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分類
最新文章
- Picc導管固定袖套的制作方法
- 一種椎板咬骨鉗的制作方法
- 卡式血液分離回收罐及固定離心裝置的制作方法
- 一種加巴噴丁片劑及其制備方法
- 一種擴張通道管的管架的制作方法
- 牙線簽的制作方法
- 一種膠囊充填機的模塊導向裝置制造方法
- 治療老年性直腸脫垂的中藥的制作方法
- 艾灸器具的制作方法
- 注射用貞芪扶正凍干粉針制劑及其制備方法
- 一種血液透析體外循環管路取樣管部件的制作方法
- 一種可降解的雙向外卡扣式腸輔助吻合裝置制造方法
- 保健補酒或保健補腎膠囊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的制作方法
- 一種減輕化療副反應的中藥復方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的制作方法
- 一種苓歸接骨膠囊及其制備方法
- 產婦催乳通經中藥組合物的制作方法
- 一種治療奶牛習慣性流產的內服藥物的制作方法
- 一種輸液溫度控制裝置制造方法
- 一種治療驚厥型褥瘡的中藥洗劑制備方法
- 將靜注香菇多糖粉針改為水針的制作方法
一種用于十二指腸潰瘍護理的藥物的制作方法
專利名稱:一種用于十二指腸潰瘍護理的藥物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中藥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用于十二指腸潰瘍護理的藥物。
背景技術:
消化性潰瘍指胃腸黏膜被胃消化液自身消化而造成的超過粘膜肌層的組織損傷。潰瘍可發生于消化道的任何部位,其中以胃及十二指腸最為常見,即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其病因、臨床癥狀及治療方法基本相 似,明確診斷主要靠胃鏡檢查。十二指腸潰瘍與胃潰瘍類似,是由于腸黏膜被消化液自身消化而造成的超過粘膜肌層的組織損傷,多見于青壯年,主要依靠胃鏡進行確診。目前認為,正常人的胃十二指腸黏膜的保護機制,足以抵抗胃酸及胃蛋白酶的侵蝕。但是,當某些因素損害了保護機制中的某個環節就可能發生胃酸及蛋白酶侵蝕自身黏膜而導致潰瘍的形成。當過度胃酸分泌遠遠超過黏膜的防御和修復作用也可能導致潰瘍發生。近年的研究已經表明,幽門螺桿菌和非留體抗炎藥是損害胃腸保護機制導致潰瘍發病的最常見病因,胃酸在潰瘍形成中起關鍵作用。此外,藥物,應激,激素也可導致潰瘍的產生,各種心理因素及不良的飲食生活習慣可誘發潰瘍的出現。十二指腸潰瘍的典型臨床表現有上腹痛及上腹不適等,絕大部分人可出現各種消化不良的癥狀,但是有的也無任何癥狀,直至出現并發癥。其常見的并發癥主要有出血、穿孔。常見的胃腸道癥狀及全身癥狀主要有噯氣、反酸、上腹脹、胸骨后燒灼感、惡心、嘔吐、納差等。反酸及胸骨后燒灼感是由于賁門松弛,惡心、嘔吐多反映潰瘍可能提示潰瘍處于活動期。部分患者有失眠、多汗等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癥狀。目前臨床上治療十二指腸潰瘍主要有藥物治療、根除幽門螺旋桿菌治療和手術療法。藥物治療主要采用抑制胃酸分泌藥、粘膜保護劑和胃腸動カ藥;根除幽門螺旋桿菌需要聯合用藥,一線治療方案是以PPI為基礎加上兩種抗生素的三聯治療方案;手術療法主要應用于大出血藥物不能控制、穿孔、瘢痕性幽門梗阻、藥物治療無效的難治性潰瘍、高度懷疑癌變等情況。西醫藥物治療方法存在治療周期長、效果不穩定等缺點,手術治療存在手術風險,術后愈合慢等不足之處。十二指腸潰瘍的ー個重要特點在于其是ー種身心疾病。患者的精神壓カ往往較大,其臨床癥狀與功能性胃腸病所致的各種消化不良癥狀交叉出現,故某些患者經足夠的療程的根除治療后,經過內鏡檢查證實潰瘍已愈合,但消化不良癥狀緩解卻欠佳,其主要原因是患者精神負擔較重,睡眠不佳,長期以往,消化不良的癥狀只會越來越嚴重。