸系統疾患所致的咳喘癥狀。隨著人口的增多,環
- 專利名稱:治療良性前列腺增生癥的藥物及其制備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的是中藥復方制劑及其制備方法,具體是一種治療良性前列腺增生癥的藥物及其制備方法,該藥物的名稱為黃莪通閉膠囊。背景技術: 前列腺由腺體及肌肉組成,這些組織會隨年齡生長。它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