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分類
最新文章
- 止血散的制作方法
- 阿爾發(fā)羥基酸、阿爾發(fā)酮酸和相關化合物的多氨鹽的制作方法
- 一種玉竹月季花保健黃酒的釀制方法
- (rs)-2-(2,4-二氯苯基)-1-(1h-1,2,4-三唑-1-基)-己-2-醇在制備蠶藥中的應用的制作方法
- 一種地塞米松磷酸鈉注射液的制作方法
- 婦產科截石位檢查床的制作方法
- 注射用田基黃凍干粉針及其制備方法
- 一種補腎利水的藥酒的制作方法
- 一種用于治療腳癬的密封足套的制作方法
- 一種新型靜脈注射護理裝置制造方法
- 一種止咳的中藥滴丸劑及其制備方法
- 含有蠟、成膜聚合物和聚硅氧烷的睫毛油的制作方法
- 一種治療艾滋病的藏藥的制作方法
- 一種治療便秘的藥物及其制備方法
- 一種治療病毒性心肌炎的中藥制劑及其制法和質量控制方法
- 一種治療腎病的藥物及其制備方法
- 一種led紫外光殺菌燈的制作方法
- 醫(yī)用兒科聽診器的制作方法
- 新的雙氨基化膦酸酯前藥的制作方法
- 神經調節(jié)冷凍治療設備和相關系統(tǒng)的制作方法
專治肩周炎的葎草酒的制作方法
專利名稱:專治肩周炎的葎草酒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酒,更具體地說,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專治肩周炎的葎草酒。
背景技術:
肩周炎系受風、寒、濕而引起的肩關節(jié)組織周圍發(fā)炎,是一種常見病。發(fā)病時,病灶部位常有酸、脹、痛、麻木無力之感,痛苦難當,易引起行動障礙,嚴重影響工作和生活。目前,治療此病的方法大體有以下四種,現簡述如下1、內服西藥治療,此法療效差,且有一定的毒副作用;2、內服中藥方劑治療,此法療效不明顯,而且煎藥也較為費時費力,飲用不方便,同時高溫煎藥,藥中天然藥用成份保留較少,且價格較高,停藥后易復發(fā);3、外用藥(如藥貼、藥膏、熱敷散)治療,此法療效不佳,使用時也不太方便;4、注射針劑治療(俗稱打封閉針),此法止痛時間短,且復發(fā)后病情更加嚴重。上述四種治療方法中的藥品,價格較高,且內服則不外用,外用則不可內服,難以由表及里治病除根、療效較差。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缺點,提供一種專治肩周炎的葎草酒,該酒價格較低,且既可內服又可外用,以緩解病痛、盡量地治病除根。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專治肩周炎的葎草酒,它由白酒、葎草組成。
據《本草綱目》記載,葎草,甘苦,寒,無毒。主治主瘀血、止精、益盛氣、潤三焦、消五谷、益五臟。
又據《常用中藥知識》記載,葎草是桑科一年生蔓生草本植物,藥用全草。因它全株密生倒鉤刺,所以別名叫拉拉藤、拉人藤、割人藤。葎草有清熱解毒、利尿及退虛熱等功效,適用于肺熱咳嗽、低熱不退及小便不爽利、尿血等癥;又可用于濕疹、皮膚發(fā)癢。
在本發(fā)明的葎草酒中,葎草有主瘀血、止精、益盛氣、潤三焦、消五谷、益五臟、清熱解毒、利尿及退虛熱等功效,白酒具有活血化瘀、祛風除濕、舒筋活絡的特殊作用,兩者合和,可酒行藥勢、藥借酒威,使藥力迅速到達病灶,共奏清熱、祛濕寒、止痛、消炎之效,且兩者的有效成份協同配合所產生的有益效果遠大于任何一者的有效成份單獨使用所產生的有益效果。
由于本酒所選用中藥的品種較少(僅有一種,且價格較低),不存在重復用藥現象,因此本酒的價格較低;又由于本酒既可內服又可外用,表里兼治,因此可緩解病痛、盡量地治病除根。
綜上所述,本酒的優(yōu)點是用藥數量少、價格較低;療效顯著確切,據初步測試,有效率達90%以上,且不易復發(fā)。
本發(fā)明的葎草酒中,白酒、葎草的重量比為500∶(30~40);白酒采用糧食釀造的白酒且其酒精度為40~55%(v/v),葎草采用其根系,且葎草根系的長度控制在1~3cm。