傳統中醫理論認為,胃、十二指腸潰瘍,皆是由中焦虛寒、胃陽被遏、脾胃陽虛、氣滯血瘀所引發,要徹底根除胃腸潰瘍,需從根本入手,以散寒溫中、宣通陽氣、止血化瘀、制酸止痛的中藥材配伍炮制,求溫養脾胃、活血生肌之效,達到緩解癥狀、根除病患的目的。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用于十二指腸潰瘍護理的藥物,具有散寒溫中、止血化瘀、制酸止痛、宣通陽氣之功效,治病求源標本兼治,對各種原因引起的十二指腸潰瘍均具有很好的療效。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實施如下一種用于十二指腸潰瘍護理的藥物,制成所述藥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組成及重量份數為甘草75 100份白芨70 90份廣木香65 85份香櫞皮60 80份陳皮60 75份蘇梗55 70份川楝子50 65份馬尾連45 60份香附40 55份佛手35 50份延胡索30 45份烏賊骨25 40份積實20 35份柴胡15 30份蒲公英10 25份煅瓦榜5 20份。制成所述藥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組成及重量份數為甘草78 95份白芨72 88份廣木香68 82份香櫞皮63 78份陳皮63 73份蘇梗58 68份川楝子52 62份馬尾連48 58份香附43 52份佛手38 48份延胡索32 43份烏賊骨28 38份積實23 32份柴胡18 28份蒲公英12 22份煅瓦榜6 18份。制成所述藥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組成及重量份數為甘草82 90份白芨75 85份廣木香70 80份香櫞皮65 75份陳皮65 70份蘇梗60 65份川楝子55 60份馬尾連50 56份香附45 50份佛手42 46份延胡索34 40份烏賊骨30 36份
積實25 30份柴胡20 25份蒲公英14 20份煅瓦榜8 15份。制成所述藥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組成及重量份數為甘草84份白芨78份廣木香73份香櫞皮68份陳皮67份蘇梗62份川楝子57份馬尾連52份香附47份佛手44份延胡索36份烏賊骨32份枳實27份柴胡22份蒲公英16份煅瓦楞10份。一種用于十二指腸潰瘍護理的藥物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エ藝步驟(I)將馬尾連、烏賊骨、煅瓦楞混合后粉碎研末,過120目細粉,備用。(2)將香附、延胡索用醋拌勻,浸潤,至醋完全被吸凈后,用文火炒至微干,粉碎后研末,過120目細粉,備用。(3)將甘草、白芨、廣木香、香櫞皮、陳皮、蘇梗、川楝子、佛手、枳實、柴胡、蒲公英放入容器中,加入八倍量的水,煮沸后繼續浸泡9 12小時,取浸液;在剰余的藥渣中再加入六倍量的水,煮沸后繼續浸泡6 8小時,取浸液;合并兩次所得浸液,蒸發濃縮為60°C環境下相對密度1. 15 1. 20的稠膏,備用。(4)將步驟(I)、步驟(2)所得的細粉,與步驟(3)制得的稠膏混合,加入凡士林,用姜汁調和均勻后,速凍成粉,以現代科學エ藝制備為片劑產品。本發明所用中藥的藥性如下甘草味甘;性平。歸心;肺;脾;胃經。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祛痰止咳;緩急止痛;調和諸藥。主治脾胃虛弱;倦怠乏カ;心悸氣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腳攣急疼痛;癰腫瘡毒;緩解藥物毒性。《本草綱目》載“諸藥中甘草為君。治七十ニ種乳石毒,解一千ニ百般草本毒,調和從藥有功。”現代醫學研究證實,甘草有較強的解毒作用,還有抗潰瘍、抗炎癥、鎮痙鎮咳、降血壓、降血脂、抗癌作用,廣泛用于治療咽喉炎、喉炎、氣管炎、支氣管炎、哮喘、咳嗽、咳血等疾病,此外還具有抗胃潰瘍、抗胃炎作用。白芨味苦;甘;濕;性微寒。入肺;肝;胃經。止咳祛痰;活血止血。主治咳嗽痰多;咳血;乳腺炎;跌打損傷;外傷出血。《日華子本草》載“止邪、血邪,痢疾,赤眼,癥結,發背,瘰疬,腸風,痔癭,刀箭瘡撲損,溫熱瘧疾,血痢,湯火瘡,生肌止痛,風痹。”現代醫學研究證實,白芨富含膠質、淀粉、揮發油等,有效抵抗桿菌,抑制纖維蛋白溶酶的活性,廣泛應用于各類外傷出血。廣木香味辛;苦;性寒;有小毒。入肺;胃經。行氣止痛;解毒消腫;平肝降壓。主治胸脅脘腹疼痛;疝氣痛;腸炎;下痢腹痛;咳嗽痰喘;蛇蟲咬傷;癰腫疔瘡;濕疹;皮膚瘙癢;高血壓病。《本草逢原》載“治大腸,治頭風,瘙癢,禿瘡。”臨床醫學研究表明,廣木香總生物堿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綠膿桿菌、大腸桿菌及變型桿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增強腹腔巨噬細胞吞噬活性,增強機體防御機能,此外還有鎮靜、催吐作用。香櫞皮味辛;苦;酸;性溫。入肝;肺;脾經。理氣降逆;寬胸化痰。主治胸腹滿悶;脅肋脹痛;咳嗽痰多。《本草再新》載“平肝舒郁,理肺氣,通經利水,治腰腳氣。”現代 醫學研究證實,香櫞皮所含揮發油對胃腸道有溫和刺激作用,能促進腸胃里蠕動和消化液成分,排除腸內積氣,并有祛痰、抗炎、抗病毒,以及預防凍傷和抑制醛還原酶的作用。陳皮味辛;甘;性寒。入脾;胃經。下氣;調中;化痰;醒酒。主治飲食失調;上氣煩滿;傷酒ロ渴。《日華子本草》載“皮炙作湯,可解酒毒及酒渴,傷寒飲食勞復者,濃煎汁服。”醫學臨床研究表明,陳皮所含的橙皮苷可抑制胃潰瘍,降低毛細血管通透性,具有調整腸胃功能以及抗炎作用,其揮發油具有祛痰、平喘、促進消化液分泌和排除腸內積氣等作用,此外還有擴張冠狀動脈、降低血壓和利膽等作用。蘇梗味辛;性溫。歸肺;脾經。順氣消食;止痛;安胎。主治食滯不化;脘腹脹痛;感冒;胎動不安。《四川中藥志》載“下氣寬胸,行里化痰,消食,治胸悶,噎膈反胃及心絞痛。”現代醫學研究證實,蘇梗能促進胃液分泌,增強胃腸蠕動,促進機體發汗解熱,此外還有利尿、祛痰等作用。川楝子味苦;性寒,有小毒。歸肝;小腸;膀胱經。疏肝泄熱;行氣止痛;殺蟲。主治脘腹脅肋疼痛;疝氣疼痛;蟲積腹痛;頭癬。《本草求原》載“治淋病莖痛引脅,遺精,積聚,諸逆沖上,溲下血,頭痛,牙宣出血,殺蟲。”現代醫學研究證實,川楝子所含的川楝素有驅蛔蟲作用,對中樞神經系統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此外還有一定的抗肉毒中毒功效。馬尾連味苦;性寒。歸心;肝;大腸經。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主治濕熱瀉痢;黃疸;瘡瘍腫毒;目赤腫痛;感冒發熱;癌腫。《西藏常用中草藥》載“清熱解毒,祛風涼血,消炎止痢。治結膜炎,傳染性肝炎,癰腫瘡癤,痢疾。葉、花治關節炎。”現代醫學研究證實,馬尾連所含的非替定堿有降壓作用,有消炎、鎮痛、降溫作用,臨床上廣泛用于結膜炎、傳染性肝炎等病癥。香附味辛;性微寒;無毒。歸肝;肺;脾;胃;三焦經。理氣解郁;調經止痛;安胎。主治脅肋脹痛;乳房脹育;疝氣疼痛;月經不調;脘腹痞滿疼痛;噯氣吞酸;嘔惡;經行腹痛;崩漏帶下;胎動不安。《綱目》載“散時氣寒疫,利三焦,解女郁,消飲食積聚,痰飲痞滿,跗腫,腹脹,腳氣,止心腹、肢體、頭、目、齒、耳諸痛,癰疽瘡瘍,吐血,下血,尿血,婦人崩漏帶下,月經不調,胎前產后百病。”現代醫學研究證明,香附能調節神經系統功能,有強心、減慢心率、降低血壓、防治高脂血和動脈粥樣硬化等作用。