使用方法1)、內服,每日2次,每次50~100克,飯后溫服或佐餐溫服。2)、外擦、熱敷或用木錘澆酒叩打病灶部位有脹、痛之感,同時采用外擦、熱敷;病灶部位有酸、麻木無力之感,用木錘澆酒叩打。7天為一療程,每療程間隔3~4天,一般兩療程就有明顯的效果。
本葎草酒的制備方法為選取葎草根系分別進行除雜、清洗和干燥,然后切割干燥的葎草根系使其長度控制在1~3cm;將30~40克的上述葎草根系浸泡在酒精度為40~55%(v/v)、溫度為30~35℃且采用糧食釀造的500克白酒中,恒溫密封浸泡60~90天,浸泡期間,每5天攪動一次,每次攪動10~20分鐘;取上清液并經200目篩網過濾后裝瓶,即得外觀顏色為淺黃色的本葎草酒。
如上所述還可知,由于葎草根系浸泡在白酒中時沒有經過高溫,使該中藥內的有效成份能最大限度地加以利用,因此,本葎草酒的療效較佳,深受患者的歡迎。
具體實施例方式
以下通過下面給出的實施例可以進一步清楚地了解本發(fā)明。但它們不是對本發(fā)明的限定。
實施例1本葎草酒由酒精度為55%(v/v)且采用糧食釀造的500克白酒、長度控制在1cm的30克葎草根系組成。
本葎草酒的制備方法為選取葎草根系分別進行除雜、清洗和干燥,然后切割干燥的葎草根系使其長度控制在1cm;將30克的上述葎草根系浸泡在酒精度為55%(v/v)、溫度為35℃且采用糧食釀造的500克白酒中,恒溫密封浸泡90天,浸泡期間,每5天攪動一次,每次攪動20分鐘;取上清液并經200目篩網過濾后裝瓶,即得外觀顏色為淺黃色的本葎草酒。
實施例2本葎草酒由酒精度為45%(v/v)且采用糧食釀造的500克白酒、長度控制在2cm的35克葎草根系組成。
本葎草酒的制備方法為選取葎草根系分別進行除雜、清洗和干燥,然后切割干燥的葎草根系使其長度控制在2cm;將35克的上述葎草根系浸泡在酒精度為45%(v/v)、溫度為32℃且采用糧食釀造的500克白酒中,恒溫密封浸泡75天,浸泡期間,每5天攪動一次,每次攪動15分鐘;取上清液并經200目篩網過濾后裝瓶,即得外觀顏色為淺黃色的本葎草酒。
實施例3本葎草酒由酒精度為40%(v/v)且采用糧食釀造的500克白酒、長度控制在3cm的40克葎草根系組成。
本葎草酒的制備方法為選取葎草根系分別進行除雜、清洗和干燥,然后切割干燥的葎草根系使其長度控制在3cm;將40克的上述葎草根系浸泡在酒精度為40%(v/v)、溫度為30℃且采用糧食釀造的500克白酒中,恒溫密封浸泡60天,浸泡期間,每5天攪動一次,每次攪動10分鐘;取上清液并經200目篩網過濾后裝瓶,即得外觀顏色為淺黃色的本葎草酒。
本說明書中提及的《本草綱目》是由“中國書店”出版的(ISBN 7-80568-077-9/R·1)。本說明書中提及的《常用中藥知識》是由“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ISBN 7-5323-2427-3/R·732)。
權利要求
1.專治肩周炎的葎草酒,其特征在于它由白酒、葎草組成。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專治肩周炎的葎草酒,其特征在于所述白酒、葎草的重量比為500∶(30~40)。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專治肩周炎的葎草酒,其特征在于所述白酒采用糧食釀造的白酒且其酒精度為40~55%(v/v),所述葎草采用其根系,且葎草根系的長度控制在1~3cm。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專治肩周炎的葎草酒。它由白酒、葎草組成。在本酒中,葎草有主瘀血、止精、益盛氣、潤三焦、消五谷、益五臟、清熱解毒、利尿及退虛熱等功效,白酒具有活血化瘀、祛風除濕、舒筋活絡的特殊作用,兩者合和,可酒行藥勢、藥借酒威,使藥力迅速到達病灶,共奏清熱、祛濕寒、止痛、消炎之效,且兩者的有效成份協同配合所產生的有益效果遠大于任何一者的有效成份單獨使用所產生的有益效果。本酒的優(yōu)點是用藥數量少、價格較低;療效顯著確切,據初步測試,有效率達90%以上,且不易復發(fā)。另,白酒、葎草的重量比為500∶(30~40);白酒采用糧食釀造的白酒且其酒精度為40~55%(v/v),葎草采用其根系,且葎草根系的長度控制在1~3cm。