佛手味辛;苦;性溫。入肝;胃;脾;肺經。舒肝理氣;和胃化痰。主治肝氣郁結之脅痛;胸悶;肝胃不和;脾胃氣滯之脘腹脹痛;噯氣 ’惡心;久咳痰多。《本草再新》載“治氣舒肝,和胃化痰,破積,治噎膈反胃,消癥瘕瘰疬。”現代醫學研究證實,佛手有平喘祛痰作用,對抗氣管收縮,迅速緩解胃、腸和膽囊的張力増加,延長驚厥發生時間,預防心律失常,增強毛血管的抵抗力,減少腎上腺維生素C的排出,此外還有抗炎、抗微生物活性的作用。延胡索味辛;苦;性溫;無毒。入肝;胃;心;肺;脾經。活血 ,散'厳;理氣;止痛。主治心腹腰膝諸痛;月經不調;癥瘕;崩中;產后血暈。《綱目》載“能行血中氣滯,氣中血滯,故專治一身上下諸痛,用之中的,妙不可言。活血,利氣,止痛,通小便。”現代醫學研究表明,延胡索有顯著的鎮痛、鎮靜、催眠、安定作用,興奮胃腸平滑肌,顯著擴張冠狀血管,能引起垂體促腎上腺皮質激素的分泌,對肌肉有松馳作用。烏賊骨味咸;潘;性溫。入肝;腎經。收斂止血;固精止帶;制酸止痛;收濕斂瘡。主治吐血;嘔血;崩漏;便血;衄血;胃痛嘈雜;噯氣泛酸;濕疹潰瘍。《本草經疏》載“咸溫 入肝腎,通血脈而祛寒濕,入肝膽,舒營氣,溫而燥濕,又主瘡多膿汁也。”現代醫學研究證實,烏賊水煎液有顯著的抗輻射作用,能明顯促進骨缺損修復。枳實味苦;辛;性寒。入脾;胃;肝;心經。破氣消積;化痰除痞。主治積滯內停;痞滿脹痛;大便秘結;瀉痢后重;結胸;胃下垂。《藥品化義》載“枳實專泄胃實,開導堅結,故主中脘以治血分,療臍腹間實滿,消痰癖,祛停水,逐宿食,破結胸,通便閉,非此不能也。若皮膚作癢,因積血滯于中,不能營養肌表,若飲食不思,因脾郁結不能運化,皆取其辛散苦瀉之力。”枳實能緩解小腸痙攣,増加胃腸收縮節律,促使膽囊收縮,増加奧狄氏括約肌張力,抑制血栓形成,特別是具有抗潰瘍的功效。柴胡味苦;辛;性微寒。入肝;膽經。解表退熱;疏肝解郁;升舉陽氣。主治外感發熱;寒熱往來;瘧疾;肝郁脅痛乳脹;頭痛頭眩;胃下垂。《日華子本草》載“補五勞七傷,除煩止驚,消痰止嗽,潤心肺,胸脅氣滿。”現代醫學研究表明,柴胡含揮發油、脂肪等成分,其煎劑有解熱作用,井能抑制瘧原蟲的生長發育,對結核桿菌及流感病毒也有抑制作用。尤其是柴胡所含的皂甙,有鎮靜鎮痛作用,并具有抗肝損傷、防止脂肪變性及纖維增生、降低轉氨酶及利膽的功用,現廣泛用于急性肝炎、膽道炎癥及肋間神經痛等疾患,均有一定療效。蒲公英味苦;甘;性寒。歸肝;胃經。清熱解毒;消癰散結。主治乳癰;肺癰;腸癰;癢腮;疔毒瘡腫;目赤腫痛;感冒發熱;咳嗽;咽喉腫痛;胃火;腸炎;痢疾;肝炎;膽囊炎。《滇南本草》載“治諸瘡腫毒,頹癬瘡;祛風,消諸瘡毒,散瘰疬結核;止小便血,治五淋癃閉,利膀胱。”臨床醫學研究表明,薄公英制劑在一定程度上可代替抗菌素使用,對某些疾病表現出廣譜抗菌素的功效,有一定的抗病毒功能。煅瓦楞味甘;咸;性平。入肝;脾;胃經。消痰化瘀;軟堅散結;制酸止痛。主治瘰疬;癥瘕痞塊;頑痰久咳;胃痛吐酸;牙疳;外傷出血;凍瘡及燙火傷。《綱目》載“咸走血而軟堅,故能消血塊,散痰積。”現代醫學研究證實,煅瓦楞用于治氣血癥瘕有明顯的療效,富含大量碳酸鈣,少量鎂、鉄、硅酸鹽、硫酸鹽和氯化物及有機質,對核素錳有特異的富集能力,臨床上主要用于消腫止痛,活血化瘀。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發明選材合理,針對引發十二指腸潰瘍的中焦虛寒、胃陽被遏、脾胃陽虛、氣滯血瘀等致病因,從提高消化系統活力入手,激活機體免疫機制,達到散寒溫中、止血化瘀、制酸止痛、宣通陽氣的目的,緩解潰瘍癥狀,臨床使用證明,吸收好,無毒副作用及不良反應,對十二指腸的治愈率較高。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做進ー步闡述。實施例1本發明藥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組成及重量為甘草90g白友85g廣木香80g香櫞皮76g陳皮72g蘇梗68g川楝子63g馬尾連58g
香附53g佛手47g延胡索42g烏賊骨38g枳實32g柴胡28g蒲公英22g煅瓦楞18g。本發明藥物制備方法的エ藝步驟為(I)將馬尾連、烏賊骨、煅瓦楞混合后粉碎研末,過120目細粉,備用。(2)將香附、延胡索用醋拌勻,浸潤,至醋完全被吸凈后,用文火炒至微干,粉碎后研末,過120目細粉,備用。(3)將甘草、白芨、廣木香、香櫞皮、陳皮、蘇梗、川楝子、佛手、枳實、柴胡、蒲公英放入容器中,加入八倍量的水,煮沸后繼續浸泡9 12小時,取浸液;在剰余的藥渣中再加入六倍量的水,煮沸后繼續浸泡6 8小時,取浸液;合并兩次所得浸液,蒸發濃縮為60°C環境下相對密度1. 15 1. 20的稠膏,備用。(4)將步驟(I)、步驟(2)所得的細粉,與步驟(3)制得的稠膏混合,加入凡士林,用姜汁調和均勻后,速凍成粉,以現代科學エ藝制備為片劑產品。用法用量成人毎日3次,毎次ロ服0. 5 0. Sg,飯后ー小時用溫開水送服,重癥患者每日4次,每次ロ服0. 6 1. 0g,一般I 3個療程起效,重癥患者2 4個療程起效。實施例2本發明藥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組成及重量為甘草88g白友85g廣木香78g香櫞皮75g陳皮70g蘇梗66g川楝子60g馬尾連56g香附50g佛手46g延胡索42g烏賊骨36g枳實30g柴胡26g蒲公英20g煅瓦楞16g。本實施例的藥物制備方法エ藝步驟及用法用量與實施例1相同。實施例3本發明藥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組成及重量為甘草86g白芨82g廣木香75g香櫞皮70g陳皮68g蘇梗64g川楝子58g馬尾連54g香附48g佛手45g延胡索38g烏賊骨34g枳實28g柴胡23g蒲公英18g煅瓦楞12g。本實施例的藥物制備方法エ藝步驟及用法用量與實施例1相同。實施例4本發明藥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組成及重量為
甘草84g白芨78g廣木香73g香櫞皮68g陳皮67g蘇梗62g川楝子57g馬尾連52g香附47g佛手44g延胡索36g烏賊骨32g枳實27g柴胡22g蒲公英16g煅瓦楞10g。本實施例的藥物制備方法エ藝步驟及用法用量與實施例1相同。臨床資料1、病例選擇
選擇我院或外院確診的十二指腸潰瘍患者80例臨床觀察,病人隨機分成兩組。治療組40例,其中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齡22 55歲,平均年齡42. 6歲,病程最短者6個月,最長者9年,平均6. 8年。對照組40例,其中男性24例,女性16例,年齡19 57歲,平均年齡41. 4歲,病程最短者7個月,最長者12年,平均7. 4年。兩組資歷基本一致,無顯著差異,具有可比性。2、治療組患者服用本發明藥物,成人毎日3次,毎次ロ服0.6g,重癥患者毎日4次,毎次ロ服1. 0g,9天為ー個療程。對照組分別予胃酸分泌藥(如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粘膜保護劑(如硫糖鋁、枸櫞酸鉍鉀、米索前列醇等)以及胃腸動カ藥。3、療效判定(I)痊愈疼痛、噯氣、反酸、上腹脹、胸骨后燒灼感等癥狀消失。(2)好轉上述癥狀明顯好轉,或發作頻率明顯下降。(3)無效癥狀同施治前無明顯差異。4、結果治療組中治愈27例,好轉9例,無效4例,治愈率67. 5%,總有效率90. 0%。對照組中治愈8例,好轉11例,無效21例,治愈率20. 0%,總有效率47. 5%。以上結果顯示,治療組的治愈率和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上述資料顯示,本發明所述藥物對十二指腸潰瘍有明顯的治療效果,尤其適用于噯氣、反酸、上腹脹、胸骨后燒灼感癥狀的賁門松馳指征,對出血、穿孔等手術療法的術法護理也有極佳的效果,適于臨床推廣應用。
權利要求