文檔編號A61K125/00GK1823907SQ20051004210
公開日2006年8月30日 申請日期2005年2月25日 優(yōu)先權日2005年2月25日
發(fā)明者劉志懷 申請人:劉志懷
產品知識
行業(yè)新聞
- 專利名稱:用于治療Ⅱ度燒傷的中藥組合物及制備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藥學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用于治療II度燒傷的中藥組合物。背景技術:燒傷是由火焰、灼熱的液體、固體、氣體、電、化學物質等原因而引起的人體損傷,一般以火焰燒傷和熱力燙傷為多見
- 專利名稱:包含兩種特定聚季銨的角蛋白纖維氧化染色組合物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一種角蛋白纖維,特別是如人的頭發(fā)的角蛋白纖維的氧化染色組合物,該組合物包含在適合的染色介質中的至少一種氧化染料、和一種含有至少一種二烷基二烯丙基銨的環(huán)均聚合
- 專利名稱:一種治療甘油三酯高的中藥組合物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治療甘油三酯高的藥物,尤其是一種以植物中草藥為原料制成的治療甘油三酯高的中藥組合物。背景技術:甘油三酯是長鏈脂肪酸和甘油形成的脂肪分子,是人體內含量最多的脂類,大部分組織
- 專利名稱:含有氧化染料母體與氨基吲哚發(fā)色劑的角質纖維染色組合物、使用這些組合物的染色方 ...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新的角質纖維、特別是人頭發(fā)的染色組合物,該組合物含有氧化染料母體與氨基吲哚發(fā)色劑,以及使用這些組合物染色的方法。人們
- 可調整的頭帶結構的制作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可調整的頭帶結構,其頭帶具有一前箍環(huán),前箍環(huán)兩側各以一聯結部接設有一后箍環(huán)與一頂帶,且該聯結部與后箍環(huán)間設有角度調整裝置,后箍環(huán)與頂帶則各以一第一帶體與一第二帶體對接而成,該第一帶體
- 專利名稱:一種人體用除臭劑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一種人體用除臭劑,屬于除臭劑技術領域。背景技術:汗液分泌后目細菌分解常會產生令人厭惡的臭味。為了抑制汗液過量排出和消除臭味,人們業(yè)已生產了各種抑汗化妝箍和祛臭化妝品。抑汗劑大多以金屬鹽
- 一種介入置換瓣膜及其可控輸送裝置制造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介入置換瓣膜及其可控輸送裝置。本實用新型中的一種介入置換瓣膜包括:支架、密封膜和瓣葉,所述支架為交叉的封閉的網格型結構,所述網格型結構分為三段,依次包括第一層網格、第二
- 專利名稱:一種降壓保健茶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屬于保健品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降壓保健茶。 背景技術:高血壓是一種由多基因遺傳與環(huán)境因素交互作用而產生的以動脈血壓升高為特征的全身性疾病,是人體神經活動受阻,引起的大腦皮層及皮層下血管運動神
- 專利名稱:去腐生肌膏(散)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屬中醫(yī)外用藥物制造領域。本發(fā)明的背景技術是目前,醫(yī)院使用、藥店銷售的治療前癰腫瘡瘍的藥物中均含有汞,由于汞對人體產生的毒副作用很大,因此在治療病人疾病的同時,使病人產生汞中毒,如口腔潰瘍等
- 懸臂按摩頭的制作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懸臂按摩頭,安裝在按摩器轉盤上,包括懸臂和按摩凸球,懸臂的中心樞設在按摩器轉盤上,懸臂的兩端各設有兩個按摩凸球。本實用新型通過懸臂兩端的按摩凸球,使轉盤進行旋轉按摩的同時,懸臂擺動,按摩凸球