1.一種用于十二指腸潰瘍護理的藥物,其特征在于制成所述藥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組成及重量份數為 甘草75 100份白芨70 90份廣木香65 85份香櫞皮60 80份 陳皮60 75份蘇梗55 70份川楝子50 65份馬尾連45 60份 香附40 55份佛手35 50份延胡索30 45份烏賊骨25 40份 積實20 35份柴胡15 30份蒲公英10 25份煅瓦榜5 20份。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十二指腸潰瘍護理的藥物,其特征在于制成所述藥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組成及重量份數為 甘草78 95份白芨72 88份廣木香68 82份香櫞皮63 78份 陳皮63 73份蘇梗58 68份川楝子52 62份馬尾連48 58份 香附43 52份佛手38 48份延胡索32 43份烏賊骨28 38份 積實23 32份柴胡18 28份蒲公英12 22份煅瓦榜6 18份。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十二指腸潰瘍護理的藥物,其特征在于制成所述藥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組成及重量份數為 甘草82 90份白芨75 85份廣木香70 80份香櫞皮65 75份 陳皮65 70份蘇梗60 65份川楝子55 60份馬尾連50 56份 香附45 50份佛手42 46份延胡索34 40份烏賊骨30 36份 積實25 30份柴胡20 25份蒲公英14 20份煅瓦榜8 15份。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十二指腸潰瘍護理的藥物,其特征在于制成所述藥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組成及重量份數為 甘草84份白芨78份廣木香73份香櫞皮68份 陳皮67份蘇梗62份川楝子57份馬尾連52份 香附47份佛手44份延胡索36份烏賊骨32份 枳實27份柴胡22份蒲公英16份煅瓦楞10份。
5.一種用于十二指腸潰瘍護理的藥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藝步驟 (1)將馬尾連、烏賊骨、煅瓦楞混合后粉碎研末,過120目細粉,備用。
(2)將香附、延胡索用醋拌勻,浸潤,至醋完全被吸凈后,用文火炒至微干,粉碎后研末,過120目細粉,備用。
(3)將甘草、白芨、廣木香、香櫞皮、陳皮、蘇梗、川楝子、佛手、枳實、柴胡、蒲公英放入容器中,加入八倍量的水,煮沸后繼續浸泡9 12小時,取浸液;在剩余的藥渣中再加入六倍量的水,煮沸后繼續浸泡6 8小時,取浸液;合并兩次所得浸液,蒸發濃縮為60°C環境下相對密度1. 15 1. 20的稠膏,備用。
(4)將步驟(I)、步驟(2)所得的細粉,與步驟(3)制得的稠膏混合,加入凡士林,用姜汁調和均勻后,速凍成粉,以現代科學工藝制備為片劑產品。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用于十二指腸潰瘍護理的藥物,屬中藥領域。本發明藥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組成及重量份數為甘草75~100份、白芨70~90份、廣木香65~85份、香櫞皮60~80份、陳皮60~75份、蘇梗55~70份、川楝子50~65份、馬尾連45~60份、香附40~55份、佛手35~50份、延胡索30~45份、烏賊骨25~40份、枳實20~35份、柴胡15~30份、蒲公英10~25份、煅瓦楞5~20份。本發明選材合理,針對引發十二指腸潰瘍的中焦虛寒、胃陽被遏、脾胃陽虛、氣滯血瘀等致病因,從提高消化系統活力入手,激活機體免疫機制,達到散寒溫中、止血化瘀、制酸止痛、宣通陽氣的目的,緩解潰瘍癥狀,臨床使用證明,吸收好,無毒副作用及不良反應,對十二指腸的治愈率較高。
文檔編號A61K35/56GK103007049SQ20131000195
公開日2013年4月3日 申請日期2013年1月1日 優先權日2013年1月1日
發明者王子樂, 辛麗娟 申請人:王子樂
產品知識
行業新聞
- 專利名稱:一種用于治療滑膜炎的中藥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治療滑膜炎的中藥,它是以中草藥為原料的中成藥。背景技術: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以關節滑膜炎為特征的慢性全身免疫性疾病,以手足指、 趾等小關節最易受累,持久反復發作。早期關
- 專利名稱:一種防治哮喘的噴霧劑及其制備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一種中藥制劑及其制備方法,具體涉及到用于預防和治療支氣管哮喘 (簡稱哮喘)的一種以中藥當歸揮發油為主要成分的噴霧劑及其制備方法。背景技術:2006 版全球哮喘防治創議(The G
- 專利名稱:菟絲子口服液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皮膚瘙癢癥的內服藥,具體地說是以中草藥為原料制備的口服液。背景技術:祖國醫學對皮膚瘙癢癥是這樣描述陰陽之要,陽密乃固。陰平陽秘,精神乃治。四時之氣,木火司乎生長,金水司乎收藏。風強
- 多功能不沾止血電凝鑷的制作方法【專利摘要】多功能不沾止血電凝鑷。屬手術用器械。包括鑷體,鑷尖,導電線,滴水管,其特征是鑷體后部設計有對稱配置的鑷柄活動組件,尾座,所述尾座內腔設計成管狀通道,尾座內腔前部為滑動腔且腔內配置有可來回滑動的柱狀中
- 專利名稱:一種治療痛經的中藥組合物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一種中藥,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治療痛經的中藥組合物。 背景技術:痛經是指婦女在經期及其前后,出現小腹或腰部疼痛,甚至痛及腰骶。每隨月經周期而發,嚴重者可伴惡心嘔吐、冷汗淋漓、手
- 專利名稱:清涼貼及制備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咽喉灼熱疼痛,牙齦上火腫痛的外用貼劑,尤其是清涼貼及制備方法。背景技術:目前,在日常生活中,隨著一年四季節氣的冷暖變化,飲食起居,勞役適度,人們常因感冒發燒引起的咽喉灼熱疼痛。過食膏粱厚
- 專利名稱:Houttuynoid B在治療卵巢癌藥物中的應用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化合物Houttuynoid B的新用途,尤其涉及Houttuynoid B在制備抗卵巢癌藥物中的應用。背景技術:癌癥是對人類生命健康危害最大的疾病之
- 專利名稱:一種治療燒傷、創瘍的藥物及制備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屬于醫用配制品,特別是指一種治療燒傷、創瘍的藥物及制備方法。目前,常規燒傷病人是一棘手的難題,外敷藥僅見有SDAg使用,一般采用油紗條創面外敷或膏劑,油劑治療,上述現有技術存在著療
- 專利名稱:一種紹興特型黃酒及其制備工藝的制作方法一種紹興特型黃酒及其制備工藝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一種紹興黃酒及其制備工藝,具體涉及一種具有降血脂、護肝、抗炎鎮痛功效的紹興特型黃酒及其制備工藝。背景技術:紹興黃酒具有誘人的馥郁芳香,這種芳香不
- 專利名稱:醫用固定釘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醫用固定釘,屬于醫療器械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醫用固定釘由釘頭和釘體組成,在釘體上帶有倒鉤。釘體上的倒鉤與釘體向后斜向連接,倒鉤與釘體之間有斜向槽,倒鉤邊緣銳利。在釘體上
- 專利名稱:用同步集中交變磁場制成的腫瘤根除機的制作方法屬腫瘤根除機。現在所有的醫療機器都不能根除腫瘤造成腫瘤患者因無法根治而死亡。本發明的目的就是要設計一種用同步集中交變磁場制成的腫瘤根除機,可使腫瘤患者因此得到根治后而康復。為了便于理解本