- 安全采血針的制作方法【專利摘要】本申請涉及醫(yī)療用品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安全采血針。包括針管、針座以及外筒;外筒的頭部設置有軸向運動控制組件;針座包括由透明材質制成的回血視窗、軸向卡位體以及徑向限位體;回血視窗設置在徑向限位體的尾部,軸向
- 鼻炎電子治療儀的制作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鼻炎電子治療儀,包括安裝在殼體內部的電路板、左鼻塞和右鼻塞,左鼻塞和右鼻塞分別與電路板電連接,左鼻塞及右鼻塞為一端粗、另一端細且內設空腔的圓柱狀結構,細端的端部設有激光管,激光管外圍設
- 一種可行走的膝關節(jié)屈曲康復器的制造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可行走的膝關節(jié)屈曲康復器,屬于醫(yī)療康復器械【技術領域】。它包括主架體,在主架體的上端設置有差速器,在所述傳差速器的傳動軸與手轉盤相連,所述傳差速器的輸出軸與繩筒相連;在主架
- 專利名稱:魔芋潔面乳的制備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屬于日常生活用品領域,特別是一種魔芋潔面乳的制備方法。背景技術:魔芋別名筠篛,屬天南星科多年生宿根性塊莖草本植物;主要產于東半球熱帶、亞熱帶,中國為原產地之一,四川、湖北、湖南、云南、貴州、陜西
- 并聯式踝關節(jié)康復機器人的制作方法【專利摘要】并聯式踝關節(jié)康復機器人,由框架、緊定螺釘、固定套座、第一連接螺釘、調節(jié)梁、虎克鉸、氣缸、第一球面副、運動平臺、第二球面副、底部支撐座以及第二連接螺釘構成。運動平臺通過結構相同并且均布安裝的三條運動
- 一種藥用橡膠塞墊片的制作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藥用橡膠塞墊片,涉及藥用橡膠塞特用墊片。它包括墊片本體,所述墊片本體上兩側設置有錐形孔,上下兩平面對稱設置有E形槽,中間設置有芯棒孔;所述錐形孔中設置有錐形塞;所述芯棒孔中設置有纖
- 一種抬升轉移裝置制造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抬升轉移裝置,包括床板結構、升降裝置、底座和腳輪,所述腳輪設置于底座下方,其中,床板結構包括床板支架、支撐木板、抽拉過床板和抽拉扶手,升降裝置包括升降彎臂、轉軸折頁、螺旋升降桿、螺旋升
- 專利名稱:8位取代異喹啉衍生物及其用途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新穎的在8位具有取代的異喹啉衍生物以及以該衍生物作為有效成分的藥物組合物。背景技術:核因子κ B (NF-κ B)是一種對基因(該基因涉及與生物體生存相關的反應)的表達進行
- 臭味氣體處理的反應裝置制造方法【專利摘要】臭味氣體處理的反應裝置,包括箱體、動力設備區(qū)、生物洗滌區(qū)和生物過濾區(qū),所述動力設備區(qū)設于箱體的左端,生物洗滌區(qū)設于動力設備區(qū)的右側,該生物洗滌區(qū)包括第一填料承載架和組合式膨脹填料,其中第一填料承載架
- 專利名稱:百花火山泥膏的制備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日常保養(yǎng)調理領域,具體是一種百花火山泥膏的制備方法。技術背景火山泥是火山的產物,主要以火山玻璃為主要成分的深灰到黑色的無黏性泥為主;火山泥一般都分布在海底火山和火山島周圍的淺海和深海底。火
- 專利名稱:預防和治療肥胖的凍干藥物組合物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藥品,特別涉及一種預防和治療肥胖的藥品,屬醫(yī)藥技術領域。背景技術:根據世界衛(wèi)生組織公布的數據,全球已經有超過10億的成年人超重,其中有3億人為肥胖癥患者,而這些肥胖者又成