- 專利名稱:一種治療皮膚病中藥片劑的制備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醫藥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治療皮膚病中藥片劑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濕瘡是常見的瘙癢性皮膚病,因發病部位不同而有不同名稱,如風疹,濕疹,皮膚刺癢,面赤鼻齄,瘡瘍腫毒,頭目眩暈,大
- 豬場用臭氧消毒車的制作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豬場用臭氧消毒車,所述的臭氧消毒車主要包括車體、臭氧溶水桶、臭氧發生機、噴霧裝置、連接管道;車體設置把手和萬向輪,車體的上部設置臭氧溶水桶和臭氧發生機,臭氧溶水桶靠近把手一側設置有電
- 一種康復理療椅的制作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康復理療椅,目的在于解決長期臥床病人移動不便和康復理療困難不能自主進行的問題,其技術方案是,一種康復理療椅,包括椅子,椅子是由椅背和椅面構成,椅面的下端面上固定滑動連接有支撐架,支撐架前
- 一種多功能老年人及殘疾人輔具的制作方法【專利摘要】一種多功能老年人及殘疾人輔具,包括護理椅、驅動裝置和遙控器,所述的護理椅包括座板、扶手、靠背、支撐架、兩個用于支撐使用者小腿的腳架,所述的座板安裝在支撐架上表面,并且所述的座板的兩側分別安裝
- 專利名稱:電子熏香爐的發熱模塊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熏香用具技術領域,具體講是一種電子熏香爐的發熱模塊。 背景技術:目前有一種電子熏香爐,它的發熱模塊一般包括導熱盤、發熱片、隔熱層和固定盤,所述導熱盤、發熱片、隔熱層和固定盤自上
- 專利名稱:一種腹腔鏡手術用的套結器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醫療器械,尤其涉及一種腹腔鏡手術用的套結器。背景技術:在人體體內腹腔鏡手術過程中,一旦在人體體內中發現病灶,需要切除,在切除手術過程中,器官需要體內截斷和縫合,此過程中
- 一次性新型眼科手術洞巾的制作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一次性新型眼科手術洞巾,包括手術巾體,及位于手術巾體中間的手術洞孔,及設于手術洞孔處的透明膜,及設于手術洞孔另一側的集液袋,集液袋通過導液條與透明膜連接,所述手術巾體的上下兩面
- 一種自主調節式刮痧器的制造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自主調節式刮痧器,包括外框結構,在外框結構內具有凹口,在凹口內設置四根可伸縮的調節指,在每根調節指上設置有套孔,在每根調節指靠外一側設置與外框結構相連的松緊帶。與現有技術相比,本
- 專利名稱:面部按摩器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一種按摩器,尤其涉及一種面部按摩器。背景技術:現有的按摩器均為頸部、背部、足底按摩,無法滿足面部保養的需要。發明內容本發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種面部按摩器。本發明的目的可通過以下方案來加以實現本
- 專利名稱:一種治療小兒頑固性咳喘的熨劑藥物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一種中藥制劑,即治療小兒頑固性咳喘效果十分理想的一種治療小兒頑固性咳喘的樊 劑藥物。背景技術:咳喘是一種呼吸系統常見疾病。引起的原因很多,除呼吸系統各器官,其它內臟的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